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琼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日趋增大,国家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投资人对基建工程的管控需要审计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和监督。如何识别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隐藏风险,进而规范工程建设,监控工程质量,促使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值得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程 审计风险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识码:A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经历立项、设计、预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若干个阶段,与之对应,审计也包括工程概预算审计、工程跟踪审计、竣工审计等内容。虽然,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建设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建设市场管理与工程质量监控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投资主体的不专业性,对建设项目的管控能力较为薄弱,审计风险隐藏在各个阶段,需要内审人员有专业的判断力。
1基建工程设计和招标阶段的审计风险与原因
这一阶段审计内容较多,包括对不同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要给予充分的论证和技术优化、对于基建工程预算的工程数量要保证无漏项、基建工程概算要基本准确并要严格符合现行规定、对相关的经济指标要通过定额标准给予合理并切实可行的分析。
在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因素,如由于操作的规范性不够统一,在招投标过程中会出现主观的随意性,有时可能存在一些资质等级缺乏或不足的施工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承包工程,或者将一个工程项目巧设名目分拆成若干个招标项目;在评标过程中,因为评标人员的专业性或资料的完整性等,可能出现缺乏合理性和客观性的情况,影响评标人员的判断,同时不严格把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都会带来审计风险。
本阶段的审计风险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1)基建工程设计缺陷引发:在基建工程施工的进程中,建设单位对项目前期勘测的深浅、设计水平的高低、资料的详细程度都能够引发审计风险,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漏项,迫使施工方案进行临时变革。其源头在于工程项目设计的缺陷,事实上,设计的质量越低,工程审计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2)招投标审计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引发:目前,我国关于如何审计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的过程中没有一致的标准或评价体系,审计工作具有尝试性。采用不同的审计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和定量指标、随意性较大、主管判断过多,难以令人信服,产生审计风险。
(3)工程项目招标价不合理,评标人员裁判不严引发: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控制价,俗称“拦标价”如果本身制定不合理,超过市价格或实际工程量,导致施工合同价本身虚高很多,将来在竣工审计时,即便没有工程变更结算价也会让建设单位吃大亏。施工单位以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当“令箭”,向审计人员发难,导致未来结算审计工作非常被动,这是建设单位内部把关不严带来的审计风险。
目前在工程量清单招标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是合理低价中标的办法,有效避免了外界因素对评标过程的影响。但在招标现场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的作用往往不能有效发挥。评标专家往往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由于精力和时间限制,有时很难全面、深人、细致地向投标单位了解投标文件的具体内容,容易忽视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程序,导致一些采取优良施工方案、先进工艺的企业因报价偏高而被挤出“候选名单”,使评标工作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合理,也对今后的审计产生风险。
2基建工程施工阶段的审计风险与原因
在基建工程施工阶段经常面临这些情况:因种种原因出现工程变更、进度款的审计没有符合施工合同支付的条款、计价项目的准确性较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核定之间缺乏一致性等等,也会带来审计风险。另外施工过程中变更签证由于缺乏充分的依据导致水分大、内容虚假、签证的时效性不强以及签证内容重复等,从而使审计工作陷入困境,导致实际操作和施工合同之间经常出现冲突,索赔事项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一是施工单位在投标时钻文件的空子,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进行投标,一旦中标后,对高价工程分项争取加大工程量,对低价工程分项则希望少做或不做,为此,施工单位会利用设计缺陷等因素,想尽办法搞工程变更,以谋求利润最大化。当然有时候工程变更也来源于建设单位主要领导人的意志改变或新的需要,这样项目隐藏的内审风险也会增大。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合同规定计价以及面临的签证风险,主要归结于施工过程中一些材料的规格不同或采用新型材料等,相关部门没有收集其材料价格,相同品牌的材料,规格型号、厚度及等级对材料价格有重大影响;同样的实体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成本差异就很大;隐蔽工程分项工程量的虚实也是施工单位容易出水分的地方,如果工程量的核定依据也不充分,跟踪审计人员不能做到现场核查,那么在审计认定过程中就会形成风险。
同时,部分供货商与施工单位之间已经建立起长期的供应关系,对施工单位而言,可以通过的价格进行采购,但在决算中要按市场价格进行编制,这对询价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由此便使施工单位自行采购价格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遭到质疑,特别是得不到建设单位认可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引发审计风险。
3基建工程竣工阶段的审计风险与原因
在竣工阶段,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四个方面:一是项目竣工不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进行结算;二是审计方法、结算方式和计价基础的调整会导致出错,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大包干”、“一口价”等办法结算;三是有的施工单位编制预算不细致、结算不具体、重复计算、多计算费用以高估工程造价;四是存在工程代表、技术人员和质监部门不能完整地记录隐蔽工程导致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量,最后使结算不能反映工程的实际价格。
在这一阶段出现的审计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影响了送审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建设单位的基建管理人员作为单位后勤人员,素质较差,知识不全面,在基建项目监管中不了解基本建设的专业知识,监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容易让施工单位钻空子,蒙混过关。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如果不高,对施工进度与质量监管没有尽到应有的重视,在工程量的认定上存在风险。
同时,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不准、市场调查不足、未做好现场踏勘,也会造成审计风险。比如: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材料价格与招标合同价差异,可能部分单价调高,也可能部分调低;工程施工量的核定对投资比例较大分项工程、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容易重复列项或重复计算的项目及无图纸的项目没有深入现场核实或丈量实测不足;对工程变更内容和隐蔽工程工作量及价款审核不严;对定额套取过程中模棱两可或界定模糊的情况判断不准确等。
4应对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关键
通过对基建工程不同阶段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我们也就发现了应对这些风险的关键点:
4.1做好工程设计与招投标阶段的造价与合同控制
(1)做好事前审计,把握工程招标审计的源头。包括审定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把好项目决策关,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科学;审定项目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从源头减少工程变更的出现,避免由于描述不清引起理解上的差异,造成投标报价时的失误和日后的纠纷。
(2)严把招标评标关,把握工程招标审计的核心。审计人员应对项目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招投标程序等进行认真复核,包括审查资质:不仅要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资信进行审核,同样要对评标委员会的资质、成员人数、人员构成比例进行审核,确保评标程序的权威性;审查程序的执行,监督评标委员会是否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经验与方法澄清程序,给投标单位在评标现场解释澄清的机会,认真听取投标单位对投标方案的解释;审核评标结果,要重点审查评标委员会是否坚持以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评标,是否以书面形式推荐中标候选人,是否对提出质疑的投标单位给予合理、客观的解释,确保评标结果公正。
(3)严把合同签订关,把握工程招标审计的关键。重点审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补充条款和注意事项等,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审查合同权责是否明晰;如施工合同对材料、人工、机械等价格因素风险分担的合理性、科学性,对质量、工期、付款方式、结算办法、奖惩措施的规定,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合法权益。
4.2做好施工阶段的关键控制,严格监督工程变更
(1)做好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价格与质量认定:安排专业的材料与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对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与质量做全面的调研,通过对相同材料的比价来控制材料成本,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在材料设备进场时,还应有专业的质检人员,以保证所购材料设备的质量达标。工程进入后期阶段时,一定要将本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准确计算出来,并与做好的限额计划做出比较,以确定本工程的投资总额是否限定在计划之内,并及时发现工程造价中的各项问题。
(2)对于工程关键施工程序的施工方法、工程做法、工程用材及隐蔽工程等,审计人员应该作为重点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包括了解实际施工方法与合同清单特征描述的相符性,判断合同清单价格的适用性;了解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及质量等级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牟取高额利润;到场验证隐蔽工程的工程量收方,对于工程的施工做法,审计人员也要常到现场查看,是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做好变更造价、现场签证审计。工程变更主要涉及工程量变更、工程内容变更、工期变更、施工条件变更等,审计人员要保证工程变更的合理性、真实性及审批程序的完整性。在确定工程变更前,不论提出变更的是哪方,都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时也包括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这样才能实现工程质量与工期、成本与效益的统一。对中标单位投标时运用不平衡报价造成的低标清单价格或高标清单价格的工程分项,更需严格把控。审计人员一定要审查变更手续是否符合程序要求,签字是否齐全有效,内容是否真实合理,同时复核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工程量是否属实、单价是否合理。
(4)审查监督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是否执行了现场监督的任务,是否制止了施工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是否按图纸、规范施工,检查施工单位使用材料、构件、设备的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4.3完善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控制
(1)对送审资料进行把关,核对送审资料,使设计施工图、工程变更、竣工图、工程签证资料及材料品牌等资料与实体工程全部相符,防止未实施的工程分项进人结算,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完整。
(2)对工程量进行详细全面审查。严格按照各专业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以工程竣工图及施工现场为依据,看有无多算、重算、冒算和错算现象。挤出工程量中的“水份”,确保竣工决算造价的真实性。
(3)查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严把定额套用关。在审计竣工决算套用定额时,注意各专业手册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界限的划分,在参照使用就近定额时,应防止高套定额子目,造成重复计算。
(4)查材料单价,严把材料费用关。审核材料单价应以施工图指定的材料品种、型号、规格为计算依据,执行国家统一的当期材料消耗定额及有关运杂费率、采保费率等规定,防止因材料品质、档次的不同而随意调高材料单价,更不能单凭“发票”定价。
(5)查签证单的真实性,严把现场签证关。对施工图设计的内容除到现场进行核实外,还要对签证上增加的内容与实际施工的内容进行核实;对隐蔽工程签证,要标明被隐蔽部位、工作量及质量情况;对图纸以外的现场签证,要审核签证的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量,避免出现随意增大签证工作量,伪造资料、巧立名目,人为虚增签证费用的现象。
5结语
基建工程审计是强化和监督基建工作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基建工程审计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对国家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提高基建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建工程审计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就一定要熟知产生风险控制点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彩霞.工程审计中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187.
[2] 阮明越.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防控[J].中国内部审计,2014(5):60-62.
[3] 张莉莉.基建项目跟踪审计面临问题及完善方案[J].民营科技,2011(2):138.
[4] 茹改兰.探讨工程审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J].城乡建设,2012,19(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