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龙福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哲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如今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到结合新时代要求,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点、线、面”思维的运用,以及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点、线、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1.“点、线、面”教育思维的内涵
“点、线、面”思维是一种锻炼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新型教学思维模式。这种“点、线、面”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思维运用,从而构建出一个专属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系统,进而形成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思维模式。
2.“点、线、面”教育思维的教学意义
一是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新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编写就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将一些知识上的“点”融汇在一条独立的章节“线”中,再将每一条独立的“线”构成一个“面”的整体。这种将感性思维模式转化成理性思维模式的“点、线、面”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整个政治教材内容“面”的全面系统掌握。
二是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点、线、面”思维模式的建立过程中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来培养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在认识和了解事物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此外,这种新型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点、线、面”的思维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以面论点、以点带面的发散性思维对政治问题进行认知与理解。
3.“点、线、面”思维在高中思维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1)教学知识中“点”的应用。将思想政治教材中所有的观点、概念以及原理根据规范性的语言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记忆就是“点”思维的运用。例如,在必修二教材中共有五节课程: 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国家和国际组织。每一节课程中都包含了很多“点”,学生应该通过教材中每一章节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来捕捉政治教材的知识“点”。将“点”与“点”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将这些点串联成“线”,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些“点”进行全面记忆。此外,还可以将这些“点”进行对比记忆,把“点”与“点”区别开来,以便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
(2)教学知识中“线”的应用。当学生采取区别与联系方式记忆政治教材中的每一个“点”之后,就要把这些“点”汇成一条条“线”,增强政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还可以依据内容划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条线,以此对理论知识中的“线”进行记忆。在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线”的应用中的逻辑思维,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强学生对每一章“线”的理解。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每一条“线”完成之后,对知识脉络进行一次总结,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从而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教学知识中“面”的应用。将各组“线”进行合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就是面的应用。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归纳整理能力。“面”的总结是检验学生的政治知识掌握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一章中学生对哪些知识了解得比较透彻,在哪些方面还比较欠缺。据此学生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复习巩固。把所有的知识模块整合成一个严谨的思维框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关知识,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4.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构建了“点、线、面”的思维教学模式,通过运用这种系统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指导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从而达到活跃政治课堂气氛和丰富学生思考政治问题层次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努力寻找多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以此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素丽.“点、线、面”思维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4.
[2]乔乃明.高中政治有效学习的操作范式[J].文教资料,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