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婕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贵州省高校大学生核心力量水平及发展研究*
张 婕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为促进贵州省大学生体质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贵州省大学生的核心力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省大学生的核心力量水平整体偏低,同时男子略低于女子。据此,从当前高校体育与学生体质现状出发,探讨了贵州省高校体育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贵州省;大学生;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区域肌群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协调和本体感觉能力的训练[1],其最初是作为一种康复训练手段应运用医疗,随着体能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后又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贵州省地处西南欠发达地区,新兴体育理论的普及度较低,核心力量理论尚为深入到高校体育发展中,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在学生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研究以贵州省大学生核心力量为研究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多种形式查阅和搜集核心力量理论和贵州省大学生体质发展的相关资料。
2.2.2 测试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00名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NSCA俯撑桥测试方式对其核心力量水平进行测试评价。
2.2.3 数理统计法:根据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本研究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300名贵州省大学生俯撑桥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对照美国体能协会(NSCA)针对人体核心力量制定的俯撑桥测试评价标准,其评级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贵州省大学生核心力量测试结果(n=300)
表2 贵州省大学生核心力量评级结果(n=140)
从上述测试结果来看,贵州省大学生男子测试均值为2.42±0.79min,女子为1.33±0.54min,对照NSCA俯撑桥测试评价标准,其均值男子属于较差级别,女子属于平均水平,女子略优于男子,但总体而言,贵州省大学生的整体核心力量水平还是属于较低。同时,在具体人数的评级结果分布上,多数男子集中在了中低水平,没有人达到优秀级别;而女子的分布较为平均,但也仅有2人刚好达到优秀水平(3min)。因此,无论是从测试结果还是评级结果的分布来看,贵州省大学生的核心力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校体育作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1)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据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5年1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在中小学生体质有所改善的同时,大学生的体质却已连续25年下滑[2];(2)校园体育事故频发。2012至2013年仅公开报道的校园体育事故就达到30余起,其中2012年11月至12期间,更是连续报道了5起学生运动猝死的事件。(3)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受到时间、场地限制。随着高校扩招,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速度已跟不上在校大学生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学习任务加重,业余时间相对减少,参与体育运动受到限制;(4)体育课堂教学方式陈旧[3],体育社团、俱乐部形式在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方法更为有效;(5)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形式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体育运动网络化,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练习时间缩短、强度降低、练习形式更为灵活。
核心力量作为人体运动的基础,从运动生物力学上来说,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脊柱和骨盆,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肢体的能量输出[4],因此,核心力量训练不仅作为一种运动康复手段运用于医疗,同时也做为一种新兴体能训练方式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领域,成为运动员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在学校体育中,由于核心力量理论普及度不高,对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尚为少见,仅在一些体育院校教学中使用。
而关于核心力量的作用,从其本质上来说,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训练,人体的运动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多块肌肉的收缩力量协同整合起来,形成“运动链”[5],因此,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核心力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作用。特别在当前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校园体育事故频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方式逐渐改变的背景下,运动康复手段是从本源上改善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核心力量水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改善体质水平,预防体育事故。同时,核心力量训练具有简单易行,强度较低、对场地器材要求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6],符合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方式,同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大学生体质水平也处于下降状态[7],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力量训练有其现实意义。
4.3.1 选择适宜的方法
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主要有稳态下的徒手训练、非稳态下的徒手训练、稳态下的自由力量训练及非稳态下的自由力量训练。其中,非稳态下的自由力量训练,如不稳定器械与力量器械结合训练法及不平衡状态下负重训练法等属于中高级阶段,适用于专业运动员或有对核心力量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应使用前三种训练方法,满足学生日常需求及提高体质水平的目的,如俯撑桥、侧撑桥、仰撑桥、仰卧两头起、仰卧屈膝上抬等。
4.3.2 普及核心力量专业知识
要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核心力量知识水平。包括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的规定、神经肌肉学原理、作用及训练方法等,以科学合理地对引导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其次,要加强学生对核心力量知识的掌握。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同时要懂得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原理,如学生在了解核心力量对于提高人体平衡性的作用后,能与日常生活中较常发生的绊脚摔倒情况产生联系,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兴趣;此外,还需要在进行专项技术教学的时候适当引入核心力量知识。核心力量存在于任何运动项目之中,在进行专项技术教学时应根据项目技术特点,指出核心力量的运作方式,强调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核心力量的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用力方式,提高技术水平。
4.3.3 作为准备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
核心力量训练究其根本,是一种辅助力量训练方式,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8],不能替代专门的力量训练成为高校体育的主体教学内容。因此,根据核心力量训练运动量较小、时间较短的特点,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其作为准备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保持核心力量训练的连贯性,使学生自觉养成训练习惯。
4.3.4 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难度
每位学生的核心力量水平不一,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中,应首先评估每位学生的核心力量水平,可采用美国体能协会制定的俯撑桥评价方式,以其能坚持多少时间作为简单的评判标准,以此决定采用何种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并在进行同一类的核心力量训练时,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具体的难度增加方式有:(1)减少支撑点改变身体重心位置;(2)使用不稳定器材来增加不稳定性;(3)加长支撑点距身体重心的距离或提高身体重心的高度;(4)左右肢体不对称地交替用力;(5)变换练习速度和动作节奏,增加对动作控制的难度。
[1]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
[2]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0.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杨世勇.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
[5]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
[6]张婕,核心力量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2(12).
[7]姚鑫.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4).
[8]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
On the Core Strength Leve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ZHANG Jie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unyi 563000,Guizhou,China)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ion in Guizhou,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review,test,statistics and logic on the core strength level of Guizhou college students.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ore strength level of Guizhou college students is low,and the men is slightly than women.Accordingly,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curr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tatus of students constitu⁃tion,explored the necessity that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to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Guizhou,and put forwardcorrespondingdevelopment measures.
Guizhou;college students;core strength
2014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ZC306)
张婕(1986-),重庆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力量训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