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这种针对全民的创新式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解决终身教育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借助慕课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体系,需要做出战略性的决策。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是个新事物,对它的概念和基本含义,人们还有分歧。慕课是一种突破性、战略性、颠覆性的教育变革,抑或仅是一种可用可不用的教学工具,大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如何看待慕课?
我认为从以下5个方面来看慕课,可能会认识得更深入、更全面一些。
第一,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看。人类从原始采集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有标志性工具的出现。这些工具的创制和应用使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发生革命性变更,导致生产关系彻底改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毫无疑问,慕课,是过去我们讲的公开教育演变到现在的一种形态,大规模、开放性是其重要特征,但说到底它就是一种教学工具。这种工具对我们的教育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像蒸汽机那样让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革命性的工具,还是像瓷器那样只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工具?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乃至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只要看看身边的“低头族”我们就能够得到真切的感受。
经济全球化是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零距离链接”世界成为可能,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慕课的出现,给全球人才竞争带来长远和根本性的影响。正如汤敏先生说的,如果印度不断有成千上万人,通过慕课拿到哈佛和MIT的毕业证书,而我们中国却还守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现代化和信息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物质财富的创造大大加快,但也带来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破坏等负面的影响。有人说,现代人与采集社会的原始人相比,幸福感并没有什么提高。但现代化的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潮流。百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虽然艰难曲折,却终于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已经赶上来了,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强国,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绝对不能停步不前,必须要跟上信息化潮流。
第二,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本质上包含教和育两个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看重道德教育,道是学习这个社会的客观规律,德讲的是人的价值观,这两方面不可偏废,而育人是根本。现代西方教育也如此,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人的自我解放,是对整个世界怎么看和对核心价值的认同,然后才是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今天讲慕课是什么,其实也涉及育人的问题。比较多的人认为,慕课只解决技能、知识问题,好像不能解决价值观等伦理问题。慕课对育人一定不能有所作为吗?我认为不见得,比如说,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农村来的孩子与北京长大的孩子,以同样的考分进入北京大学,还是能看出明显的差距,因为他们所见所闻不同。现在的大学生,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周游世界,而农村孩子连省城都没到过,能一样吗?现在有了慕课,无论是北京的孩子还是偏僻山区的孩子都可以去虚拟的世界各地,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不是能缩小一些,孩子们的视野是不是会更加开阔,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是会更加全面和深刻一些呢。当然,虚拟世界不可能完全取代现实中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有利于更好地交往。
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看,慕课把教师和学生,把教和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学习的主动性。慕课的教学方式讲究心理学基础,争取使得学习过程能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在教学方式上较之传统教学有颠覆性的改变。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证实。例如对学习内容,在互动中很快接受,和自己慢慢悟出来,从长远结果来看能一样吗?就像做一个菜,急火烧出来与慢火炖出来的会一样吗?对慕课的教育方式显然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
第三,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看。慕课的特点是个性化教育,而中国传统教育是最讲个性化的。孔子72弟子,他清楚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完全是个性化教育,过去我们的私塾教育也如此。科举考试只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教学方式上讲,中国传统教学始终具有个性化的特色。只是到了现代西方教育模式传进中国之后,我们才开始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我们能不能在慕课实践中把中国教育中好的、有特色的传统挖掘出来,运用起来,值得考虑。
第四,要把慕课放在互联网的框架里看。“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互联网”性质上是有差别的。我认为目前以“教育+互联网”的思路更合适一些,互联网本身不管有多大的颠覆作用,都只是做服务的。但互联网技术还在迅速发展,还可能有颠覆性的技术产生,慕课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还是未知数。就像一项重大发明,开始时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慕课本身起源于教育的信息化、虚拟化,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将来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东西。
第五,从目前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具有悠久的教育传统,但又处在一个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慕课。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教育不公平,需求大大提高,而优质资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怎么改进?慕课的这种针对全民的创新式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解决终身教育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借助慕课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体系,需要做出战略性的决策。
我们怎么做?
要推动慕课,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动力问题。我认为体制外、体制内,教育外、教育内必须互动。就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要特别重视把体制外、教育外的力量动员起来。怎么动员呢?要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业。教育不能产业化,但是教育的服务业应该是可以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教育服务业,就应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让教育服务业的企业有很好的发展环境。说到底,就是要把市场做起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做到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我注意到教育部教育研究院的同志谈到“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到底教育怎么做到“管办评分离”?什么是教育扶持?怎么确定扶持项目?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就慕课而言,要推动慕课,就一定要给学校办学自主权。刚才讲到学分,慕课的学分怎么算?教育部可以办个试点,比如清华大学先试一下,慢慢扩大,然后推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跟上,这是核心,一定要给各个学校以足够的自主权,有了自主权,有了竞争,才会有学校给学分,也才能将慕课推动起来。
第三,政府要做好监管,对这种新事物,我们都没有经验。政府靠谁监管?不能主要靠政府机关,一定是委托同行,教育界自己来监管。这里涉及到“评”“管”,监督一定要做到位,谁来监管?监管什么?体制内的人马上提出,慕课如果让公司来办,一定要确立法规、标准、规范等,我认为如果真这样做,那就会什么都干不成,为什么?因为还没上路呢,怎么知道会出什么问题,不知道什么问题,怎么制定规范呢?还是要先做起来,大力推动起来,标准、规范要在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中不断总结出来。
第四,先要做起来,不做,什么也谈不上。做可能会出问题,不做永远不会出问题,但不做的话,我们的教育上不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慕课这样的新事物,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应该拥抱慕课,而不是观望和逃避。不管将来慕课会变成什么,我们一定要投身进去,积极地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这也是为整个人类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本文根据韩启德在九三学社中央第7次科学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