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天琴文化研究综述

2016-10-31 10:19黎珏辰刘绽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壮族综述

黎珏辰+刘绽霞

摘 要 天琴是古骆越人从事民间宗教活动时使用的弹拨乐器,据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它仍然流传于中越边境一带,如广西的龙州、宁明、凭祥、防城等地及越南北部的高平、谅山一带,多为广西壮族和越北岱族、侬族举行法事时使用。国内研究天琴的成果较多,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国内天琴研究成果作了整理和归纳,以期对天琴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照。

关键词 壮族 天琴文化 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天琴文化古已有之,最早的文献记载见《龙州纪略》(清嘉庆七年黄誉修编,1803年)、《岭表纪蛮》(刘锡蕃著,1934年)、《龙津县志》(1946 年)。书中提到龙州当地凡有疾病者,多请“仙婆”做法,天琴则是其做法时所用。仙婆手弹天琴,脚抖铁链,口唱巫词,以此驱鬼压邪。

当代学者开始关注天琴缘于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的一曲《唱天谣》。到目前为止,国内专门研究天琴的著作只有秦红增、毛淑章、宋秀波等合著的《“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该书分十章,分别从布傣族群概况、布傣人的天与天琴、天琴:人神交流的纽带、布傣族的天琴形制与改良、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及音乐本体特征、天琴文化传承的载体、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布傣天琴文化创新探析、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天琴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等方面对龙州金龙镇布傣族群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述,以此为基础来讨论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和族群认同的问题。书中对天琴的功能界定、布傣人两个常见仪式“桥”和“求务”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文化解读为世人深入地了解天琴提供了参考。此外,由龙州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写的论文集《古壮天琴文化考》(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也已出版发行,该集总共收录了33篇论文,分别从天琴源流、天琴形制、天琴功能、天琴艺术、天琴发展、天琴传播、天琴传承保护、天琴“申遗”等八个方面进行编排,是研究天琴文化的方便有效的材料。

国内研究天琴的文章在2003年前比较少,2004年后逐渐增多,迄今为止已有上百篇文章公开发表,研究的角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性研究

农瑞群、何芸的论文《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从天琴源流、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唱经书内容及传承方式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天琴这一古老的壮族乐器,其中提到天琴起源的五个传说和十一类弹唱经书是作者深入民间、亲自收集整理所获,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李妍的论文《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把天琴当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从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壮族天琴的哲学内涵、宗教内涵、民俗内涵及审美内涵,并指出正是这些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文化要素,构成了壮族以天琴为载体,以弹唱方法、技巧、制作工艺及相关仪式、信仰习俗为重要内容的文化系列。

2源流探讨

曹军、潘木岚以天琴生存地区与越南的文化交融关系作为切入点,从仪式特点、族群关系等方面来考证天琴的源流,推测出天琴(壮语称其为“叮”)在汉代已经出现,流传范围在现今的越南境内,至明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左右),传入广西。李妍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将天琴源流的研究划分为民间传说、巫信仰说、地缘说和族源说四种,初步认为壮族天琴的发源地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3性能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天琴形制及制作工艺、音乐、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在形制及制作工艺方面,农瑞群的论文《壮族天琴形制及其文化信仰探析》通过对龙州壮族天琴形制结构、制作材料、制作禁忌、生产流程等的描述,探讨了天琴形制各个历史阶段中的不同文化信仰,认为各个历史阶段的天琴形制选取的葫芦、桃木、桐木、桑木、蚬木等材料,折射出了壮族人民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不同文化信仰,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象征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人民“天”、“地”“人”和谐共处的朴实思想,表达了壮族人民向往幸福、憧憬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黄新宇认为,天琴的形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远古时代神话传说阶段、近现代具有辟邪镇妖作用的法器阶段和当代作为乐器及文化艺术品阶段),是一个从粗糙到精致、从实用到艺术的过程,它作为布傣族群的一个外在文化依托物,之所以能够延绵千年而不衰,是由于布傣族群恒久弥坚的文化心理、族群精神和族群信仰,以及不断培养族群文化传承人,在新生代当中培育族群精神。刘锐的硕士毕业论文《龙州天琴传统工艺及其保护研究》采用文献法与科技人类学调查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乡土社会及都市社会中的天琴制作人、当地村民、艺术从业人员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对天琴传统工艺的流程进行参与式研究,论述了龙州天琴传统工艺中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历史来源、从制作选材到制作成型的全部过程、法器、乐器、礼器三重身份的变迁价值及天琴在都市社会与乡土社会中不同的传承方式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

在天琴音乐研究方面,卢克刚的论文《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从专业的角度就天琴的音律特点、音的组合及调式及多声部组合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吴金琳着重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与天琴舞台表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天琴改良及天琴音乐的普及和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在功能研究方面,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的另一篇论文《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立足田野调查,从起源、仪式、诗经、“巫”身份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天”信仰、“做天”仪式、“天琴”法师及法事操持者等内容。曹军、潘林紫2004年对龙州板烟屯、板池屯和梓从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天琴与当地的民间祭祀、巫道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地道公(道婆)做佛事或道事的法器,有严格的程式和禁忌,通过调查了解到,尽管三地的天琴音乐不一样,但本身的音乐及演奏手法较为简单,主要是唱的部分即人声部分的音乐元素较为丰富,而作为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的弹唱,音域不宽,多使用中低声区,除板池地方的旋律性格较为鲜明以外,旋律多平级进行,所摇的铜环串,三地均有“模仿骑马的感觉”之意。农瑞群通过调查发现,天琴与布傣峒节的“求务”仪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天琴作用下的“求务”仪式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寄托着布傣族群祈求天人相通、赐福禳灾的意志和愿望。农瑞群、黄柳菱《壮族天琴的喻天文化功能解析》中对天琴“喻天”仪式的分类、程序、所奉之神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首次对“天琴文化”的进行了界定。

4传承变迁与传播研究

传承变迁侧重于纵向方面的研究,考察天琴文化的古今演变和发展。秦红增、毛淑章、秦琴的论文《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族群标识》以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等地的田野资料为例证,描述了布傣人的天琴文化由喻天到娱人,再到族群标识的变迁历程,并就天琴文化成为族群标识后,因其可展演性及随之而来的利益可能导致对族群标识的掠夺或垄断,引发族群内外的矛盾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尚茂的硕士论文《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力图从民俗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天琴艺术进行探析,就天琴艺术传承的生态环境及其概况、乡土社会:天琴艺术的产生与传承、都市社会:天琴艺术的传播与变迁、天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对天琴艺术传承的文化生态、产生与传承、传播与变迁、特点与功能以及在多元化语境下如何保护与发展等问题做了描述与分析。吴金琳的论文《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探讨了天琴从宗教仪式中的“喻天”法器演变为壮族“娱人”乐器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变化过程。秦红增、宋秀波的论文《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探讨了天琴文化重构的模式和内在规律问题,将这一模式概括为“政府领导、学者引导、村民为主导、社区积极参与”,并指出这种由外源及内发、内外合力促重构的经验是有效并值得借鉴的。李妍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天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天琴世家、民间艺人、社会团体、学校以及政府组织等一些社会群体,这些群体对天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传承面较窄,流传范围受限;专业的天琴词曲创作人才奇缺;天琴表演艺术和制作工艺的“原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民间多自发传承保护,政府措施较少;天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有待正确处理等,这些问题亟需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禤颖的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布傣天琴研究》通过对布傣族群信仰、民间宗教及仪式、娱乐与节庆活动的梳理,重点分析天琴的仪式功能与娱乐功能,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审视天琴保护和传承情况,进一步对与天琴同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反思。

传播侧重于横向方面的研究,考察天琴在地域空间上的流传推广。黄新宇的论文《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传播研究》分析了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的模式、途径及价值,提出:要想更好地传承、传播好族群文化,关键在于族群内部成员自身的参与和创造性传承,在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积极投身文化间的合作与交流,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传播平台,进而拖长生命活力。秦红增、宋秀波的论文《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以天琴文化为例,对全球化时代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传播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天琴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以天琴师为主体的乡土传播、以天琴表演队为主体的现代传播模式和以天琴商品为主体的市场传播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文化整体观理论作了进一步探讨。黄新宇、梁航彬的论文《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出龙州天琴在全球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洪流中能够蜚声内外,轰动民族乐坛的几个关键性因素:文字传播、实物保存、代际传播、群体传播、商旅传递和以艺术为媒介的传播等。何明智的论文《广西龙州天琴文化开发问题思考》与蒙元勇、农瑞群的论文《文化统战视角下的龙州天琴文化开发》对天琴挖掘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进一步推进天琴产业化发展的开发思路。

5对比研究

因壮族天琴与越北天琴的亲缘关系密切,学界偶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黎珏辰的论文《龙州天琴艺术与越北天琴艺术之内在关系考察》以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龙州天琴和越北天琴的形状、弹唱着装、弹唱姿势、弹唱技法和弹唱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比较,认为今日越北天琴艺术更多地传承了传统的天琴艺术,而当代龙州天琴艺术则大有创新,后者的影响力比前者更胜一筹。李亚楠通过对比中越两国的天琴音乐,认为两国的天琴音乐都善于使用伴奏,不断重复主音来保持调性的稳定,都具有“主音不主,相互流动,终止不终,动势无穷”的特征,曲式结构方面,两国的天琴音乐多为变奏曲式,两国天歌的人声和天琴伴奏声部的节奏、节拍和速度都各不相同,歌唱随意,伴奏规整。金北凤则从人类学和声乐学角度将龙州壮族与越南北部侬族、岱族天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人类学特征,在演奏技法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壮族更具乡野之气,侬族、岱族则更含蓄内敛;在演唱特征方面,两者则各具本土民族风情。李亚楠、胡馨怡的论文《越南天琴探微》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整体模式理论,从生存环境、历史溯源、形制构造、律制、定弦定调五个方面来论述越南天琴,以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这一跨国民族的同源乐器。

6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多年来,我国研究者对天琴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天琴源流、性能、传承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民俗学和人类学研究资料。在中越天琴比较研究上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两国间语言文字不同,翻译工作无法跟上研究的步伐,导致越南境内大量的天琴资料无法介绍到国内,两国间天琴对比研究受到一定影响,这不得不说是研究过程中的一大遗憾,这一瓶颈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农瑞群,何芸.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4-17.

[2] 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02-108.

[3] 曹军,潘木岚.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J].中国音乐,2005(2):76-79.

[4] 李妍.壮族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2(2):95-105.

[5] 秦昆,王方红.古壮天琴文化考[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61-62.

[6] 黄兴宇.从天琴形制的三个发展阶段看族群文化传播[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12):21-25.

[7] 刘锐.龙州天琴传统工艺及其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考研部,2013.

[8] 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J].民族艺术,1985(0):140-152.

[9] 吴金琳.天琴改良与天琴音乐发展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8(2):113-115+65.

[10]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J].广西民族研究,2012(2):87-94.

[11] 曹军,潘林紫.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初探之一[J].中国音乐,2007(1):150-152+164.

[12] 农瑞群,黄柳菱.壮族天琴的喻天文化功能解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45-48.

[13] 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族群标识[J].民族研究,2008(1):39-47+108.

[14] 黄尚茂.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1.

[15] 吴金琳.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112-115.

[16] 秦红增,宋秀波.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J].吉首大学学报,2012(1):19-23.

[17] 李妍.壮族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12(3):98-105.

[18] 黄新宇.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传播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院,2011(5):120-124.

[19] 秦红增,宋秀波.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2):56-62.

[20] 黄新宇.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J].歌海,2009(3):120-124.

[21] 何明智.广西龙州天琴文化开发问题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6):1-4.

[22] 黎珏辰.龙州天琴艺术与越北天琴艺术之内在关系考察——以比较艺术学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2):101-103.

[23] 李亚楠.中越天琴音乐形态的共性特征[J].艺术探索,2014(3):55-56+75.

[24] 金北凤.壮族天琴弹唱与越北侬族、岱族天琴弹唱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0(9):22-25.

[25] 李亚楠,胡馨怡.越南天琴探微[J].大众文艺,2012(11):188-190.

猜你喜欢
壮族综述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