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伦超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滁州 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市域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育现状研究
——以滁州市建筑业发展现状为背景
张伦超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滁州 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通过研究滁州市建筑业发展规划相关文件,梳理出当地建筑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当地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办学现状,分析研究现阶段和未来建筑业和高职类建筑教育协调性。结果表明,为实现滁州市建筑业现代化建设目标,滁州市高职院校建筑类人才培养在数量、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
滁州市;建筑业发展;高职高专;建筑教育
“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纵观滁州市建筑业发展,其机遇期起步于“十一五”中后期,至目前一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十三五”时期仍然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
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伴随滁州市建筑业的发展,滁州市建筑类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院校的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将为滁州市建筑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人力支持。而高职类教育定位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十三五”期间,在滁州市建筑业发展机遇期和攻坚期,如何突破传统的办学思维和人才培养模式瓶颈,将是滁州市高职建筑类教育教学和建筑业发展协调性决定因素。
滁州市国土面积1352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52.06万人,下辖八个县市(区)、110个乡镇(含16个办事处)、1046个行政村,19281个自然村。未来村庄布点规划:到2020年中心村375个、自然村1586个。
(一)滁州市建筑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滁州建筑业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通过支持总承包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促进专业承包企业突出主业做精做专,培育和发展工程监理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等中介服务企业,引导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各类建筑业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5年7月,全市建筑业企业共有442家(不包括进滁外地企业),其中一级总承包企业8家,二级总承包企业69家,三级总承包企业73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4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21家,三级专业承包企业100家,公路路基专业承包企业5家,公路交通设施3家,劳务分包企业85家,拥有建设工程监理企业18家,其中甲级资质3家,拥有勘察设计企业19家,其中甲级企业1家,招标代理企业20家,造价咨询企业20家,其中甲级企业1家,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
根据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1.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8.4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03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0%;房屋竣工面积100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8%。2015年一季度我市建筑业产值达56.6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2.2%。[2]
(二)建筑企业岗位需求基本平稳
表1 滁州市2013-2014年度部分季度人力资源建筑业市场供求情况一览表
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属于传统行业,由于多年的房地产行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居不下,对建筑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强劲,因此具有专业资质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成为建筑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如施工员、监理员和建造师等人才需求旺盛。但由数据分析可知劳动密集型人才需求下降比较快,总体数量减少幅度较大。特别随着2014年房地产降温影响,2014年底至2015年建筑企业技术管理人才需求平稳。
(一)滁州市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开设情况
目前,滁州市拥有2所高职院校,在2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建筑类专业的院校只有1所,2015年招收建筑类专业学生为1055人,约占当年滁州市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的18.8%,与滁州市建筑人才需求相比,当地高校建筑人才供给总量严重不足。2015年滁州市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开设及招生情况见表1。
表1 2015年滁州市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开设及招生情况
(二)师资情况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群教学团队现有95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2名,省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专任教师45人,其中骨干教师16人,兼课、兼职教师共58人,专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65%。2003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评定为“院重点建设专业”、“院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05年被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08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定为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评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2012年“工程监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工程造价”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经过多年发展,该专业群基本具备省内一流的办学实力。
(三)实践教学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按照省级示范性院校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任务书》要求,新建建筑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包括7个实训室),扩建建筑材料实训中心,完善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各种文本、各项制度及职业氛围的环境建设,建立工程测量实训室、力学及结构实训室、工程清单软件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建筑工程工程仿真实训室等16个校内实训场馆,可满足1200名学生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比例达到83.1%,其中建设有9个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常规实践教学需要。
(一)专业设置不适应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
首先,目前我市建筑业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少,企业经济效益、技术装备能力普遍较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不强,与全省先进市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建设任务,已经对我市建筑业的承载力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管理方面带来高强度的考验。
其次,当前滁州市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企业经营结构单一,缺少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竞争力强、外向度高的龙头企业。面对市场对建筑产品质量及功能需求不断提高要求,建筑业将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的压力。
再次,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科技贡献率不高,人才总量不足,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的问题,在我市乃至我省建筑业发展现阶段表现的仍为突出,促进建筑业科技进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长期而艰巨。
最后,绿色、低碳经济是“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发展的主题,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滁州市建筑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够快,激励和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在节能降耗方面任重道远。[3]
结合滁州市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设置情况看,当前专业设置很难适应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传统专业设置很难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技能型和管理创新型等复合人才培养将是未来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二)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教育部高职院校教师的师生比合格为1:18的要求,该学校建筑类专业群至少需要教师约180人,其中,专业课教师占70%,约需126人,缺口31人。现有95名专业课教师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8人,占18.9%,职称比例不合理。该专业群教师队伍中真正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较少,而且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历。
另外,随着发展,未来滁州市或省内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将申请对外经营资格,参与国际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可能组建具有综合能力的外向型建筑企业集团。所以,大部分教师目前缺少研究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标准、规范、合同条款经验。这将是未来教师培训学习的又一重点。
(三)实践教学环境相对薄弱,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校内实践教学存在不足主要有:(1)实训设备数量不足,实训场所布置不合理,尤其是无法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2)理论教学与实训场所相分离,实训场所不能完成综合训练,不具备生产性实训功能,虽然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或理实一体方式,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不理想。(3)项目化教学通常采用小班教学、分组教学,这种情况下实训设备很难满足分组教学需要实践效果与行业培养标准相差甚远。[4]
校外实习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制度不完善。因缺少务实有效政策,校企合作形式化、表面化很难避免。企业要效益,实习生创造效益有限,而且存在很多隐患,如安全、人才流失等。(2)管理成本高。由于专业特点,无法像工厂企业一样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在一家企业实习,这样由于实习企业比较分散,难于管理,无法避免实习期间“放羊”现象。
建筑业的发展目标是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智能、绿色环保建筑,走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大建筑部件工业化生产,提高建筑业标准化水平以及施工现场装配能力和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完善建筑业管理平台,提高决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滁州市高职建筑类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地方服务特点知名度高,但应借鉴发达国家建筑业运作模式、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为提高滁州建筑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为美好新滁城建设服务。[5]
[1]安徽省人社厅.安徽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1.
[2]滁州市统计局.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14.
[3]滁州市人民政府.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4.
[4]吴银辉.无锡高职建筑教育与建筑业发展适应性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65-67.
[5]郭长辉.从建筑市场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看高职建筑类专业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10):118-119.
G712
A
1671-5993(2016)01-0008-03
2015-11-12
基金项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科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Z-2013-09)。
张伦超(1980-),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海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结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