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惊秋晚

2016-10-28 23:16刘汉杰
百科知识 2016年17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刘汉杰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在古人看来,此时天气寒冷,露水将要凝结成霜,因此得名“寒露”。寒露节气里,传统农事已近尾声,期间又有九九重阳节,民间相应地也有一些习俗活动。

节候表征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因露水而得名的节气:秋分之前的白露,以露水的颜色定节气;秋分之后的寒露,以露水的温度定节气。相较白露节气,寒露节气里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民间俗语也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古人称九月为“季秋”,也称“深秋”“晚秋”“素秋”“暮秋”或“残秋”;又因为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月份,也称九月为“菊月”。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寒露有“三候”:“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爵入大水化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古人视先至的大雁为主、后至的大雁为宾。一候“鸿雁来宾”,意为最后一批大雁飞来。二候“爵入大水化为蛤”,“爵”即“雀”;“蛤”为蜃属,似蚌而小;“大水”即“大海”。因为蛤与雀的外在纹饰相似,古人主观地认为雀掉入海中变成了蛤,先秦农书《夏小正》中也有“雀入于海为蛤”的记载。三候“菊有黄华”,“华”通“花”,意指此时菊花开出了黄花。

寒露是深秋的节气。在古人看来,“秋,愁也”,秋天肃杀的景象给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抒发感伤情怀的空间。宋代词人柳永有词《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怀念湘中故人,其中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句,写出了秋景的萧瑟。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诗人写过菊黄、雁归、群鸟化蛤后,以松柏明志收笔,伤秋之余,又给人一丝欣慰。

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九月的诸多自然现象也被古人注入了人文色彩。九月是鲤鱼最为肥美的季节,九月的风被称为“鲤鱼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的诗句,后人解释称“鲤鱼风,九月风也”。九月有重阳登高的习俗,九月的黄河水因此也被称为“登高水”。同时,古人又把九月的第一次骤冷天气称为“重阳信”。据清人顾禄《清嘉录》记载:“重阳将至,秋雨满城,凉风四起。人们以为这是立秋后的第一寒信,谓之‘重阳信。”

九九重阳

重阳节是寒露节气期间的节日。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在古人看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相合,因此称“重阳”,也称“重九”。

作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汉代之前的九月初九并非吉日,而是“恶日”。在古人看来,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有九月初九为“恶日”之说。为了避开所谓的恶日,古人在这天要登高野宴,希望远离日常生活的空间以躲避灾祸,这是由直接的生活经验推衍出的避害方式。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汝南人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他家要有灾厄,让他的家人缝制布囊,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离开居所,到郊外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解灾祸。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吩咐去做了。傍晚一家人回来,见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费长房说这是牲畜代人受过了。在故事的最后,吴均说“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九月初九由“恶日”转变为“吉日”出现在魏晋之际。魏文帝曹丕对数字“九”做了全新的解释:“九日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以“九九”寓意“久久”,突出了九月初九“祈寿、祈福”的意味。东晋道学家葛洪在《西京杂记》中也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唐朝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重阳节作为祈愿长寿的节日传承至后世,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也成了重阳节的主要节俗。

作为重阳节的节俗之物,“茱萸随处皆生,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色青紫。茎间有刺,三月开红紫细花。其实结于枝梢,累累成簇而无核,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味辛辣如椒”。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茱萸九月初九日“气烈成熟”,折茱萸插在头上,可以辟恶气、御初寒;除此之外,在古人看来,佩茱萸于臂、悬茱萸于屋,也同样有辟恶、驱邪的功效;同时,把茱萸栽种在井侧河旁,叶子落于其间,人们饮用了浸泡过茱萸的水,则永远不得瘟疫;在人们居所的东边种上白杨、茱萸,可以益寿除害,等等。

重阳登高

菊古作“鞠”“蘜”,又有“节华”“女华”“阴成”“更生”“金蕊”等诸多别称。在古人的描述中,菊花一年四季皆有,以开于秋冬者为正,以色黄者为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菊“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在仙道方家的眼中,菊花更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人们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酒也称“菊酒”,按《西京杂记》中的说法,在菊花开放时,采其茎叶,杂黍米酿成的酒为菊花酒。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菊花酒的酿造过程:“以九月菊花盛开时,拣黄菊嗅之香、尝之甘者摘下,晒干。每清酒一斗,用菊花头二两,生绢袋盛之,悬于酒面上,约离一指高。蜜封瓶口。经宿,去花袋。其味有菊花香又甘美。”

重阳糕也称“花糕”“菊花糕”,其前身称“蓬饵”,是一种用蓬草加黍米或秫米合蒸而成的荐新、尝新之物,南北朝时逐渐成为节令食品。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宋代重阳糕的式样:“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又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北京地区的重阳糕有两种形式:复杂一点的用糖麦制作而成,有两三重的夹层,中间夹有细果;简单一点的只是蒸饼之上缀以枣栗。在后世,作为重阳节的主要节俗食品,重阳糕又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借“糕”谐“高”,以重阳糕寄寓“步步登高”;在花糕上粘上几枚小鹿,以“鹿”寓“禄”,又曰“食禄糕”,等等。

其他习俗

寒露是我国南北秋收、秋种的时节。在浙江一带的水稻产区,“寒露乍来,稻穗已黄,至霜降乃刈之”“九月寒露霜降到,摘了棉花收晚稻”;在河北一带的小麦产区,“过了寒露,秋粮入库”“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节气期间,古人也占验天气和农事。按清人陈淏子《花镜》的记载:“(九月)朔日值寒露,主冬大冷。朔日晴明,万物不成;朔日风雨,来年春旱,夏多水。重阳日晴,则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晴。”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乡民于重阳日、十三日望雨,则不致冬旱。谚云‘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寒露节气里,除了吃重阳糕,各地还有其他的一些饮食讲究。

吃螃蟹。螃蟹被李渔称为“食物中最美的东西”。因为其习性、形体等原因,螃蟹还有诸如“无肠公子”“横行介士”“千人捏”“拥剑”“执火”等别称。重阳节期间,正是螃蟹最为肥美的季节,《燕京岁时记》称京师以良乡酒配糟蟹,尝之“最为甘美”;浙江绍兴有“九月九,湖蟹过老酒”的俗语,届时,人们邀请亲朋好友相聚吃蟹,称“持螯会”。

吃芝麻。芝麻也称“胡麻”,生熟皆可食,为肴为饵,榨油并良。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寒露这一天,老北京人喜欢吃芝麻酥、芝麻烧饼、芝麻绿豆糕等芝麻制品。

吃柿子。寒露节气前后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也是人们应季吃柿子的时节。俗语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等。

在江南的一些地区,又以九月初九为休息日。届时多接出嫁的女儿归宁,俗语说“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

在四川的一些地方,旧时重阳节这一天,种田的人家要请塾师绘制“耕牛自述图”,贴到墙壁上。图上绘有一耕牛形象,上附文字解说,诸如“世人听我说,兽中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苦力四时,耕种得全收。背上犁耙千斤重,鞭打身上万条红”等,以牛的口吻讲述牛耕作之不易,其中也不无农家辛劳一年的感慨。

寒露、白露因露水而得名。在古人的观念中,露水并非普通的自然物,而是上天降下滋润万物的津液。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描述,露水具有诸多的药用价值:秋露繁盛时,以盘收取,煎如糖饴,食之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的露水,能治百病;百花头上的露水,使人好颜色;柏叶、菖蒲上的露水,使人明目,等等。另外,又有所谓的极品露水——“其凝如脂,其甘如饴”的甘露,是天下太平的瑞征,食之令人长生不老。显然,露水的功用被古人无限地放大了。除此之外,被放大功用的还有寒露节气里另外两种节俗之物——茱萸与菊花,一个被认为有辟邪之用,一个被认为能使人长寿,古人文化涂鸦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话说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爱在重阳
重阳话“高”
一束茱萸满乡情
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