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怡
6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李强任江苏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罗志军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这是中共中央两天内任命的第四位省委书记。至此,山西、青海、江西和江苏均于6月底迎来了新的省委书记,他们分别是骆惠宁、王国生、鹿心社和李强。
此外,中央部门也在密集换人。长期在上海工作、上调中央网信办刚满一年的徐麟接替鲁炜,任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留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宝生接棒袁贵仁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陈宝生、徐麟均为在家乡省市工作多年后晋升至副省级,首次离乡任职即调任北京任中央机构要职,然后升至正部级职务。
本轮省部级要员调整除了密集以外,还有一些包括年轻化、提前换任等新的特点。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本轮调整,在年龄方面呈现出与以往的年轻化不同的特点。
若拿本轮调整和2011年8月份的集中调整对比,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特点。本轮调整中提拔的正部级官员共有6位,分别是李强、鹿心社、王国生、骆惠宁、陈宝生和徐麟,平均年龄为58.66岁;2011年8月份提拔平级调动的正部级官员共有9位,平均年龄为57.11岁,前者比后者的平均年龄长了一岁半。
另外,新任和卸任者的平均年龄之差,现在也比5年前更小: 2011年更迭的5位省委书记,新任者和卸任者平均年龄差距接近5岁;而此次新任者和卸任者的平均年龄之差,只有3岁。
有分析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出现些许变化。高层对特定背景出身官员的晋升进行了限制,意在杜绝“坐直升飞机”的跨越式晋升,最高层领导也反复强调“年轻干部要墩墩苗”。
在2013年6月份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一方面需要用新观念、新视角,善于发现和使用年轻干部;另一方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进一步引导年轻干部沉到基层,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墩墩苗”,使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习近平进一步解释说,“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表态表明,中共的用人思路,正从以前强调年轻化,转向年轻化与实践经历并重,强调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另外,从过去几年的人事安排来看,许多省份都出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年龄“倒挂”的现象,即省委书记年龄小于省长,这打破了省委书记、省长之间梯度晋升的格局。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央高层尊重人才发展规律的一个表现,既为有为者弯道超车创造条件,也避免落入干部在一定位置上待一段时间就要提升的窠臼。
这一轮提拔与5年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年龄特别有优势的人脱颖而出。上一轮的调整中有当年仅50岁的河北省代省长张庆伟,这一轮调整中则有李强和徐麟。
李强,浙江瑞安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曾担任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在调任江苏前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出生于1959年,今年57岁。接近60后的他整体拉低了新任省部级高官的平均年龄。
另一位是徐麟。徐麟,上海人,45岁成为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2015年6月从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任上调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并在1年后成为主任。
在这一轮调整中,还有一位“年轻人”引人关注,他就是从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转任江苏省委常委的杨岳。他出生于1968年,今年48岁,曾创下过多次“最年轻”纪录,连续六年是全国最年轻现任省级党委常委,有在团中央任职的经历,是省部级官员中的“年轻一辈“。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相比往年,本轮省部级大员集中调整的时间也提早了。以往都是在各省党委常委会换届时宣布任免,此次提前至换届之前进行。
对于卸任的原因,罗志军在江苏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解释说:“因为年龄原因,我已过了中央这次对省委换届规定的提名年龄界限,现在愉快地从省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而此次已经或即将履新省级党政一把手的六位官员,年龄均在57岁至62岁之间,且全部是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成员。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规定,省部级党政正职领导退休年龄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数是68岁;省部级副职的退休年龄是65岁,但60岁以后要安排到一些“二线”岗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一把手的任职规定是:62岁可新(升)任,63岁可连任,64岁不留任,65岁必退任。
在退任的几人中,罗志军1951年生人,65岁,按规定属于“必退任”的对象;强卫和王儒林都是1953年生人,63岁,根据一般原则,超过63周岁一般不再提名为省级党政一把手。
在7月2日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经表决,任命强卫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志军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儒林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但较于2011年卸任省委书记的卫留成、白恩培、张云川、陆浩等人,强卫、王儒林等人更年轻。卫留成、白恩培、张云川都出生于1946年,陆浩出生于1947年,他们基本上是年满65岁才到龄退休,而强卫、王儒林等人虽然超过了省级党委负责人的最高提名年限,但距离正省级干部的退休年龄65岁还有两年左右。
有分析认为,让1952年、1953年出生的省委书记提早卸任,反映了高层要及早完成对省部级人事重构的意图。按照这一思路,可以预期今年下半年的省委书记调整或将相对密集。
在这批提拔的官员中,很多能看到改革的影子。
江西在国企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新任省委书记鹿心社在担任江西省省长期间,曾表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江西省的国资国企改革被概括为“三先三后”“三宜三不”。 “三先三后”指先预热后铺开,先试点后推广,先革自己的命,后动别人的奶酪;“三宜三不”指宜进则进、宜退则退、宜混则混,同时做到不等待、不拖沓、不抢跑。
今年4月,鹿心社主持召开第59次江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6个方面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就任江西省委书记后,如何进一步推进江西国企改革,鹿心社被寄予很大的期待。
中央网信办新任主任徐麟,在上海时曾在人民网上撰文,称要更好地运作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营造主体更有活力、管制更为宽松、法制更加完备的综合环境。他说,改革决不是“闯红灯”,而是要创设新的信号系统,从政策点突破迈向制度创新。
在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时任网信办副主任徐麟表示,中央网信办今后将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入培育互联网企业,完善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等相关政策,同时协调政府、社会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对媒体融合发展给予支持。
新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则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成绩突出。他在浙江工作时曾说,浙江的发展活力在市场、在民间、在于放手让市场主体去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进一步给市场松绑,进一步激发微观活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管好政府的‘有形之手,让闲不住的手收起来,让伸得过长的手收回来。”
之后,这项工作逐渐被完善为“四张清单一张网”,即行政权利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
李强在浙江还主抓了两项重点工程——信息经济和特色小镇。浙江首提的“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2015年9月,中财办主任刘鹤率队前往浙江调研宏观经济运行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他指出,对特色小镇印象最深的是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大胆“放水养鱼”,让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这对我国经济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并表示将积极推广。去年12月下旬,习近平在中财办的《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作重要批示。
另外,此轮集中调岗的省级大员中,跨省、跨地区履新比例增加,形成了东中西交流的格局。
鹿心社曾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后调任甘肃省委副书记,此后又调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到现在的江西省委书记,仕途横跨西部和中部。
新任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的任职经历从山东到江苏、湖北,再到青海。仕途横跨四省,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
骆惠宁则先任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后任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现在接替王儒林成为山西省委书记。仕途从中部跨到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