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2016-10-31 01:20李忠李文刚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李忠 李文刚

【摘要】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和学生分析等为基础,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情境、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核心要素,并充分体现课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深度解读课标的开发背景、设计思路,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进而用好课标。

【关键词】中职课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94-03

【作者简介】1.李忠,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和无线传感器网络;2.李文刚,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信息物联网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突出对其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积极反映职业岗位规范和最前沿的技术要求,体现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反映了“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呈现了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在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是规范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材编写、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制定、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依据。

一、课标设置背景及理念

为了适应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贯彻“围绕一个专业公共技术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建设格局,规划布局信息物联网系专业群与核心专业,着力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建设思路,按照信息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信息系专业设置现状和条件,开设了专业平台课程,如“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建设体现了整体优化、注重宏观、强调创新、加强基础的特点,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各项计算机通用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网络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媒体作品开发与应用、互联网商务与维护等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信息技术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网络管理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命令、常用服务器的搭建知识,熟悉网络日常管理流程,能识别和规划网络地址,进行网络工程项目设计,熟悉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会搭建常用服务器,会架设网络防火墙,能分析网络常见故障并进行排除,会编写管理日志。根据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网络管理等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的网络管理员(高级)”。

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网络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以“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为例,具体表现在“对企业网络进行规划与实施”“组建企业网络”“用Web网站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小型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管理和维护企业网络,重点是配置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四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把技能教学作为重点,能够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把教改成果、科研成果或市场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并能够将技能知识传播,将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能够很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

课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组建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学习等核心能力。同时体现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各项核心能力以及学生毕业后在该方向的直接就业能力,免除企业就业再培训的资源浪费。

二、课标设计思路

课标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学生分析等为基础,确定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考核形式、学习情境等评价要素,并充分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图1)。

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鼓励教师引入引导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先提出任务,再提示或介绍解决任务的方法,即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头提出任务,然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例讲述的过程中加入基本技能和知识点。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中职教学,对于“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更像是“量身定制”的。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理论教学可以使用带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也可以使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可以给出实验要求,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来组织实施。

建议采用模拟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模拟环境可以方便、快捷地组织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模拟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环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网络产品,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交流能力。

(二)学习评价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采用多元价值取向。以“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为例,评价时注重学习态度,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同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纳入课程考核范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态度20%、过程性考核50%、结果性考核30%,各项考核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发挥教研组、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团队的作用,合作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实验实训室设备以组为单位进行配置,每组4台计算机、3台三层交换机、4台路由器、3台二层交换机、1台防火墙、1台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室内场景应按照企业文化风格布置,将收集、改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整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上,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都能借助该平台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利用企业资源,组织参观考察、市场调研、岗位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