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茜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发展着力点、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这是保证“十三五”设定的宏伟目标可以实现的主线与灵魂。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文化的导向将使时代更加的进步,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文化不可分割。所以,如果可以开展创新驱动方面的发展战略,势必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改革,所以一定要大力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关键词:驱动;战略;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38-02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内涵的基本意思是:第一,创新,一定要意识到创新是发展的首要动力,要把创新放到国家发展整个局面中最重要的位置上,把党与国家的全部工作贯穿于创新中,让创新之风在整个社会里刮起来;第二,协调,一定要认识到只有更好的协调才能够持续的健康的进行发展,一定要掌控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妥善的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系。第三,绿色,一定要认识到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具体体现,必须要坚定不移走和谐生态、和谐发展、生活富裕、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保证美丽中国的建设可以持续的推进;第四,开放,要更好的意识到开放是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要坚决执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向更高的层次进行发展;第五,共享,要对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性的要求有深刻的认识,坚持为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发展,依靠广大人民来发展,而且发展带来的成果要和人民进行共享,国家和人民群众一起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的前进。
五大发展理念实质上是把发展建立在按规律办事与把握规律的基础之上,让发展可以更有质量、更有水平,充分的体现我党可以深刻的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意义
1.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五大发展理念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同时还吸取了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不但是借鉴甚至是超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贯彻与树立好这五大发展理念,只有如此国家才有可能占领时代发展的制高点;同时,不但要用好更要把握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机遇期,这样我国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发展方面的优势。
2.党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把握好在发展速度上的变化,进一步优化结构,转换发展的方式,只有这样国家的经济才会快速增长,满足产业向更中高端水平挺进的要求,破解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五大发展理念如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那么必将会对未来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推动发展方式得到更好的转变,提升发展效益与质量,保证我国按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3.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于发展理论所进行的升华。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面对新的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深刻认识,充分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本质要求的科学把握,显示了我党能更好的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规律,是党在发展理论方面的一次很大的提高。
二、塑造当代创新文化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世纪的早期,熊彼特就已经提出相关的创新理论用来诠释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奥秘,同时也得出了一个深刻却很简单的道理,经济增长未必就可以让经济有发展,经济如果想发展一定要引进生产条件和执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这就必须通过创新来完成。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创新由谁来驱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时代的进步与新文化产生的引导二者是无法分开的,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文化的再造是分不开的,因此,要不断创新,就必须要有创新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国家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这个关键时期,肯定有文化重生。美国硅谷的历史证明,推动创新的成功因素是要激发出人的创造力,在创业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文化以及相关的机制。所以,如要想把创新驱动这个发展战略很好的推进,一定要加大弘扬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的力度。
重点要说的是,目前在社会中所表现的创新形式也变的多种多样,其中人类在自身发展进程中的观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也有了新的内涵。国内的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阶段,特点是动力再造的“新常态”、结构优化以及模式转变,要在此种情况下,对创新驱动这样的发展战略进行实施,就要对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创新理论进行贯彻,同时自觉地践行。不仅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并且要把创新作为出发点,全力塑造符合当代创新活动的机制特点,以此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当代创新文化。
三、如何通过塑造当代创新文化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一)对当代创新文化进行塑造,要具备系统的思维方法
当代创新研究表明,创新是“不同的参与者与机构进行了很多得互动而得来的”,是许多行动者在一起进行协作的组织行为。所以,要明白目前的创新活动,做一些有效的创新方面的政策,一定要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好不同的主体上的创新,同时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对不相同主体间的作用与关系进行考察,让行动的各方能够进行互动,不断的进行体系的创新。建设能够科学运转的国家创新体系,这对改变我国以前的老旧部门设置有重要的意义,还将对新技术生产与新知识应用与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对于打破以前的旧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只有树立系统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全面创新”的思想,才会更好的实施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协调发展”这一理念。
(二)如果想把现阶段创新文化塑造好,就需要相信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目前创新活动的明显特征是新技术与新知识成了十分重要的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推动技术与新知识的应用、生产与传播,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要继续推动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所依赖的社会氛围与文化土壤的培育。如果要推崇科学、遵守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必须要进行相关探索。不但需要加强对自然界中的奥秘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寻找新技术与新知识,同时要研究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新规律与新特点。相信科学、遵守规律就不能感性的展开批判,需要脱离传统观念的约束,需要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真理,不断追求极致。崇尚科学及遵循规律需要宽容失败,创新活动的道路必然坎坷,不一定能够成功,如果社会不能够宽容失败,那么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则是只是一句空话。
(三) 只有实事求是、不断的解放思想才能塑造起创新文化
想要创新需要抛开教条的束缚,勇于面对复杂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既是当代创新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也是党的思想的主要路线。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回顾,国家为什么可以不断的取得辉煌,为什么能够很好的找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最关键的经验是能够不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目前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期,体制上的改革也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所以就特别需要解放思想,打破对创新的各种束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解放思想的新境界,推进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做到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工作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四)把目前的创新文化塑造的好,需要拓展开放合作的全球视野
开放式的创新作为目前创新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随着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不断的进行融合,未来的竞争将会很残酷,竞争的范围也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因此,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在创新链最上游的部分以及价值链最高的部分上展开大范围的国际间的合作。同时,要适应这样新的变化,把握好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机会,积极主动的拓宽合作范围,形成开放、包容的良好心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需要一直坚持不动摇;要不断的对改革进行深化并不断的加强开放的力度,并且二者要结合好;此外,要矢志不渝地将提升实力与开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在全球市场中展开竞争的实力,争取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掌握话语权,给创新发展加入新的动力、添加新的活力,不断的拓展新的空间。
(五)打造好当代的创新文化,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进行尊重
一般大家都认为,创新者的成员通常是科技方面的精英与有成就的企业家,普通的群众则是创新的接受者与受益者。这种观念正在不断受到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埃德蒙·费尔普斯就在他个人的著作《大繁荣》里写道,经济之所以可以繁荣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有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样的愿望能够激发出可以通过个人实施创新的草根经济。许多的创新都是由大众进行推动的,大众有自己自由的权利来进行开发与构思,并且会不断地对新的工艺与新的产品进行推广,不断的对目前的情况开展持续地改进。正因为有了此类大众参与创新的行为,才得以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在创新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客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私人定制的突起,以“众包”“众筹”等形式下产生的更好的创新模式一直在不断地出现,万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格局在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新形势,要对广大民众的首创精神更加尊重,这已经成为塑造当代创新文化十分迫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霞.用科学精神和人文塑造创新文化[J].天然气经 济,2003,(2).
[2]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郑刚.创新型文化的构建要 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4).
[3]曾德新.塑造危机文化务实文化创新文化[J].冶金企 业文化,2006,(2).
[4]王磊,董宏伟.文化产业、创意经济与和谐社会[J].城 市发展研究,2008,(2).
[5]王家春.中华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J].陕西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2012,(3).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