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用户需求”似乎是个特别“高大上”的词,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年代,谁嘴上都会挂着它充门面。但什么才是用户需求,你所谓的用户需求是真实的用户需求吗?《匹配度》一书在产品、场景、运营、消费心理等方面逐步细化,让你从闭着眼睛臆测用户需求,到系统掌握需求挖掘方法。
设计了好的问题,用户给出了足够反馈,这时需要去发现用户需求真相。不要以为用户会直接说出自己的痛点,用户说的话不一定是真实的,你要琢磨用户心理,猜测用户态度,去伪存真。访谈有时就是你与用户斗智斗勇的过程,你要用各种方法来确保信息的每一次传递都产生尽量少的偏差。
当用户错误理解你所提出的问题时,你要根据用户的回答及时制止用户,并明确你想要的回答和用户提供的回答之间有什么差异。
当用户不愿意回答时,你要像心理医生一样疏导用户情绪让他放松,再通过一些试探性的问题逐步把握用户底线,或通过一些侧面问题迂回获得答案。当用户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时,你需要重新组织问题,通过示例或类比的方式让用户理解,唤起用户的回忆。当用户不能用语言表达时,你需要设计合适道具,引导用户说出更多信息。
最后,你理解了用户的意思,你需要把核心的内容再重新复述一遍,以确认你的理解没有出现问题。
此外,还有几点情况需要格外注意。
第一,不要相信代替别人的回答。
你在问一个18岁的小姑娘是否会使用你的产品时,她的回答是“我妈妈应该会喜欢”,千万不要觉得你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是30-40岁的中年妇女,这只是小姑娘在暗示“你的产品实在太土了,我怎么可能用”。对这类回答,你应该再问一下:“那你呢?你会考虑吗?”
第二,不要相信不掏钱的回答。
如果用户很坚决地回答说“我不会购买这个产品”,这是比较可信的;但如果用户很坚决地回答说“我会”,请保持质疑,因为这种情况下,用户思维和真实购买是不一样的。
比如,当你问用户是否会考虑购买3D电视时,用户并不是真的考虑购买决策,而是思考“电视如果要换,当然会换个功能更好的,3D电视至少是个选择吧”。事实上,当他真到商场的时候,想法可能是“这个3D电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点,而且片源又少,比普通电视还贵1000元,还是换个互联网电视吧”。
对这类问题,你应该让用户掏钱来决策。比如,你准备推出新的产品,如果用户愿意购买,你就让用户交点预约金,看看用户是否有这个意愿。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用户都会退缩。
第三,对所有说“我会改变”的回答表示怀疑。
当你问用户类似于“你会换一个”,或“你会尝试使用”,或“你会改变你的习惯”等问题时,如果用户表示“会改变”,你要有所质疑。
因为这时的用户可能只是看到改变中比较好的方面,而未考虑这些改变中他要付出的代价,所以会轻松地做出决定。
第四,语气蕴含着重要的信息。
研究显示,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等于7%语言+38%声音+55%身体语言。实际访谈中,除笔录外,我还建议进行录音。
戏剧学院教台词就有类似课程,同一个词如“算了吧”或“再见”,要求演员在不同场景下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结果常常会表现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处理方式,短短的几个字蕴含着复杂的信息和情感。
有次我在整理访谈笔录的时候,针对某项功能有个用户回答说:“这不太可能。”开始我还以为是用户对这项功能没有什么明确需求,但仔细看上下文感觉不太一致。于是,我又听了一遍录音,发现用户听到这个需求后,其实是以一种惊喜的语气说出的“这不太可能”!
第五,看懂用户的肢体语言。
我对某些企业高层进行访谈时,常会注意他们的坐姿:如果他们靠着椅子背,跷着二郎腿跟你交流,他们大多会是个指导者。这时他们讲的多是自己的经验;但当他们身体前倾,半坐在椅子上时,你们交流的可能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第六,抓住矛盾和预期不符的地方。
当你感觉到用户的回答“好像有点说不通”或“和别人的观点不太一样”时,说明你可能发现了矛盾点。这时,深入追问下去常常会给需求洞察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在一次针对用户移动上网的调研中,我发现用户一方面说流量不够用,但另一方面发现用户的流量其实每个月都没有用完。进一步交流发现,用户说流量不够是因为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会一直担心流量超出套餐,也就是说用户所谓的流量不够用并不是真的不够,而是心理上的不够,害怕超出套餐造成额外支出。
企业家推荐
从“可遇”到“可求”
推荐人:胡琛
网易易信CEO
在我看来,需求洞察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段位。
段位一:倾听用户。倾听用户的心声,发现用户想要表达什么。虽然用户说的常常和他想要的东西不一致,但是很多企业甚至连放下身段去倾听这一点都没有做到。
段位二:理解用户。理解用户需要“同理心”,需要获得用户内心的感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关于“同理心”的反向滥用,“我应该像用户一样思考”,变成了“用户应该会像我一样思考和使用产品”。
段位三:洞察用户。洞察用户需要超越用户去思考,看到用户需求的本质,这不仅仅需要用户的参与,更需要你自身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找到用户都不知道的真正需求。“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大抵就是这个境界。
我们曾经在英剧《神探夏洛克》中领略到“思维殿堂”(mindpalace)的神奇,夏洛克·福尔摩斯在脑中构建了许多图像化的记忆,随时将它们分解、串联、拼接……需求洞察的过程,更像是摄影师拿着单反相机不断调整焦距,你要聚精会神把每个细节小心拼接,同时也眯起眼睛从朦胧中窥见全貌。
《匹配度》分三部分,分别是走进用户需求、探寻用户需求和从需求中发现机会。相信看完本书的读者,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我非常期待,当更多人具备这样的“超能力”之后,可以做出怎样精彩的、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