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鑫+许徐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话语权,须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其政治保障,加强智库建设为其智力支撑,加强国际交流为其提供学术平台,加强媒体传播为其拓展外宣渠道,加强党际交流为其提供沟通平台。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使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话语权问题逐步彰显,同时也为提升其世界话语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话语权,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中国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作用,增强世界发展理念的多元性均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加强党的建设,为提升话语权提供政治保障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理论转化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层面的直接体现,是人民群众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直接最现实的衡量指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和本领。特别是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党要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尽最大努力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成果,从而加强这一理论的政治认同。
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理论领导能力。如果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作风建设出现了问题,党的理论也会失去公信力和影响力。“今天的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高度分化,各种‘进口的主义到处传播和横行。大部分党员仍然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很多和执政党之间的关联度远远不如他们和所生活的社会的关联度。”[1]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不可避免地会被非社会主义思想所侵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抓作风作为‘先手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内容”。[2]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而提升党的理论领导能力,是提升理论话语权的基础工程。
第三,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提升理论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一个理论要想提升其世界话语权,关键因素就是该国的人民必须相信并拥护它,否则,何谈世界话语权?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执政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进而相信党,相信党的理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群众基础。
加强智库建设,
为提升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撑
第一,加强中央智库与地方智库的沟通与协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3]因此,要着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4]地方智库由于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对于社会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入、更为全面,因此,地方智库的理论成果更具有问题导向性。中央智库应经常与地方智库开展沟通与合作,及时掌握地方智库的理论成果。地方智库也应及时把一些优秀的政策咨询方案传递给中央智库,以便于中央智库及时掌握各地方智库的动态和情形,共同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政策建议,为顶层设计服务,并把其优秀内容上升为理论,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第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5]为此,理论工作者只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促进研究成果向对策建议的转换,达到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民诉求的目的。因此,智库人才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6]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切实提升理论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第三,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绝不排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要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经验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意识形态的束缚,“以开放心态和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国外智库建设有益经验,取其所长、为我所用”,[7]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科学性。但同时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8]
加强国际交流,
为提升话语权提供学术平台
第一,召开国际学术论坛,为国外学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平台。近些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形成鲜明对比,这促使一批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学术研究和交流逐步活跃。这些学术层面的交流有助于国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及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等国际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舆论平台,对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通过学术期刊交流,使国外学者确立正确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念和视角。通过宣传和解说,促使国外学者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利用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创办的年刊《国际共产主义评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其在各国共产党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求是》、《当代世界》等期刊翻译成多国语种,有计划地介绍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等,以纠正近几年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存在的误区和偏见,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研究观。
第三,编译并向全球范围出版发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和书籍,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已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书“系统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把钥匙。”[9]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其他国家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和谐世界”、“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各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
加强媒体传播,
为提升话语权提供外宣渠道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党媒工作,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话语权,新闻媒体的首要职责就是站稳政治立场,“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0]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戈尔巴乔夫以改革为名,大搞“新闻自由”、“自主办报”,“完全摆脱苏共和主管部门的监管,到苏联解体前,苏共掌握的报刊仅占1.5%。”[11]可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权关系到国家兴亡。
第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提升理论的国际亲和力。新媒体具有信息获取快、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理论传播也应富有创新性与生动性。在通过新媒体对海外传播时,可开设网络平台,运用视频、App等创新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拍摄理论宣传片,形象生动地阐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和政策,“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2]同时要做到通俗易懂、融汇中西,这不仅可以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还可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亲和力。
第三,着力打造外宣旗舰媒体,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全世界。近年来,中央主要媒体纷纷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新华社创办CN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求是》、《环球时报》发行英文版等,[13]中央电视台也开辟了多个外语频道向世界介绍中国。作为中央媒体,主动承担传播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不同门类的媒体应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做好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工作。一方面,权威学术期刊应多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让更多的国外学者了解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树立其在世界治国理政理论层面的典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应用通俗化的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层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这既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应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继往开来的品格。总之,不同层面、不同门类的媒体应该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打造一支面向世界的具有较强外宣能力的旗舰媒体,共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全世界。
加强党际合作,
为提升话语权提供交流平台
第一,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本国政治舞台上处于边缘状态,在议会选举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影响有所减弱,即使是以前发展势头较好的俄共,近年来也由于理论创新和实践策略未能及时作出调整出现了发展停滞的迹象。另外,各国共产党之间以及各共产党内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摩擦和矛盾。要想改变当前世界共产党总体不利的局面,就必须加强世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亮点,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经验也比较丰富。通过加强党际交往,促使各国共产党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建立政策理论交流的长效机制,不仅可以增进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友谊,还可以提升各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党的交流,增进社会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当今在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党约有150个,约4500万党员,而各国共产党虽有130多个,但是只有大约700万党员,而且大多是势单力薄的小党。共产党如果不善于与社会党建立统一战线,联合斗争,只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那是更难通往社会主义的。”[14]自198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正式交往,社会党国际也充分肯定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但是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一些社会党中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应积极搭建平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体制、外交政策以及政党建设等热点问题展开与社会党的对话及交流,以增强理解并加深认同。
第三,积极与资本主义国家各类政党展开对话与交流,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欢迎与世界一切愿意与我党交往的政党,不管是左翼政党、中性政党还是右翼政党,只要坚持党际交往的四项原则,都愿意进行接触合作。”[15]一些欧美国家政党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和较为丰富的执政经验,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危机管理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在执政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可适当借鉴参考,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熟、稳重、开放的执政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能。(责任编辑:魏银萍)
[1] 郑永年:《再塑意识形态》,上海: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2] 秋石:《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扎实推进、成效显著》,载《求是》,2016年第4期。
[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
[4] 同上。
[5]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载《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6] 习近平:《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21/c_133934292_2.htm.
[7] 同上。
[8]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
[9] 焦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百余国家引发全球政要热议》,载《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25日。
[10]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11] 李慎明:《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2] 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1/c_118788013.htm.
[13] 苏劲松:《海外华文媒体在“大外宣”中的作用》,载《中国记者》,2014年第3期。
[14] 高放:《当今国际共运有哪些新特征》,载《北京日报》,2016年4月25日。
[15] 刘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