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更夫

2016-10-28 01:01王诗雨
百科知识 2016年19期
关键词:更夫守夜报时

王诗雨

电视剧《洗冤录》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主角宋慈左手提着铜锣和灯笼,右手执一根木棒,在黑夜中穿梭报时。已二更天的小镇寂静无比,唯打更声不绝于耳,家家可闻……这是在古装剧中常能见到的场景,在古代中国也确有这些巡夜人每天为百姓击柝(即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报时,我们称其为“更夫”,又有“更人”“支更人”“持更人”“值更人”等别称。乾隆末年曾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在讲述中国更夫时说:“更夫每天晚点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点。城里的街道笔直,夜里十字路口的大门要关闭,更夫巡夜从第一个门开始,直到他在中途遇到另一位更夫。他左手拿着一个竹筒,右手拿着一个梆子,从晚点开始,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敲打竹筒记时,这声音大得使人生厌。每个更夫还都提一只纸灯笼。”

更夫的渊源与职能

古代没有钟表,晴朗的白天可靠日晷利用太阳的移动来确定时刻,阴雨天和晚上则只能用铜壶滴漏,以其滴下之水的深浅度来定时。但这些计时的器物普通百姓家一般没有,因此更夫一职的设置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十分必要。

更夫起源于先秦时代的“鸡人”。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司时制度在先秦时期尚未完善,人们靠鸡叫来知晓天明。《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孟尝君逃亡时的一件趣事:驻守函谷关的士兵必须听鸡鸣以知晓天亮才能放人出关,而孟尝君的一位食客因会学鸡鸣而引得群鸡一起提前鸣叫,凭借着这项技能帮助孟尝君顺利逃脱了秦人的追捕。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鸡鸣辨时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而所谓鸡人,最初是官营畜牧业里的养鸡人,深谙鸡群习性,最为擅长听辨鸡鸣规律而知晓时间,因此他们逐渐作为报时者活跃在宫廷生活中。据《周礼》记载:“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可见其主要负责鸡禽牲品的辨管,凡举行大典,则报时以警夜。随着司时制度的逐渐完善,民间也安排人员专门负责守夜并按更报时,于是出现了我们所说的更夫。

更夫的主要职能便是守夜报时。所谓“谯楼鼓角晚连营”,古代一些主要城市中会设置谯楼,用来眺望和计时,更夫便以谯楼为基地进行更巡,将谯楼所显示的时间向周边百姓进行传播。古时以更计夜,一更为一个时辰,即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夜分为五更,从落更(即一更)至五更,也就是从晚上七点到次日凌晨五点。每过一更,更夫便击柝报时,常用的念词除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外,还有“鸣锣通知,关灯关门,小心火烛”等,有的更夫还会根据不同的时段制定不同的念词。

除守夜报时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夫还有了宣传教化、防火缉盗等职能。宣传教化的职能源于先秦祭祀中的驱邪活动。举行驱邪仪式时,人们手持类似柝的物什,向各个方位边敲击边念祭词,认为这样可以将邪祟驱逐。后来的司时制度里保留了驱邪仪式中“念祭词”的形式,即用唱歌报时,但歌唱的内容则注入了教化规劝的内涵。明代人所撰的《明集礼》中就收录了一首宋代的唱词:“天欲曙,淡银河。耿珠露,平旦寅。辟凤阙,集朝绅。日出卯,伏群阴。光四表,食时辰。思政治,味忘珍。”这首唱词将时间流转与王朝政治相结合,规谏教化的意味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的管控更为严格,更夫到更点时会一边击柝,一边高声喊唱“凡我甲户,致奉圣谕;谨守律法,各保身家;严禁盗赌,有犯连坐”等句,这种巡夜报时的唱词成为当时政府在民间宣传教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防火缉盗也是更夫的重要职能。中国古代有宵禁制度,普通民众在夜晚不能随便外出活动。更夫参与当时夜晚的巡逻活动,搜索捉拿可疑人员,提醒人们小心火烛。

更夫出巡警示梆子

更夫的工作情形

更夫工作的具体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以明清时期为例,城市更夫的巡夜是在夜禁令下进行的。18世纪末来华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斯当东曾亲眼目睹过当时北京城内更巡的情景,在其后来所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说:“城内打更守夜制度严格执行,全城好似一个兵营,人们住在里面享受安全,但也受一点限制。”夜禁令规定:“一更三点禁人行,五更三点放人行。”用今天的话来讲,夜禁是从晚上20点12分开始,到次日凌晨4点12分结束。大多数人此时在家闭户休息,但在外面巡夜的更夫还是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更夫看到除夜间巡逻之外的人员在外面活动,首先要去盘问此人是否手持夜行牌。夜行牌制是当时一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清代《福惠全书》里有关于夜行牌的描述:“长五寸,阔三寸……上书本州县正堂谕,本保甲知悉,凡本甲居民,昏夜有生产急病,请稳延医者,许领此牌验明开栅放行,回时即缴。如无此牌者,一概不许放行……”夜里出现突发急病或者妇人生产的情况,外出去请医生的人遇见更夫只要出示夜行牌就能避免受罚。如果此人没有夜行牌,那么更夫就有权将他作为可疑人员送进官府审问。警惕性十足的更夫们在实践中练就了高超的识人之术,如在巡夜过程中发现可能扰乱治安的可疑之人,便会迅速联络保甲进行捉捕。

因为人数和地域相对于城市来说更有限,乡村的更巡主要是由当地百姓轮流承担,充当临时性的更夫。据一些清代县志的记载,其基本安排是:村庄里总管更巡的人由推举产生,平时负责监督,如果情况不佳可以向县衙禀究;更巡分派要确保公平,不分贫富,但是要照顾老弱,因此无壮丁的村户可以不轮派;更巡所用的器物是每家摊钱共同置办的,富户要多摊钱;县令下乡要通过核验牌单和柝锣来检查更巡工作;如果庄里出事要首先查问当天是否值更。

在报时工作中,更夫通常会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柝,打更时两人互相配合,边走边敲。他们每个更点打一次,而且打法很有讲究:打一更时,要一慢一快,连打三次;打二更时,打一下又一下,要连打多次;打三更时,要一慢两快;打四更时,要一慢三快;打五更时,要一慢四快。总的来说,打更的速度由慢到快,直至五更天后收工。

元代王府夜巡牌

更夫的地位

“众卒守夜如鳏鱼,一卒击析巡街衢。破帽笼头冰满须,敝裘反穿折腰躯。臀后挂铃牛铎如,一步一摇还一趋。以柝按节声疾徐,二鼓将尽三鼓初。人家开门笑卢胡,半夜严飚透肌骨。忍寒出看摇铃卒,一回跳荡与一钱。柝声铃声共狂颠,儿童笑倒笼镫边。可怜昏夜营求之态亦辛苦,不如白昼人前八风舞。”清人一首《摇铃卒》写尽了更夫的贫寒辛苦。无论阴晴雨雪,他们必须全年无休地坚守工作岗位。更夫的地位十分低下,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三教九流”的划分中属于下九流的职业,甚至常被人们拿来取笑。比如民间歇后语“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是用来形容马虎的工作态度;俗语“落手打三更”原意是指更夫错将一更天报为三更天,后用来比喻做错事情……清人甫塘逸士在其《续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及有人看过《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本,结局是“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于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为了表现大家族倾覆没落的惨状,作者安排昔日的公子贾宝玉沦为更夫。由此可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更夫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

历史上更夫在巡夜中遇害之事不少。明清小说中关于更夫的描述,很多是与盗贼联系起来的。比如在《济公全传》第三十一回中,知县审问两个贼人,他们供认曾在夜晚打劫报复,“抢去缎子五十匹,银子一千两,持刀押颈砍倒更夫”。这些描写可以部分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况。此外,更夫工作时受到野兽虫蛇袭击的可能性也很高。宋人洪迈在《夷坚志·乙志》卷十九《疗蛇毒药》中曾记载,一名鄱阳(今江西鄱阳)的更夫“夜直(值)更舍,为蛇啮腹,明旦,赤肿欲裂”,险些丧命。故除劳苦卑微外,从一定程度上讲,更夫还是个高危行业。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更夫守夜报时
古代为什么要打更?
灯灭的时候雨来了
分析萨拉·沃特斯《守夜》中的空间主题
感应式报时闹钟
报时猫
为文学守夜,为灵魂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