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语言在欧美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2016-10-28 08:29李宏然
电影评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奥利弗斯特色彩

李宏然

色彩语言在欧美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李宏然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近代上海新华艺术学院的创办人俞寄凡在《色彩ABC》(1931)一书中说过:“宇宙间一切物体,没有一种不具色的。‘色’便是确实认识一切物体存在之重要机关。且色与色之境界,即明示某限制面积之形状。故色彩为图画上之必须材料,且有色彩之存在,图画始得成立。”[1]色彩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着重要的价值,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进步以及对色彩认知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类不满足于仅仅是对色彩的辨别,也不满足于对色感经验积淀的技术性探索,而是致力于对色彩运用法则与规律的探求,开始从理论和科学的角度探索色彩的本质与奥秘,并终于形成了规律性的理性色彩。所以,鲜艳的色彩是人类、特别是孩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儿童色彩心理学的学者发现,孩子极端热爱鲜艳的颜色,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存在着相当大的关联,从认识个体的花朵、树叶、动物身体上的彩色斑块开始,儿童产生了色感,并由此把握颜色的过渡与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儿童是通过色彩来认识世界并表达内心情绪的。因此,为了使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理性力量,在大量的欧美儿童电影中,影片中的色彩成了导演的特殊艺术语言,导演都会将自己的故事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色彩斑块中,传递出丰富的审美能量与情感信息。

一、 黄、橙、红等色彩在儿童影片里的运用

传统的色彩学理论表明,黄、橙、红等暖色对视觉起着强烈的刺激作用,红色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和燃烧的柴草,产生出活跃、热烈、明快的心理感受;而明亮的黄色和橙色,让人感到鲜艳娇美,产生出极强的光明感,因此这些颜色都成了欧美各国儿童影片的导演最喜欢的色彩。在这一方面,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显然是使用色彩语言的高手和典范。在他的带有浓郁童话感的《月升王国》里,韦斯·安德森使用了大量的橙黄与浅黄色彩作为故事背景——12岁的小女孩苏茜居住在草原边上浅黄色房舍里,身穿橙红色的花格裙子的苏茜与怪异的男孩山姆私会于浅黄色的草滩上,之后,他们如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那样,在橙黄色的树林里搭建起黄色的小帐蓬,行船在油画般的小河上,去寻找那个印在浅黄色地图上的“月升王国”。虽然这是一场少男少女不为世俗所容的“早恋”与“私奔”,但在由黄色调组成的明亮的山野背景之中,在韦斯·安德森式的油画色调之中,两位少年老成的小情侣的这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征程,一直呈现出阳光灿烂与空灵澄澈的光明感。在这些精致的色彩设计里,导演设计的小文艺式的音乐余音缭绕,还有一个红衣绿帽的精灵般的小老头不时冒出来,一本正经地站在黄色的背景之中,介绍着苏茜家的周边环境,再配上女主角深蓝色的妆容、男主角毛茸茸帽子和机智有趣的装备,故事里所要表现的纯真与高贵,已尽在这些鲜明的色彩语言里。

由美国导演布莱恩·莱温特执导、由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儿童喜剧《一路响叮当》是一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影片。红色是儿童的心目中最具抢眼的颜色,红色最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和兴奋,并给人以希望和活力,也可以使儿童显得活泼可爱。这部将时间定位于圣诞前夕的喜剧片《一路响叮当》,为了最大限度地渲染圣诞到来前的城市市民的节日激情,导演毫不吝啬地将鲜红的大色块到处抛洒——身着红衣飞翔在蓝天白云中的涡轮战士和飞天虎、马路上的大红灯笼、欢乐的圣诞舞会上的大红地毯与大红的壁画,还有人们手里舞动着红色花朵,都是影片的喜庆基调的诉说。特别是在圣诞大游行之中,老爸霍华德·兰斯顿穿梭在五彩的人群里,爬滚在彩色的彩球堆里,喜气洋洋又窘态百出。最后在一群红色的圣诞老人簇拥下,老爸霍华德·兰斯顿也穿上红色的圣诞服装,成了这红色海洋中一员。而这种热烈而喜庆的大红色彩,有效地将儿童内心的欢乐表现得非常尽兴。

电影《月升王国》剧照

二、 蓝、绿、紫等色彩在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蓝色作为颜料的三原色之一,常常用来代表宁静、清新、自由,但深邃的蓝色也时常会代表忧郁、冷静、智慧,起到让人心情放松的功效。绿色属于居中的颜色,与复苏、生长、变化、天真、富足、平静等相关,常常用来代表清新、生命与希望。紫色是一种奇特的色彩,它有着优美高雅、雍容华贵的气度,也包含着红色的某些热烈特性。所以在一些表现儿童现实生活的影片中,蓝、绿、紫成了主要的色彩语言。如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由赫敏·亨特格博斯执导的德国儿童故事片《汤姆索亚历险记》(2011),因其故事背景设定于丛林与河流中,所以导演将影片的主色调定为蓝绿二色。导演用了一个长长的推移镜头,来铺陈宽阔的绿草滩中的汤姆居住的屋房。在这片无边无际的绿色中,汤姆的家如同一座童话中的小木屋般被绿色环绕,丰茂的树林、妖娆的藤条、各色野花和悠闲的牛群,使这座木屋也成了草滩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夜间,绿草滩和小河流变成了神秘的灰蓝色,伴随着野猫的叫声,这里就成了最适合讲鬼怪故事的地方。当出逃的汤姆与哈克航行于密西西比河上时,导演组织了大量的色彩:天空是金色的,沙滩是黄色的,河水是天蓝色的,两岸绿色环绕,一只挂着红色小帆的木舟穿行于绿叶与芦苇之中,惊起了串串白鹭。这些写意的大色块构成了最亮丽的色彩话语,诉说着汤姆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的多姿多彩的环境才能产生出心无羁绊、活泼机智的赤脚男孩汤姆·索亚,才能产生出汤姆·索亚的传奇。

风格独特的法国儿童故事片《狐狸》,在只有一个10岁小女孩和一只小狐狸情节之中,在极其稀少的对白里,色彩与图案成了《狐狸》最丰富的话语。吕克·雅克是一位擅长拍摄动物纪录片的导演,因为有了他的成名之作《帝企鹅日记》,使观众对他的《狐狸》充满期待。吕克·雅克在纪录森林狐狸的生态的同时,有意识地把影片处理成了多彩的流动式的油画长卷:在小女孩房里的圆形什字格窗外,冬季是印着清晰小脚印的简洁的白色,夜幕降下时,月光下的雪林呈现出神秘的灰蓝色,配合着在明月之下嬉闹打斗的狐狸的剪影。春天到来,冰雪一点点从绿草尖上褪去,草原与森林碧绿一片,身着紫衣的小女孩跳跃在青翠的草滩上,踩着满地紫色的野花,头上还有斑斓的啄木鸟在歌唱;夏季的星星掠过时,草地的颜色如同幕布般渐渐变暗,森林像是个迷路的孩子变幻着多姿的面容。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女孩与狐狸一起跳跃在拼图般缤纷的河滩里,同青蛙嬉戏,与彩色相融合。导演用大特写的镜头对准了女孩湖水般的眼睛与狐狸黑珍珠般的眼睛清澈对望的瞬间,这是轻柔而淡雅的画面,在夏日和煦的阳光里,森林中的每一缕阳光都如金色的缎带,流淌着温情与美好,也让影片有了更完美的生态感。

三、 黑、灰二色在儿童影片里的运用

黑、灰二色作为中间色,有其鲜明的情感指代:黑色因为与夜晚联系在一起,常用来代表死亡、丑陋、憎恨、沉重与恐怖;白色则与和平、轻盈、天真联系在一起。黑白二色相加而产生的灰色,常用来指代悲伤、乏味与暗淡。所以这三种颜色就成了儿童悲剧故事的常见色。英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他72岁那年,又把已数百次搬上舞台的古典名剧《雾都孤儿》(1999)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在特定的电影语言、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演绎的孤儿奥利弗推斯特的悲剧,这个故事理所当然就应当是灰暗的。所以在电影一开始,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使用了灰暗的木刻画作为字幕衬底,灰色缓缓地渐变为灰蓝色的真实人物之后,出现了瘦小的罗曼波兰斯基穿着灰色的破衣,在臃肿刁蛮的孤儿院院长的推拉之下,踩着泥泞的小路走向镇公所。头顶上有灰暗的阴云,路两边是灰色的、破旧的、低矮阴沉的石头房屋,脚下是泥泞的小路,这就是罗曼波兰斯基的命运写照。为了烘托可怜的小奥利弗推斯的生存现状,导演很少使用明亮的色彩,而是让整个影片一直沉浸在灰暗、阴冷、低沉的色调里,只有在奥利弗推斯特的逃出棺材铺时,天空出现了少有的晴朗,象征着奥利弗推斯特心中那寻找光明的期待。而当一辆送葬黑马车带着一团黑气卷驶过之后,那片晴朗又被卷走,天空飘洒起了小雨,乌云重重,道路泥泞,导演把镜头长时间地对准了手拎小包裹的奥利弗推斯特脚下露出脚趾的破烂鞋子。伦敦街头的贫民窟里道路泥泞,肮脏的小巷挤满了灰暗破烂正在殴斗的男人,当奥利弗推斯特被小偷骗走时,导演特意用一个长长的镜头表现小楼前灰暗潮湿的石板路和木楼梯,预示着奥利弗推斯特未来的道路还会更加暗淡与悲惨。特别是在杀人犯赛克斯劫持奥利弗推斯特的整个过程里,暗淡的夜色中,楼下是黑沉沉的河水与燥乱的黑色人群,脚下是黑色的屋顶,只有头顶的青白色月光照出一点点惨淡的光影。奥利弗推斯特和杀人犯赛克斯攀爬在黑色的屋顶上,摆动在黑色的夜雾里,这种情节中的黑色,不仅象征着奥利弗推斯特的黑色命运,更表达了光明到来的黑暗。

在这部影片里,导演把少有的明朗色彩用在了电影里的几个关键时刻:一是奥利弗推斯特逃出小镇走向远方时,天空顷刻明亮起来,金黄色的阳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和四周的原野,奥利弗推斯特身边绿草如茵、野花芬芳,鸟语声声,这是奥利弗推斯特即将走向某种希望的象征;再是在获救后的奥利弗推斯特与亲人相会时,头带金黄草帽的奥利弗推斯特面色红润,头上阳光明媚,身后绿树茂盛;三是奥利弗推斯特在看望了即将处死的费金走出牢狱之后,镜头豁然开朗,身着新衣的奥利弗推斯特坐在欢快的马车上,道路两旁是童话般的精巧木屋,此时的奥利弗推斯特是一个被亲情和关爱簇拥着的幸福儿童。光明与黑暗的反差,导演用色彩语言已表达得淋漓尽致。

上万年来,人类一直成长于一个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积累了很多关于色彩的视知觉经验,也了解了当视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对应时所产生的心灵应激反应。因此,色彩在各种艺术形式里变成了理性的话语和感情的话语的媒介,传递着更加多元化与多层次的情绪。在现代社会这个充满创造性和主观性的世界上,色彩的物质特征与语言形式也将更加广泛,更加丰富。于是,欧美儿童故事片的导演们运用色彩来传递理性的审美意义,使本来没有理性的、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的色彩具有了情感化、精神化、人格化的质地,成了客观世界与人类心理相关联的一条纽带。这说明,现代电影已经对典型的色彩表情、理性化的色彩有了更细腻而深刻的把握,有了更多元的与儿童进行心灵沟通的路径。因此,呈现在欧美儿童影片里的色彩,以其直观、鲜明、简洁的特质,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话语,成了沟通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一座的无与伦比的桥梁。所以说,在电影领域里,几乎没有一种思想、形式或体系能够与色彩的多样化相比,色彩存在的氛围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是最人性化的东西,也是儿童们最喜欢的物质特性。

[1]俞寄凡.色彩ABC[M].上海:世界书局ABC丛书社,1931:1.

李宏然,男,山东淄博人,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奥利弗斯特色彩
大象奥利弗
“雾都孤儿”奇遇记
神奇的色彩(上)
奥利弗的伙伴们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杰米·奥利弗教你巧煎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