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海 段云辉
(1江苏省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213001;2江苏省金坛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金坛213200)
机插武运粳24号单产700 kg/667 m2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李伟海1段云辉2
(1江苏省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213001;2江苏省金坛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金坛213200)
以武运粳24号机插稻示范方的苗情监测数据为样本,归纳总结其机插条件下获得700 kg/667 m2产量所表现出的生长发育特性,并探讨了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武运粳24号;生育特性;栽培技术
武运粳24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品种,201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09),2011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着粒密度中等,轻度二次灌浆,抗倒性中等;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达到国标2级优质稻标准。
1.1样本来源
样本为2013年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机插种植的10个武运粳24号示范方(每个连片面积20×667 m2,在文中分别以序号1~10表示)。
1.2数据及采集方法
生育期:田间观察,如实记载。
秧苗素质:取100株苗测定叶龄、苗高、干物质量等。
栽插基础:移栽后测定行距、株距,调查每丛苗数。叶面积系数:取20株,用容高法测定。
干物质量: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分别取5丛植株测定干物质量。
茎蘖动态:对角线法定5个点,每个点连续10丛,从6月25日起,每隔5 d调查1次茎蘖苗数,直至8月25日。
产量:对角线法定5个点,每个点连续20丛,测有效穗数;选择与平均穗数相等的稻株3丛,测定每穗粒数、结实率;用数粒器测定千粒重。
1.3数据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图表制作。
2.1产量表现
从表1可见,10个示范方每667 m2有效穗数变幅在20.5~22.8万之间,平均21.9万;总颖花量变幅在2 640.0~3 009.6万之间,平均2 835.3万;结实率变幅在90.8%~95.7%之间,平均92.71%;千粒重变幅在27.1~27.8 g之间,平均27.4 g;产量变幅在665.5~767.6 kg/ 667 m2之间,平均718.8 kg/667 m2。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数据的离散程度(CV)排序为有效穗数>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说明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武运粳24号有效穗数的影响程度最大。进一步分析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在适宜穗数(<23万/667 m2)的基础上,有效穗数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图1),有效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2.2播栽情况
10个示范方的播栽基础差异不大,播种量均为3.0 kg/667 m2,5月25-28日播种,6月15-21日移栽,移栽叶龄4.02叶,秧龄18~22 d,苗高15.37 cm,百苗地上部干质量2.77 g;栽插规格30.0 cm×14.0 cm,栽插丛数为1.6万/667 m2,基本苗数8.59万/667 m2。
2.3茎蘖动态
从图2可以看出,武运粳24号移栽后经历了1周左右的缓苗时间,随后在有效分蘖叶龄期内分蘖大量发生,茎蘖苗数快速上升,7月20日(9.99叶龄)达到高峰苗27.87万/667 m2,随后茎蘖苗数开始平稳下降。
2.4叶片、节间、穗部性状
从表2可见,武运粳24号在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达到4.68、6.37和3.52,到成熟期仍能保持4张左右的绿叶数,有助于后期防止早衰和促进灌浆结实。武运粳24号总叶片数17叶,6个伸长节间,穗长16.61 cm,株高91.86 cm;功能叶的长度排序为倒3叶>倒2叶>倒1叶。
表1 武运粳24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表2 武运粳24号叶片、穗部等性状
图1 武运粳24号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
图2 武运粳24号茎蘖动态
2.5干物质积累
从表3可以看出,武运粳24号拔节之前干物质积累总量变幅在204.2~514.8 kg/667 m2之间,平均为269.4 kg/667 m2,其占生物学产量比重变幅在14.6%~39.4%之间,平均为21.6%;拔节-齐穗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变幅在355.2~674.8 kg/667 m2之间,平均为492.7 kg/667 m2,其占生物学产量比重的变幅在26.7%~49.1%之间,平均为39.5%;齐穗-成熟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变幅在410.0~578.7 kg/667 m2之间,平均为486.7 kg/667 m2,其占生物学产量比重的变幅在33.4~45.3%之间,平均为39.0%;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度变幅在53.4%~81.6%之间,平均为67.7%。表明武运粳24号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齐穗之后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物,提高这一阶段的物质生产能力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
2.6肥料运筹
10个示范方采取了2种氮肥运筹模式。序号1~4号田采取的是“稳氮后移”模式,即:总施氮量20.0 kg/ 667 m2,其中基蘖肥氮10.9 kg/667 m2,7月下旬施氮4.5 kg/667 m2作长粗肥,8月上中旬一次性施氮4.6 kg/ 667 m2作促花肥、保花肥。序号5~10号田采取的是“减氮前移”模式,即:总施氮量17.1 kg/667 m2,其中基蘖肥氮11.0 kg/667 m2,7月下旬施氮1.5 kg/667 m2作长粗肥,7月底一次性施氮4.6 kg/667 m2作促花肥。P2O5和KCl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分别施3.5 kg/667 m2和5.0 kg/667 m2。从表4可以看出,这2种模式对于一次枝梗分化的影响不是很大,其退化枝梗数分别为0.5个和0.6个。占一次枝梗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10%和4.50%。但对二次枝梗分化的影响差异显著。“减氮后移”模式二次枝梗正常数13.9个,退化3.9个,退化枝梗占总数的比重达到21.73%,而“稳氮前移”模式退化二次枝梗占总数的比重仅为6.69%。
表3 武运粳24号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kg/667 m2)
表4 不同施肥模式对武运粳24号枝梗分化的影响
图3 武运粳24号总颖花量与产量的关系
水稻总颖花量的多少与可供其着生的枝梗数量密切相关,退化枝梗少,着生的颖花就多。进一步分析表1中武运粳24号总颖花量和产量的关系表明,总颖花量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图3),总颖花量越多,产量越高。说明对于武运粳24号而言,高产的施肥模式是在适宜氮肥总量(20.0 kg/667 m2)的基础上,减少前期施氮量,并适当推迟穗肥的施用时间。
2.7群体生育指标
此次观测的样本田采取的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农户的习惯并无太大差异,农事操作和投入品用量也与常规生产一致,从示范方观测结果可以看出,武运粳24号作为超级稻品种,其稳产丰产性较好,机插栽培生产上较容易获得700 kg/667 m2的产量(表5)。
3.1培育壮秧
按照常州市机械化播种基质育秧技术操作规程,播种前按植保部门要求做好药剂浸种,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育秧基质作为底土,每标准秧盘(58 cm×28 cm×3 cm)播芽谷150 g,折每667 m2大田用种3.0 kg。播种后室内堆叠暗化2~3 d,然后转运至秧田,无纺布覆盖。秧苗期保持基质湿润,传统秧田要做到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硬地或微喷灌育秧秧田要在每天早晚各浇灌1次。播种后10 d揭开无纺布,炼苗促壮。
3.2适时移栽
5月25-28日落谷播种,6月15-20日起苗移栽,秧龄15~20 d,叶龄3.5~4.0叶。栽插时控制株距14 cm、行距30 cm,每667 m2栽插1.6~1.8万丛,每丛4~5苗,基本苗6~9万。
3.3精确施肥
每667 m2总施氮量20 kg左右,其中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5∶5,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之比为3∶7。具体运筹为:每667 m2基施高含量复合肥(16-16-16)15 kg;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移栽后7 d施,每667m2用尿素7.5~10.0 kg,第2次于移栽后15 d施,每667 m2用水稻专用复合肥(18-7-10)15.0 kg;拔节期结合搁田每667 m2施单质钾肥5.0~7.5 kg;穗肥视前期用肥及叶色褪淡情况而定,一是可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促花肥于倒4叶长出时施用,每667 m2施水稻专用复合肥15.0 kg加尿素7.5 kg;保花肥于倒2叶长出时施用,每667 m2施高含量复合肥10.0 kg加尿素5.0 kg;二是也可促花肥保花肥兼顾一次性施用,时间为倒3叶长出时,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20.0 kg加尿素10.0 kg。
表5 机插武运粳24号700 kg/667 m2的群体生育指标
3.4定量灌溉
薄水机插,移栽后保持寸水,以利返青;分蘖期浅水勤灌,以促进分蘖发生;够苗期,即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脱水搁田,抑制无效分蘖,控制高峰苗不超过28万/667 m2,并实行“前轻后重、分次搁田、逐步到位”的原则;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前水不止后水不进);收割前7 d断水干田,防止过早断水,以利养根保叶防早衰,确保活熟青秀。
3.5精准植保
在做好药剂浸种的同时,落谷后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坚持带药移栽,移栽前1~2 d揭布后及时打药,确保秧苗生长发育;机插后5~10 d适时化学除草;大田生育期间,重点抓好灰飞虱的防治,防止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同时做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的防治;抽穗期主防穗颈瘟、稻曲病等病害,延长功能叶活力。
[1]凌启鸿,张洪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1(1):3-7.
[3]孙永飞,梁尹明,陈银根,等.超级稻甬优12产量1 000 kg/667 m2手插栽培技术初步集成[J].中国稻米,2014,20(1):63-67.
[4]蒋祖明,李伟海,段云辉,等.武运粳19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9,15(5):69-70.
[5]李伟海,杨朝华,段云辉,等.常州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J].中国稻米,2012,18(3):32-35.
[6]李伟海,蒋祖明,段云辉,等.武运粳23号机插生育动态及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1):88-89.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n Mechanical-transplanting Rice Wuyunjing 24 with Yield 700 kg/667 m2
LI Weihai,DUAN Yunhui
(1Chang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Changzhou,Jiangsu 213001,China;2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Guide Station of Jintan City,Jintan,Jiangsu 2132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data of demonstration,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mai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n mechanical-transplanting rice Wuyunjing 24 with yield 700 kg/667 m2。
Wuyunjing 24;growth 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048
B
1006-8082(2016)05-0093-04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