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

2016-10-27 11:10张佳颖
2016年28期
关键词:改革

张佳颖

摘 要:社会主义改造是改革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实现公有制基础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前提;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归宿,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的问题要求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前后相继;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必要部分。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改革;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大改造,使农业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手工业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标。但是,自70年代末期起对内改革推行以来,改变了过去“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构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农村的集体劳动被个体的私人承包打破了,私人资本开始活跃,雇工剥削现象也出现了。这致使一部分人开始认为“早之今日,何必当初”,“改革即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社会主义几十年,一朝回到改造前”,逐渐导致一种这样的困惑“到底是社会主义改造搞错了,还是改革搞错了呢?”为此,有必要理清楚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驳斥以改革来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或是以社会主义改造否定改革的观点,充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一、 社会主义改造是改革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改造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革是在公有制地位已经确立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建国初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没有明确, 非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分仍时刻威胁着社会主义主体的地位。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1952 年底, 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还高达79%, 到1956 年底, 公有制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牢牢地占据了主体地位①。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对集中人力物力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单一和僵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大锅饭”式的生活使得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不高,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即是在公有制主体地位已确立的基础上继续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改造是要确立公有制的地位,而改革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维护。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为之后改革中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大前提。

(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的灭亡, 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所以,社会主义改造,解决的是消灭旧的剥削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和任何制度一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必须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即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情况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前发展的问题。可见,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两个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是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改革的是那些具体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式。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归宿

(一)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的问题要求改革来解决

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社会经济制度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巨变中,社会生产力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地增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是这样评价的:“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改造速度过快、急于求成,所有制形式单一,不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过度的集中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长期遗留下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

(二) 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前后相继

社会主义改造中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之后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成果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正如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理论中强调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在顺应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作出的正确判断,二者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的。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都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贡献。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合乎逻辑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必然迎来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趋势。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必要部分

(一)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摸索,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大步行进

社会主义改造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方略,在社会主义改造中, 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符合中国国情的形式。在对农业的改造上, 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创新了多种互助合作形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创造了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稳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可见,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初步摸索,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自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以来,中国已经明确自身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改革正是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出谋划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大步行进,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一环,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指向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都坚持了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因而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改造意在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曾指出:“合作化的目的, 就是要使“大家一起共同富裕起来。”②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就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避免两极分化,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但让农民在过于单一的集体经济形式下摆脱贫穷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把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等同于共同富裕,使人民落入了共同贫穷的境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意识到,共同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依旧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改造不同的是,摒弃了平均主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强调了“逐步”,即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积极性,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将共同富裕判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 郭维明.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当前改革的一些思考.沧桑.2006.04

② 《毛泽东文集》第6 卷, 第490 页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