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蔚红
关于如何发展吉木乃边境合作区主导产业的研究与思考
文/马蔚红
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合区)是我国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是利用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促进兴边富民,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对外开放前沿,对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边区经济、促进沿边开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技术先进,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是边合区经济的主要支撑,也是边合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国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如东兴的红木加工、瑞丽的玉石加工、满洲里的木材加工等。
2011年9月6日,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是全国第15个、新疆第4个国家级边合区,也是阿勒泰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产业集聚园区。国务院要求将吉木乃边境合作区建设成为境内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功能区,成为经济发展、边境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开放示范区。
园区位于吉木乃县城北部,距吉木乃口岸18公里,规划面积14.3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2平方公里。主要有综合办公区、商业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和工业加工区等功能区,主要承载管理服务、商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增值加工等功能。边合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14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投资8 789万元建设喀拉苏110k变电站一座;投资280万元建设18公里电网线路;投资1 410万元建设供排水管网13.5公里;投资2 000万元建设城市一级消防站;投资1亿元建设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投资1 6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2016年计划投资1.87亿元,主要建设21.4公里道路、9.7公里供排水工程、供热工程、11座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工程、11公里电网、20公里网络、5公里燃气管网。
2015年,运营企业4家,实现总产值7.2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实现税收9 117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收入3 200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 500万美元,园区基础设施投资3 300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 600万元,解决就业400余人。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1家,对进驻边合区的企业生产用电执行乌昌大工业电价(电价为0.363元/千瓦时),正在培育油气加工、风电装备制造、石英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五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工业增加值8.25亿元,企业投资10.54亿元,完成税收1.47亿元,实现直接就业400余人,间接就业600余人。
(一)区位优势明显
吉木乃地处中、哈、俄、蒙四国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向西面向哈萨克斯坦、向北面向俄罗斯,辐射中亚各国,是我国西部联接哈、俄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是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重要门户之一。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繁华的经济带东哈萨克斯坦州毗邻,距哈国斋桑县60公里,距东哈州首府乌斯卡缅市约500公里,距哈国首都阿斯塔纳1 300公里。吉木乃口岸是我国对哈国最北的口岸,是距离哈国首都最近的口岸,也是通过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最近的口岸,随着中哈第二条输气管道的开工建设,以及奎北铁路的建成运营,吉木乃在中亚贸易发展和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二)发展潜力巨大
吉木乃县口岸所连接或邻近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亚国家都是资源富集国家。哈萨克斯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其陆上已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天然气3.7万亿立方米、煤炭1 767亿吨、铁91亿吨、铜3 450万吨、锌2 570万吨。与吉木乃口岸最为便捷的东哈萨克斯坦州为哈萨克斯坦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铜矿、铁矿储量各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储量的48%、37%,东哈州斋桑油气区块预测天然气储量为964亿立方米,石油储量10.3亿吨。中国能源资源市场需求量很大,能源资源不足,目前,中国55%的石油市场依赖于进口,其中的半数以上来自中东,哈国是我国今后石油资源进口的一个重要渠道。哈国丰富的能源及矿产资源是我国需要的短缺资源,哈国也有意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进行重点开发,而我国工业体系健全,在设备、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新疆广汇集团与哈国TBM公司已开始合作开发斋桑区块油气资源,为吉木乃边合区经济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三)边合区发展基础工作扎实
吉木乃口岸具有百余年的通商历史,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吉木乃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1996年6月被获准建立边民互市市场,确定为自治区指定的边境小额贸易口岸。1997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3月正式向第三国开放。2006年3月,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开业。2008年12月,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迁址县城。2009年9月新疆广汇集团与哈萨克斯坦TBM公司成功合作共同开发哈国斋桑区块油气田,拟将油气引进加工,该项目对推动国家能源储备和民营企业境外引进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得到自治区、国家高层领导的关注和支持。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产业聚集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会议,确定把吉木乃县作为第一批产业园区申报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1年9月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2011年2月,吉木乃县与东哈州塔尔巴哈太县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协议书》。双方就经贸、工业、农业、旅游及文化等方面达成了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议,中方支持本地企业在哈国建设冬暖式蔬菜生产大棚,并出口相关技术设备,哈方支持当地企业向中国市场出口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依照框架协议,双方将全方位开展友好合作,对提出的协议条款,制定各类洽谈计划,使双方的合作更加细致深入。
(一)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边合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投资额度大、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成为制约边合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二)工业经济形势严峻
一是广汇LNG工厂受天然气进口价格提高、销售价格下降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压紧,如果海关部门未批准广汇进口气价继续沿用前三年优惠价格(120美元/千方),边合区工业增加值将出现大幅度下降。二是国家对风电补贴“总盘子”限额、本地电网外输能力薄弱等因素,目前运行的三家风电企业1~3月工业增加值减少255万元,平均弃风率从2015年的45%增长到目前的60%,如果这种趋势不发生变化,仅风电方面工业增加值就将减少3 000万元。三是边合区内三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预计下半年可完工投产,吉木乃县确定2016年能开工的风电开发企业为2家,还需再争取2~3家风电开发企业的订单,才能确保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顺利建成投运。
(三)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受哈俄两国市场影响,外贸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尤其是国家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政策的实施,对目前综合运输体系尚不完备的吉木乃口岸来说,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铁路进行运输,降低了企业落户边合区开展境外农副产品加工的热情。
借鉴国内其他边合区经济转型的经验,吉木乃边合区要紧紧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特色、聚集、开放、绿色为发展方向,逐步打造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一)围绕国内市场能源需求,确立引进口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产业
能源危机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以哈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新疆广汇集团液化天然气项目己在吉木乃边合区落地, “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以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主导产业,同时带动玻璃制品、化肥、化纤产业发展;要立足广汇集团在哈国斋桑油田开发的稠油资源,积极发展油田产业配套服务项目,油田生产装备制造、维修和运输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努力争取进口原油在园区加工或在阿勒泰区域内进行加工,形成区域性最具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
(二)围绕国内紧缺的矿产资源,打造进口金属加工型主导产业
矿产资源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对主要矿产资源(如铁矿、铝、铜等)的消耗很大,国内矿产资源的紧缺必将提高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尽管吉木乃边合区尚没有此类产业项目,随着中哈经济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此类产业有望在边合区未来的主导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围绕国内外能源开发趋势,着力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主导产业
在化石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世界各国首先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风电产业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而且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的地位。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金风科技风机、泰胜塔架、金海法兰项目建设,推进叶片、螺栓等配套设备项目落地,力争“十三五”期间达到200台套风机、200台套塔架、400台套法兰的年产量,打造全疆第一个面向中亚国家、覆盖阿勒泰和塔城等地区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实现阿勒泰区域风电装备本地化。
(四)围绕国内外市场需要,发展出口加工业型主导产业
面向哈国乃至俄罗斯的轻工、机电、建材、食品等国外市场,积极吸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品加工型产业,努力打造出口产品的加工制作或配套基地,是边合区主导产业的又一个发展方向。随着吉木乃边合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日趋成熟,通过若干年的生产要素资源的积淀,边合区终将涌现新的出口加工型主导产业,这些产业节点有机联系在一起,最终将形成比较丰满的边合区经济布局。坚持“高端、优质、高效、绿色”的农牧产业化发展方向,发展扶持壮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粮油、牛羊肉、蜂蜜、冷鲜水产品、饲草料等进口农牧产品加工。
(五)围绕边合区与口岸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发挥边合区的口岸功能优势,建设货运枢纽中心,吸引各类货运代理、中介机构、运输企业入驻。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商品辐射能力的物流企业,构建服务境外能源资源引进加工和境内组装出口的物流体系。边合区的长远期发展目标是力争达到“境内关外”的设计目标,最终建成中哈边境地区的国际自由贸易区,使吉木乃成为中哈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和辐射源,成为欧亚腹地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物流仓储中心,进而形成服务境内外的进出口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现代物流体系。
(一)搭建平台,建立高位推动机制
吉木乃边合区的设立对构筑新疆“东联西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构筑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吉木乃边合区起步建设阶段需要国家在对外开放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亟待解决对民企原油进口配额限制、在一定期限内免除税收上缴上解任务、在一定期限内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资金以及降低边合区企业电价等问题。要加快组建边合区专门的管理机构,尽快建立高层指导和协调机制,加强对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争取力度,突出解决好民营企业涉外合作的问题,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对外经贸与能源资源开发,用活用好差别化政策,加快边合区建设步伐,使其尽快发展成为支撑边合区主导产业的平台。
(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建立双边发展机制
加强中哈两国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国领导人和政府达成的共识。要积极发挥边合区“内引外联”的国际经济通道功能,围绕边合区主导产业确定合作目标、发展方向,针对制约双方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现实问题,提出符合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政策。要完善双边政府高层间定期会谈和口岸会晤机制,加强对专业外贸人才的培养,尽快建立健全双边政府间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信用机制,为吸引企业到边合区投资创造有力条件。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边合区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边合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边合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要加快建材市场、工业加工区、物流园区、海关监管区规划建设,加快扬水工程建设,尽快解决工业用水问题。要积极推进口岸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实现口岸由边缘成前沿、变死角为活角,推动边合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借助援疆力量,加快边合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
援疆是国家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中西部产业转移对接会上,吉木乃边合区确定由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口援建,并冠名为“吉林—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要充分借助吉林省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围绕吉林省的石化、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共同探索与吉木乃边合区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边合区开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很多,只有汇集各方有效力量,立足优势,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努力打造主导产业,边境合作区才能不断涌现出新亮点,尽快发展成为新疆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新疆吉木乃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