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刘春杰
摘 要:动物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物组织胚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摆在每一个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动物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微观形态学科,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和功能,内容微细零散;胚胎学着重研究动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每一个发育都有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微观形态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形态结构多,抽象,难以记忆,学生普遍认为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加之课程学时的压缩,更加大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如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近年积极研究探讨的课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组织胚胎学的兴趣。
一、培养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旦从事教师职业, 就必须具有教师的业务素质, 时刻准备为学生答疑解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是满足学生多方面求知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清楚透彻讲解课堂内容的必备条件。除精通熟悉教学内容外,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既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又能在本专业的某些方向进行科学研究,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只有当教师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时,才能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时俱进,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到较新的学科知识,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态。
教学态度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积极的教学态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对教学有热忱。不热爱本专业、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又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
因此,教师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
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学生首次接触组织胚胎课的时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以后学好本门课程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绪论教学中,首先向学生阐明学习动物组织胚胎学的目的、方法和实际意义,着重强调学习这门课程在兽医临床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比如讲解如何诊断、治疗、消除动物疾病,如何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绿色食品,如何解决动物养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清楚掌握动物组织胚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及未来从事动物医学及动物养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切实感受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欲。
三、认真备课,突出重点,丰富教学方法
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前提。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吃透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整个体系,然后才可以运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语言授课。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如果教学方法简单直接,短期内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教师讲授越多,学生负担越大,对知识更模糊。相反,如果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之精练的授课语言,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学生就能透彻理解,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可见突出重点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集中精力筛选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实用性较强的章节。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采用提示性、启发性或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完成。对于课程的难点,与临床诊断、生产实践关系密切的内容,则做详细与拓展式讲授,并在教学中采用精讲法、强化法、生活比拟法、设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高效地完成动物组织胚胎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 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如讲解消化系统知识时,可从中穿插解剖学中相关知识, 也可以展示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图片。再比如在讲到肾脏的结构时,先引入学生熟悉的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讲到肾脏的结构,教学效果会更佳, 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 适当补充一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知识, 如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研究胚胎干细胞的科学家,将组织胚胎学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成为科研关注的焦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拓宽学生视野, 这样也可体现教师的知识面, 提高教师的吸引力。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说明人的感官在学习中举足轻重,感性认识越丰富,理性认识也就越深刻,越全面,记忆得越牢固,学习效率越高。多媒体课件集文、声、图、动画于一体,图像清晰逼真,视觉感强,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这样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已经使组织胚胎学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将一些抽象难懂的微观形态学知识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利于学生的理解, 而且也使课堂讨论、知识融合、事例分析便于进行。可见,多媒体是提高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的一个载体。但在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杜绝教师滥用多媒体的现象,防止有些教师完全照课件宣讲。课件与板书的有机结合才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比如,在讲授肌丝运动、泌尿过程、心血管系统发生过程和胚胎发育这些内容时, 因为它们都是连续动态过程, 传统的教学仅仅是依靠教师口头讲授, 讲授过程中名词繁多, 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掌握这部分内容,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使得这几部分成为教学难点。而将这些连续动态过程用多媒体Flash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则使教学过程变得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印象深刻, 更易理解,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高度概括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换言之,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实验课上,学生观察石蜡切片时,对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十分好奇。鉴于此,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专门增加了石蜡切片制作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并亲自参与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制片过程中, 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及染色封片所涉及的问题, 教师可以以探究式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让他们知道石蜡切片制作工序的繁琐, 以后上实验课看切片的时候更应该爱护那些切片。本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解决了学生只能通过教材或者多媒体来抽象了解切片制作方法的问题。并且学生在观察自制石蜡切片与成品石蜡切片的不同之处的过程中发现并讨论自己制作方法的不足和注意事项。这个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科研意识,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法总结实验的得与失, 使学生初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侧面加深对组织胚胎学的兴趣。
总之,提高动物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多种方法掌握专业知识,学好本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邓 君,王彦涵.《中药制药工程学》课堂教学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
[2]高春生,李建华,刘忠虎.浅谈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体会[J].解剖学研究,2008,30(1): 72-74.
[3]崔亚利,胡 满,李占雷,等.动物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95-98.
[4]王优华.兴趣引导教学法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5):56-57.
[5]闫峰宾,霍 军,刘忠虎.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体会[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7-28.
[6]马文樵.多媒体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6,24(17).
[7]马永臻,闫家阁,邸宝成,等.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2):141-143.
[8]吴 爽,吴燕明,伍思琪,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J].解剖学研究,2008,3O(2):156-157.
[9]王水莲,孙志良,刘进辉,等. 浅谈家畜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67-68.
[10]杨逢春,袁新初,程桂荣,等.对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研究,2005,27(3): 209-210.
[11]徐 睿,黄海燕.《家畜组织胚胎学》教学方法革新的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134-136.
[12]高海玲,管英俊,申志新,等.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99-601.
[13]沈 萍,白继海,董淑珍.《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实践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8):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