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运洪 杨 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2;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民族地区青少年同学关系的结构及特征研究
臧运洪 杨 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2;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探索及验证民族地区青少年同学关系的结构及发展特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中小学抽取2375名中小学生,利用问卷对其进行测试。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层面A和最小空间法,青少年同学关系问卷包括三个因子: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8.743%。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5。冲突的同学关系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青少年同学关系部分因子在年级、学习成绩、性别、排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父母亲文化和毕业打算方面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民族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青少年同学关系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青少年同学关系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青少年;同学关系;结构特点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bout 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ere to explored and verified.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2375 adolescent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ccording to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facet A and the smallest space method,adolescens classmate relation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by three factors which included conflict,alienation and close communication.The three factors explained 38.743%of the total variance.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the scale was 0.855.The conflict of the classmates is common among adolescens.On grade,academic record,gender,ranking,family locating,family economic,father mat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graduation intent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appeared in 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On nation,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ppeared in part of factors in 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 questionnaire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Key words:adolescent;classmate relation;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同学关系是青少年在校期间同伴关系的主要形式和核心要素[1],是校园微系统中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校内外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2]。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3],是人际关系的前奏,对个体适用生命历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间的互动有重要的影响,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同学关系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信息、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支持[4],促进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发展,提升自我形象和自我接受[5],保护青少年免受侵害[6]。而消极的同学关系会强化青少年行为问题[7],严重影响他们当前及今后的生活[8]。
本文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学关系结构及特征进行相应研究,力图为今后民族地区培育积极的青少年同学关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5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黔西南州中小学共抽取被试2500人,有效被试2375人。男生1106人,女生1269人。被试来自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被试年龄为9-22岁之间,平均年龄13.72±2.542岁。
基于王英春、郑日昌等的问卷[9][10],应用层面理论自编同学关系量表,量表共分为两个层面,A层为四个元素:a1疏离、a2亲密、a3冲突和a4交流,B层为两个元素:b1积极交往和b2消极交往,A层面4个元素和B层面的2个元素组合成4*2=8种语句描述,共编制30个相关的项目。初始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0,最终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5,三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38.743%。
用SPSS15.0、AMOS7.0和HUDAP6.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建模和模型结构验证。全文显著性水平为0.05,双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的方法对人口学变量差异进行分析。
根据对总分的高低分组及项目与总分的相关(r=-0.225~0.604),删除在高低分组中没有显著差异及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剩余27个项目(r>0.3,ps<0.05)的同质性较强,区分度良好,予以保留。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样本中奇数序号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偶数序号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样本的KMO=.904,证明适合因素分析,Bartlett’s 球形检验 χ2值为 7137.750,df=351,p=0.000<0.001,表明数据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因素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采用极大方差旋转的方法,27个项目得到了4个因子解,相同于最初结构,4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1.786%。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及问卷编制的实际经验,本研究中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0和项目共同度小于0.30的项目,删除在两个因子上均有负荷的项目,同时每个因子不能少于3个项目,项目22被删掉。
剩下的26个项目重新探索,KMO=0.901,Bartlett’s 球形检验 χ2值 为 6894.203,df=325,p=0.000<0.001,4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2.574%。根据各因子内包含的项目内容,把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交流、疏离、亲密、冲突。
(2)正式问卷的结构验证
1)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采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用偶数序号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判断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在青少年同学关系四因子的模型中,由于交流因子中的两个项目6和9的载荷太低,说明这两个项目的代表性不强,因此删除这两个项目。同时由于交流因子仅剩余2个项目,不具有因子代表性,因此将交流和亲密合成一个因子,即交流亲密。剩余的24个项目重新进行探索和结构验证。3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38.743%。KMO=0.897,Bartlett’s球形检验 χ2值为 6297.231,df=276,p=0.000<0.001,3 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38.743%。3个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69(23.621%)、2.024(8.432%)和1.606(6.691%)。3个因子根据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分别命名为:冲突、疏离、交流亲密。
图1 青少年同学关系三因子模型
在青少年同学关系三个因子的模型中(图1),各拟合指标较好,基本符合统计要求[11],表明模型对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2)层面理论和最小空间法验证
根据层面理论将青少年同学关系分为两个层面。A层面(行为)包括三个元素:a1交流亲密、a2疏离和a3冲突。B层面(情感)包括两个元素:b1积极交往和b2消极交往。运用HUDAP6.0软件中的最小空间分析法(SSA)分析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多维结构和维度数的选择。在本文中SSA利用二维的方法呈现了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层面结构图。A和B层面的异化系数均为0.06678,A层面的区域指数均为1.000,B层面的区域指数为1.000。上述拟合指标都达到了统计标准[12],证明用最小空间法进行验证是可行的。层面结构图见图2和图3。
图2 A层面结构图图
图3 B层面结构图
从图2能清晰的看出A层面中的三个因子呈模块化结构分布,即三个因子之间是顺序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证明这三个因子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位于结构图中心的冲突因子在青少年同学关系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存在一定的普适性。根据结构图中呈现的因子位置关系,说明青少年同学关系的三个因子按重要性排序为:冲突>疏离>交流亲密。
从图3能清晰的看出B层面中的两个因子呈模块化结构分布,即两个因子之间是顺序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证明这两个因子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位于结构图中心的消极交往因子在青少年同学关系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存在一定的普适性。根据结构图中呈现的因子位置关系,说明青少年同学关系的两个因子按重要性排序为:消极交往>积极交往。
三个或两个因子的区域界限比较非常清晰,归属于同一因子的项目均聚集在同一区域,说明这些项目同质性非常强,能良好的代表同一因子含义。
本研究的信度指标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855。青少年同学关系三个因子结构较清晰、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35,三个因子总方差解释率为38.743%。每一个因子项目含义具有同质性和代表性,三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各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r=0.277~0.628(ps<0.05),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1)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年级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冲突因子方面,四年级、五年级、初一、初二和高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的得分,六年级、初三年级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得分。在疏离因子方面,小学阶段、初一及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的得分,初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初二、高二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得分。在交流亲密因子方面,六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初二年级学生的得分,初三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五年级、初一、初二和高三学生的得分。
(2)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成绩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学习成绩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冲突和疏离方面,学习成绩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为中等和不好的学生得分,同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不好的学生得分。在交流亲密因子方面,学习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得分,同时学习成绩为良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为中等和不好的学生得分。
(3)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性别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性别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均为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得分。
(4)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民族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民族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s>0.05)。
(5)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排行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排行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冲突因子方面,排行最小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排行的学生得分。在疏离和交流亲密方面,均为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排行的学生得分。
(6)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所在地差异
青少年疏离和交流亲密在家庭所在地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均为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城镇学生的得分。
(7)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家庭经济差异
青少年疏离在家庭经济上出现显著差异(p<0.05),均为家庭经济为特困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经济水平的学生得分。
(8)青少年同学关系的父亲文化差异
青少年疏离和交流亲密在父亲文化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疏离因子上,父亲文化为初中和高中水平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文化为小学以下水平的学生得分,父亲文化为大专或大专以上水平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文化为初中以下水平的学生得分。在交流亲密因子方面,父亲文化为大专或大专以上水平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文化为高中以下水平的学生得分。
(9)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母亲文化差异
青少年疏离和交流亲密在母亲文化上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疏离因子方面,母亲文化为初中以上水平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文化为小学以下水平的学生得分。在交流亲密方面,母亲文化为初中和大专或大专以上水平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文化为小学以下水平的学生得分。
(10)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毕业打算差异
青少年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在毕业打算上均出现显著差异(ps<0.05)。在冲突因子方面,毕业打算为继续读书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毕业打算为其他类型的学生得分。在疏离和交流亲密方面,毕业打算为继续读书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得分,同时毕业打算为学技能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毕业打算为打工和不知道的学生得分。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最小空间法通过各种心理学指标验证了青少年同学关系包括三个因子: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同时采用最小空间法,也验证了量表的双层面结构。在A(行为)层面中,三个因子(冲突、疏离、交流亲密)呈模块化结构分布,位于结构图中心的冲突因子在青少年同学关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说明存在一定的共同性。说明青少年在同学关系中存在大量的人际冲突。可能由于他们处理彼此矛盾的方法不够有效,或置之不理彼此间的误会,这增加了隔阂和冲突感。在B(情感)层面中,量表又可以分为两个因子(消极交往、积极交往),它们也呈模块化结构分布,消极交往因子在青少年同学关系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尚需采取一些措施,如案例教学法、讲座和团体辅导等形式来改善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促进他们之间良好同学关系的形成。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5,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35,三因子方差累积解释率为38.743%。三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法双层面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1)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年级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年级方面的基本规律为,高二学生经历了同学间较少的冲突和疏离,他们和同学的关系较好。六年级和初三学生和同学间有较多的冲突和疏离和较少的交流和亲密,相对来说和同学关系不太和睦。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学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高二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成熟,相对来说对子女和同学间的关系有更理性的看待,能理性的处理和同学间的冲突和矛盾,保持一个良好的同学关系。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处于兴奋和抑郁的双向中,和同学间的点滴矛盾会扩大为较为严重的冲突,所以体验了更多的消极同学关系。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大多数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忽略了和同学间的积极交往,对于产生的误会和冲突会有扩大效应,这也激化了不良的同学关系。此处结果异于任远和张见有等的研究[13][14],前者认为高中生由于学业和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重荷,使他们无暇和同学进行交往,所以比初中生更容易产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后者认为感知到的同学关系没有年级方面的差异,原因是男女中学生都面临类似的同学相处问题或者与取样和研究工具有关。
(2)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学习成绩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和同学的关系越不好,表现更多的冲突和疏离,体验了更少的交流和亲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在分数至上的中小学,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体验了更多的自信和地位的优越感,通常是同学间乐于交往的对象,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成绩上升方面,吝惜于和同学间的互动,表现以学习为中心,自我封闭,没有适宜的群体认同感,他们处于班级内部等级制的顶端[15],所以他们的同学关系较不融洽。
(3)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性别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性别方面的基本规律为,男生的同学关系显著好于女生的同学关系,前者体验了更好的冲突、疏离,和同学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男生一般性格比较外向,不拘小节,能以“不打不相识”的心态,处理和同学间的冲突误会等,能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而女生相对来说,心思比较细腻,敏感于同学间关系的细微变化,表现为情绪的起伏,心情的波动,容易和同学产生隔阂冲突和疏离感。此处结果异于任远和谭小飞等的研究[13][16],他们认为男女生的同学关系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可能由于生理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女生与异性同学交往方面受到一定的抑制,比男生体验了更多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和消极性。
(4)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民族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民族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虽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即亚社会文化[17],但是身为中国人在中国大陆的大社会文化氛围中,不同民族学生的同学关系具有相似点。同时同学关系的产生基本是以学校生活为载体,学校的教育目标具有共性和环境氛围具有统一性,所以不同民族的学生间的同学关系具有常态化和一般化,没有显著的差异。此处结果不同于陈福研究[18],他认为藏族和回族学生有较好的同伴关系,原因可能和民族的文化、生活环境有关,体现了亚社会文化的差异性。
(5)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排行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排行上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在冲突因子方面,排行最小的学生体验了更少的同学冲突感,独生子女的学生体验了更多的疏离和更少的交流亲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排行最小的学生在家庭中通过和哥哥或接近的相处,较好的掌握了人际间的互动策略,所以和同学相处时,有较多的和平相处,体验了较少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学生由于是家庭中的核心,体验了父母长辈更多的关怀,自我意识往往很强,在同学相处过程中会把家庭中受大家关爱的心态迁移到同学中,不擅长适应同学间的平等关系,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13],不能自然融入到同学亲密关系中,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不合群现象,所以感受到了更多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6)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家庭所在地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家庭所在地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同学关系间的冷漠疏离感,同时也和同学间有更多亲密的交流。原因可能在于,和城镇相比,农村经济落后、成长环境单一。农村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单调,农村学生自身气质性格的缺陷、认知观念方式偏差[19],父母教育的缺失,不太容易掌握成熟的人际关系规则,所以和同学间产生矛盾后,有效的解决策略较少,体验了更多的同学关系的冷漠和距离感。同时和城镇学生相比,农村的学生社会化程度较低,心理比较单纯,能坦诚无私地真心对待同学间的交往,积极沟通,所以他们的同学关系又有亲密的体现。
(7)青少年同学关系的家庭经济差异讨论
青少年在家庭经济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家庭经济为特困的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同学间的疏离感,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有较好的同学关系[18]。原因可能在于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很多学生害怕同学嘲笑和鄙视或猜测的目光,他们很少和同学接触,往往自卑、失衡和自我封闭,用这种距离感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免于心理受伤,所以他们体验到了更多的冷漠同学关系。
(8)青少年同学关系的父母亲文化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父母亲文化方面的基本规律为,父母亲文化水平越高的学生体验了更多同学间关系的冷漠疏离感,同时也和同学间有较少的交流和亲密感。原因可能在于成长于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家庭中的学生,往往受到父母各方面更为完善的教育,对同学关系有更为成熟的思考,和对更高人生目标的追求。他们通常不在同学关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经常持有顺其自然的心态,而其他同学可能对于他们的这样心态,也保持一种警醒,不会形成太亲密的同学关系,因此他们体验了更多的同学间的疏离感和不亲密感。此处结果异于牛艳霞的研究[20],她认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在父母文化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主要影响同学关系,而父母的教育文化程度没有对其有直接的影响。
(9)青少年同学关系的毕业打算差异讨论
青少年同学关系在毕业打算方面的基本规律为,毕业打算为继续读书的学生体验了更多同学关系的冲突、疏离和较少的交流亲密。原因可能在于,选择继续读书的学生往往对学业成就有更多的期待,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最求学业的成功,很少有时间和其他同学进行聊天谈心等互动。同时他们本身对毕业打算为其他的同学可能也有更多的不认可,本着“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宗旨,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所以他们感受到了更多不和谐的同学关系。
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最小空间法,青少年同学关系包括三个因子:冲突、疏离和交流亲密。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试的有效工具。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冲突等消极的同学关系。青少年同学关系部分因子在年级、学习成绩、性别、排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父母亲文化和毕业打算方面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民族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1]任志洪,江光荣,叶一舵.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1,34(5):1106-1112.
[2]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40-46.
[3]张国华,戴必兵,雷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3,45(12):1345-1354.
[4]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J].2011,43(4):410-419.
[5]Karen E.Clark&Gary W.Ladd.Connectedness and Autonomy Support in Parent-Child Relatlionships:Links to Children'Sociability Orienta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36(4):485-498.
[6]Abou-ezzeddine,T.Schwartz,D.Chang,L.,Lee-Shin,Y.,Farver,J.&Xu,Y.Y.Positiv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risk of victimization in Chinese and South Korean children’s peer groups [J]. SocialDevelopment, 2007,16(1):106-127.
[7]Glaser,B.,Shelton,K.H.,&van den Bree,M.B.M.The moderating role of close friend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uct problems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0,47(1):35-42.
[8]parker&asher.Parker J.G,Asher S.R.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3,29(4):611-621.
[9]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9,32(5):1078-1081.
[10]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1.
[11]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173.
[12]赵守盈,杨建原,臧运洪.基于多层面模型的教学效能感量表 [J].心理科学,2012,35(6):1484-1490.
[13]任远,李饶.洛阳市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64-765.
[14]张见有,江慧,韦嘉,等.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对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09-1510,1513.
[15]李家成.论学生发展在班级生活中的实现——基于中国学生与班级同学关系的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42(1):89-93.
[16]谭小飞.中山市部分大、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503-504.
[17]宋振韶,金盛华.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2001,24(6):713-716.
[18]陈福.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培养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
[19]王雯莲.农村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0]牛艳霞.自我接纳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张军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bout Adolescent Classmate Rel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ZANG Yun hong YANG Jing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562400;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32)
1009—0673(2016)05—0094—07
D432
A
2016—09—06
2014年黔西南州科技局课题“黔西南州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建立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4-1)成果。
作者介绍:臧运洪(1977—),女,吉林四平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