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龙 金志堃 刘秀梅 唐阳春 刘垒成 李康兰 李元珍
(1.云南野生动物园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8;2.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 650000)
笼养花冠皱盔犀鸟云南亚种在模仿原生环境条件下的繁殖研究
李有龙1金志堃2刘秀梅1唐阳春1刘垒成1李康兰1李元珍1
(1.云南野生动物园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8;2.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 650000)
花冠皱盔犀鸟在动物园人工圈养的圈舍面积有限,在昆明自然环境下繁殖颇有难度。2014年云南野生动物园对饲养的1对花冠犀鸟圈养笼舍改造,人工模拟原生环境,并通过犀鸟对人工环境的适应,经过2年的研究成功繁殖2次花冠皱盔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云南亚种原生环境繁殖性能
花冠皱盔犀鸟云南亚种根据《犀鸟科中国新纪录——花冠皱盔犀鸟》报道1992年3月和1997年4月在盈江铜壁关乡下石梯和洪崩河村寨的猎人家中分别获得两具头骨,并在1996年在盈江铜壁关乡下石梯看见犀鸟活体飞行。由于栖息环境的破坏和屡禁不绝的非法盗猎,野生犀鸟的数量已越来越少,稀少的野生种群也难以进行基因交流;动物园圈养的犀鸟繁殖存在很大难度,现有种群数量不多且在日益减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1野外分布范围
花冠皱盔犀鸟云南亚种仅见于中国云南西部盈江县铜壁关乡下石梯和洪崩河一带有过报道。
1.2野外栖息环境
花冠皱盔犀鸟云南亚种分布的铜壁关乡最高海拔2877m,最低海拔240m,年降水量1800mm,年平均气温16℃,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较易见。
1.3野外生活习性
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叫声单调、沙哑、像狗叫,有时也能发出低沉的双音节声音。飞翔时显得较笨重,很远即能听见振翅声响。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也吃树蛙、蝙蝠、蜥蜴等动物性食物。
1.4野外繁殖
在中国未见有文章对野外繁殖的记录,据在印度对其他亚种的繁殖研究,从2~6月均见有产卵的。营巢于树上,特别喜欢选择在丛生的巨树上营巢。每窝产卵2~3枚,有时仅产1枚卵。卵为白色,有时沾染黄色,光滑无斑。
2.1植物营造
对圈养犀鸟馆外活动场种植热带常绿乔木,修建水池,外运动场的面积约为70m2,网格式、高低错落种植樟树3棵、木姜子树2棵、山茶树5棵、木莲2棵、杞木1棵、臭椿2棵、樱桃树2棵、鸟巢蕨5棵,地面种草。犀鸟可以在树上栖息,把人工制作巢穴安装在靠角落相对安静的树丛间,可以避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等进出笼舍减少应激。
2.2温湿度调节
人工控制温度控制13℃~28℃,湿度70%~80%,光照保持9h。
(1)室内安装暖风机、室外运动场用红外线灯安装在遮阳伞底下使温度达到13℃以上,室外运动场形成保温局部和不保温区域温度差异供其自然选择。
(2)使用绿化喷淋水管和喷头改装在运动场的房顶上盘绕一圈固定,在湿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打开喷水,始终保持外室地面湿润,达到湿度范围。
(3)昆明光照时间短,安装日关灯使用光控开关和定时开关控制电源,定时时长在每天9h。
2.3繁殖巢穴制作
(1)繁殖巢穴的外观:模拟生态环境树木,使用木板制作成圆形树状,外表树皮包裹,高度250cm,树立在树丛间。
(2)繁殖巢穴的尺寸:巢体内部做成不规则树洞,直径85cm,高110cm,在距地面底部130cm高的中部开一50×70cm的椭圆形不规则开口,开口边缘做得粗糙不平。
(3)营巢物:巢内底层铺黄泥、放置热带树叶做铺垫。犀鸟封闭洞口期间提供枯草、枯叶、泥块、碎木屑、红泥土等方便犀鸟取用。
2.4食物选择热带水果为主及喂食丰容
日粮配方选择接近原生地质软容易消化的热带水果为主,如火龙果、西番莲、龙眼、琵琶、山竹、红毛丹、木瓜、荔枝等,各种时鲜果蔬轮换饲喂。饲喂时把水果插到树枝上让其自然采食,让犀鸟模拟自然界采食行为。
3.1使用方法
3.1.1观察方法:肉眼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季节选择在犀鸟繁殖的3-~7月份共5个月,每天进行6次观察,每次时长30min:8:30~9:00;10:00~10:30;11:30~12:00;13:00~13:30;15:00~15:30;16:30~17:00。
3.1.2观察内容
发情情况:根据发情的行为表现程度分为10个等级记录。
每天交配次数:记录每天交配的次数。
交配期长:指从交配第一天起到停止交配的一天止的天数。
产卵数量:指每一窝产卵的枚数。
出壳数量:记录孵化出壳的幼雏数量。
育雏成活数量:是记录犀鸟出巢穴飞行开始即定位成活。
3.2观察数据对比分析
(1)从上对比图可以看出模仿原生境后犀鸟发情、交配、交配期长都成正比的态势上升,并在模仿原生境第一年就开始产蛋,第二年相继产蛋孵出小犀鸟育雏成活。证明改造模仿原生境的环境有利于犀鸟的繁殖。
(2)在产卵数量、出壳数量、育雏成活数量自从模仿原生境第一年和第二年没有变化,因为时间年限和犀鸟个体本身的差异没法求知其原因。
(3)本文单就环境的改造得出的结论,只是同一对犀鸟的对比,由于种群的关系没有办法就有更多的统计学去论证种群的影响有多大。
[1]袁剑峰,于柏健.花冠皱盔犀鸟的驯养[J].野生动物学报,1999,(4):20-21.
[2]李有龙,刘秀梅,李康兰,等.中药对花冠皱盔犀鸟催情方面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