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
重阳节将至,我们来谈谈孝。
孝作为最根本、最原初的人伦大要,是人类共有的美德。我们都知道中国人重视孝,认为“百善孝为先”;西方人同样也重视孝,只不过因为他们在经济水平、文化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上和我们差异很大,所以日常的尽孝方式和中国表现不同罢了。
什么是孝?《论语》上有句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很多人据此引申说“孝”就是“顺”,这样理解,实在是一个误区。因为从根本上说,“孝顺”两个字,并不是一个意思。“孝”指的是精神和原则上的继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无改”的是“道”,即为人处世的原则,并不是说三年之中,所有事情都没有变革。而“顺”,则指的是微观层面的亦步亦趋、唯唯诺诺、俯首帖耳,把父母的话当作圣旨,丝毫不敢违背。时时刻刻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这在实践中不可能做到、也大可不必去做。事易时移,变化多矣,父母未必永远正确,更不会未卜先知。
把“孝”理解为“顺”,只是一个简单的误解;更有甚者,把“孝”生生拔高到“道”的层面,千百年来,妄图禁锢青年人的权利和思想。在所谓“孝道”的“光环”下,讲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比如说卧冰求鲤,比如说彩服娱亲,比如说割肉疗伤,比如说郭巨埋儿,或情节伪诈、所述子虚乌有,或心肠凶狠、教人毛骨悚然,总之是有悖人伦常态,读来寒意袭人。鲁迅先生说他看了“二十四孝”,就再也不想做孝子,可见这不当宣传引发的反效果。其实孝原本是一种内心本真的自然流露,都是那些个道学先生们把它弄得虚假复杂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我们对父母尽孝,除了衣食住行基本奉养,更要注意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怀,特别是免却他们心中的挂念。“父母在、不远游”,做儿女的假如能够留在父母身边绕膝承欢,固然不错;但是受实际条件限制,很多人都做不到。古人讲究“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现代人也讲究“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今天“征蓬出汉塞”,明天“驱车登古原”,皆为工作需要;今天“君问归期未有期”,明天“万里乘风去复来”,更是身不由己。所以圣人明鉴,在“不远游”之后,加了一个“游必有方”:你可以离开父母四处闯荡,“客舍似家家似寄”,但是一定要及时报告你在哪里做事,时常寄封书信、打个电话,免得父母担心。
此外,还应该注意提升父母生活的品质。梁实秋写过一篇《教育你的父母》,主张子女应该教育老人学会把握生命、老有所为,学会发现生活的价值,这对老年人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们常见有些老年人说自己“黄土都埋了半截了”,言外之意大有日暮西山混吃等死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情绪郁积起来,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做子女的,就要努力激发父母的学习兴趣、进取意识,让他们学绘画、学音乐、去旅游、做义工,生活充实起来,精神抖擞起来,心态年轻起来,善于享受生活、追求生活的快乐——这恐怕才是更高层次的尽孝呢!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