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强 沈玲
摘要:分析了高校传统全检考勤方式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首先,改变传统“串行”的名单采集方式为“并行”的卡片采集方式,缩短了名单采集时间;然后,以Excel为平台设计了一套快速录入系统以辅助教师进行实到学生名单录入,缩短了录入时间、保证了录入准确度;最后,将提出的改善措施在一门公共选修课上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改善;全检考勤方式;名单采集;名单录入;快速录入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21-02
前言
考勤是提高高校课堂出勤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考勤方式进行划分,可将课堂考勤分为抽检和全检。抽检是对应到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检查,虽能节约课堂时间却不能将未出勤学生全部检出,会给投机学生以侥幸逃课的机会。全检则是对应到学生进行全部检查,不给逃课学生以可乘之机,相对于抽檢来说效果更好。然而,全检的最大缺陷是采集实到学生名单占用时间长,故研究并提出高效的全检考勤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全检考勤方式问题分析
传统的全检考勤方式中,名单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采集,主要有刷卡方式[1,2]、人脸识别方式[3]、指纹采集方式[4]等。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有两个:其一是成本高,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如刷卡机、RFID学生卡、人脸识别器、指纹识别器等;其二是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感,因为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需提前到所在教室排队进行名单采集。基于此,笔者认为这种全检考勤方式当前不适合我国大多数高校。第二种是通过课堂点名方式进行采集。这种方式简单、成本低,为我国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然而,这种名单采集方式也存在重大缺陷,即当应到人数较多时,它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利用率。设某门课程应到N 人,实到人数为N 人,点名速度为V 人/分钟,则点名时间T =N /V ,占用学生时间T =T N 、教师时间T =T 、总时间T =T +T =T (N +1)=N (N +1)/V 。从T 的公式可以看出,总时间与N 、N 呈正相关关系。以每次课程时间为100分钟计,课堂利用率η =(1-0.01T )×100%,可见,课常利用率与N 呈负相关关系。
二、改善措施
传统的名单采集方式实际上采用的是“串行”方式,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中进行,都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并行”方式,即采用卡片进行实到学生名单采集,由于卡片的填写属于并行工作,故称之为“并行”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为了采集实到学生名单并提高后续录入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需在课前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准备足够数量的小卡片,每个小卡片尺寸不用太大,只要能写下一个数字和姓名即可。卡片可利用文印室装订后的边角料并对其进行适当裁剪而得到。二是为每个学生编制一个唯一的序号(从1~N 的自然数),将序号告诉学生并让学生识记本人序号。
2.实到学生名单采集。将准备好的卡片发放给学生,令学生在卡片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序号和姓名,然后收集卡片。设此项工作所花时间为T ,显然有T <3.实到学生名单录入。教师在课后将采集到的实到学生名单准确录入统计系统。设此项工作所花时间为T 。
通过本次改善后,新的全检考勤方式将占用学生时间T =T N 、教师时间T =T +T 、总时间T =T +T =T (N +1)+T ,以每次课程时间为100分钟计,课堂利用率为η =(1-0.01T )×100%。容易看出,当N 、N 较大时,新的考勤方式相对于课堂点名方式而言,能使总时间得到大幅缩短、课堂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然而,若不采用快捷的方法进行录入,为了保证录入名单的准确度,会使T >>0,使得T >>T ,即将大幅增加占用教师的时间,故需进一步改善。
基于此,以Excel为平台,开发了一套快速录入系统以辅助教师进行实到学生名单的录入,使名单录入变得快捷、准确,使占用教师的时间得到大幅缩短。具体方法如下。
1.设计考勤总表,工作表名称为“考勤总表”,用于记录考勤结果,其结构如图1所示。
2.设计快速统计表,工作表名称为“快速统计表”用于辅助教师课后快速正确录入实到学生序号、核对学生姓名并给出考勤结果,其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相关公式设计如图3所示[5]:
其中,“序号”列用公式直接从“考勤总表”中将学生序号引用过来,若“考勤总表”中的序号有所删减,则此列序号会自动更新;“姓名1”列用Vlookup函数从“考勤总表”中查出“序号”列序号对应的学生姓名,该列用于核对将“统计结果”列复制到“考勤总表”后是否错位以免造成重大失误;“签到”列用于教师录入卡片上的序号,录入不分顺序;“姓名2”列用Vlookup函数从“考勤总表”中查出签到列录入的序号对应的姓名,教师录入一张卡片上的序号后,只需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核对卡片上的姓名与“考勤总表”中该序号对应的正确姓名(“姓名2”列)是否一致,“统计结果”列用if函数判断“序号”列中的每个序号是否在签到列中出现,若未出现,则表明该生缺勤,填入“K”,否则填入空值“ ”。3.实到学生名单录入。教师在课后借助快速录入系统将采集到的实到学生名单准确录入统计系统。待教师将所有卡片全部录入完毕后,将“统计结果”列通过“复制”、“选择性粘贴”、选“数值”,以静态数据的方式复制到考勤总表的相应列。设此项工作所花时间为T 。
通过本次改善后,最终的考勤方式将占用教师时间T =T +T 、总时间为T =T +T =T (N +1)+T ,容易看出,T <
三、应用分析
上述改善措施已在笔者一门公共选修课上加以成功应用。该公选课共有4个平行班,对每个平行班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考勤。改善前采用课堂点名方式进行全检。课堂点名时间T =150/15=10分钟,占用学生时间T =10×120=1200分钟、教师时间T =10、总时间
T =150(120+1)/15=1210分钟,课堂利用率为η =1-
0.01×10=90%。
第一步改善:采用卡片方式采集实到学生名单。改善后,新的全检考勤方式占用学生时间T =3×120=360分钟、教师时间T =3+80=83分钟,总时间T =
3(120+1)+80=443分钟,课堂利用率η =1-0.01×3=97%。相对于课堂点名考勤方式而言,总时间縮短了63.4%,课堂利用率提高了7.8%,但是,占用教师时间却增加了T -T =83-10=73分钟,即增加了7.3倍。
进一步改善:借助快速录入系统进行实到学生名单快速录入。改善后,新的全检考勤方式占用教师时间
T =3+10=13分钟,总时间T =3(120+1)+10=373分钟。相对于点名全检考勤方式而言,总时间缩短了69.2%,占用教师时间增加T -T =13-10=13分钟,仅增加了30%。容易看出,随着N 、N 的增大,改善效果将更为显著。
四、结语
高效的课堂考勤方式是提高课堂出勤率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全检效率,而且可以保证考勤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洁.课堂刷卡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报),2013,10(4).
[2]沈小凤,安鹏,黄霞,等.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2).
[3]苏草,林亚朋.基于人脸识别的移动终端课堂考勤系统[J].智慧城市,2014,(4).
[4]高通.高校指纹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1.
[5]卢详,编著.Excel函数实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