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016-10-31 18:06李国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富士山辩论教师

李国华

摘 要 本文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学习 兴趣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地理知识不如使学生学会学地理,而这一切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迪兴趣。在教学中必须借助地球仪、地理景观等直观教具或者用电教化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展示给学生,具体、直观、生动的手段最能引起感官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例如:在七年级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地球的运动等这些内容,是十分重要的知识,但难点多且集中,需要三维空间想像能力,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学习地理事物空间概念,效果较好。另外,新教材中,安排了近许多“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彩图等图像材料,这些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起到了以图引文、以图解文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应用这些材料,给学生直观的感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巴西的足球和桑巴舞》、《非洲的鼓》等。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一堂课的开始好坏,可以说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方法上力求新颖。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地理现象,地理故事,新颖的地理资料、图片和地理新发现等导入,让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兴趣。例如讲授“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节时,可引用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所说的“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地球不应叫地球而应叫‘水球”。从而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特别是教师的语言应尽量讲求生动性、艺术性。可以用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兴趣的民谣,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比如,讲气候的垂直变化,可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讲日本富士山,老师可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去讲述,引导学生看课本彩图,并介绍富士山是圆锥形,山顶积雪就像美丽的日本看护妇,戴着小巧别致的白色帽子,缭绕的白云似一条白色纱巾,加之美丽的樱花点缀,更增添了富士山的妩媚。“虽然寥寥数语,却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从而对富士山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其次,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调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不能忘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学习而情绪较低落时,教师应适时调整。如讲“七大洲、四大洋”一节时,教师可利用板图,时而让学生看图识记,时而随教师指图复述,时而打开地图册进行填图。这样不断变换方式,调动学生各个器官,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在讲长江、黄河时关于干流、支流、和流域这些概念时,有的学生这三个概念闹不清,当时有一个男同学主动站到讲台前,用他的肢体动作和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解决了问题:他站在了讲台上向两侧平伸胳膊,一边解释:“从我的头到脚就相当于河流的主干,我的两条胳膊就代表了支流,我胳膊能触及到的地方那就是流域。”他内化了的知识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另外,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如,地图知识一直是教材较突出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在学习一开始,结合教材中某动物园平面图,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学完此章,绘制一张校园平面草图。使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兴趣来自需要,需要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学生的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而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教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学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课本知识。

还有一种形式非常活泼的讨论课,就是针对教材某一重点内容展开辩论形式的讨论课。如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否合理》为题的辩论课。在课上辩论双方学生出色地运用了自学课中不断训练培养的地理思维方法,旁证博引大量地理资料,全面分析综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用以说明自方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一场在辩论双方之间展开的地理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竞赛。通过激烈的辩论,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复习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预习了将学的知识,又一次达到深化、强化课本知识的目的。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组织、协作、应变等等能力的难得机会。

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使他们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富士山辩论教师
最美教师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书画影苑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我是这样登上富士山顶的
望富士山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