志于道,游于艺
——纪念黄专

2016-11-01 22:17本刊
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史文人画图式

本刊

专题

志于道,游于艺
——纪念黄专

本刊

“14年前我已面临过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时刻,但医学、爱和各种不可知的力量使这个时刻推迟到现在,我不知道这是上天一种额外的恩赐还是一种未经准确计算的后果,所以,在需要再次面对这个时刻时我心里只有感恩和平静。”

2016年2月19日,黄专写下了《诀别的话》。54天之后的4月13日,他病逝于广州,享年58岁。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离开,黄专早有准备,也早已淡然。与他超脱与平静的诀别相比,一切悼词似乎都显得苍白和多余了。面对一位学者的离开,对其最大的尊敬应当是把目光投向他的思想,以及他所完成与未竟的事业。

20世纪80年代,黄专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学习历史和艺术史,并于1985-1987年参与了《美术思潮》的编辑工作,这可说是黄专介入当代艺术的起点。之后的30年间,黄专以不同的方式和身份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中。

作为策展人,他参与策划过“广州首届90年代当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美国RMI基金会“重返家园:中国实验水墨展”(1995年)、“平衡的生存:第二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1999年)、“重新解读:首届广州三年展”(2002年)以及“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方力均的艺术展”(2002年)等数十个重要的国内外展览。

作为艺术史学者和批评家,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古今中西艺术史的诸多问题领域,著作包括《当代艺术问题》(1992年,与严善錞合著,四川美术出版社)、《文人画的图式、趣味与价值》(1993年,与严善錞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当代艺术与人文科学》(1999年,与乐正维合编)、《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2010年)、2009年与皮道坚、蓬莱合作编辑《探赜索隐:中国画学研究论文集》等等,并策划主编了《世界3》系列丛书,此外,他于2005年开始着手当代艺术家个案系列的研究,并出版“展览学术丛书”,对隋建国、汪建伟、王广义、张培力、舒群、徐坦等艺术家均有专著进行论述。

另外,他还参与了诸多当代艺术机构的工作,2005年担任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主任,是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2012年起担任OCAT深圳馆和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对OCAT的学术设计和机制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016年担任“第十届AAC艺术中国”评审委员会轮值主席。黄专对机构学术立场的坚持,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性研究。

黄 专(1958-2016年)

本刊此次专题辑录了4篇文章,对黄专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我们需要一个图书馆吗?》根据黄专2010年3月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演讲整理而成。文中黄专提出了自己关于图书馆的三种理论:天堂理论、监狱理论和世界3理论。三种理论层层推进,对图书、知识和艺术的关系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这也是黄专一直在践行的目标;批评家彭德应邀写作《从一而终的守望者》,从美术理论界对知识体系的盲从入手,点出了黄专不肯随波逐流的学术态度;作为事业上的同仁,朱青生与黄专合作编辑《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并促成了“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文章叙述了黄专对艺术、对知识的认知态度和研究方法;杨小彦《黄专对文人画研究的价值认知》一文,叙述了早年黄专和严善錞合著《文人画的趣味、图式和价值》一书的经验和理论依据。他们将贡布里希研究美术史的方法运用在中国美术史上,以董其昌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的“情境逻辑”,揭示了艺术中图式与趣味的关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黄专与存者,百年已分。然而,其思想与学术的遗存,如一束光,照耀着后来者。本刊之专题,以纪念为初衷,以梳理为手段,择取其学术生涯的几个片段,与读者及诸位同仁分享,并共勉。专题的策划与成稿亦非常感谢严善錞与方立华两位的支持与帮助。

猜你喜欢
艺术史文人画图式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