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道方映物 澄怀以观化
——霍春阳花鸟画解读

2016-10-27 09:26马文胜
老年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花鸟画天地笔墨

□ 马文胜

含道方映物 澄怀以观化
——霍春阳花鸟画解读

□ 马文胜

春阳于画,声名久矣,吾年少即闻。其花鸟画见于书刊,余好其书画,在于品读,临摹有年,然不得其要义,终觉浅浮。年长,遂至京津求见,三次未谋,甚憾。

是夜,风清月朗,草径兰香,临江倚舟而饮。有鹤立沙洲,凌波微步,缟翅丹顶,曲颈似有声,问曰:“慕春阳学画者何人?”余答:“正是在下。”复曰:“春阳为觉者,不可用心执着,识其人方可识其画,养心以圣贤,乃不求自见。”继而张翅低掠,驻于船舷,待定目视之,双喙夹持一籍,置于舱内,旋走,是为《论语》。晓以为梦。

关于论道

《荷塘清趣》 霍春阳

霍先生言“抱常而守一”,是无可改变的永恒真理。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与天地同在,万物与我同在,我与万物同生。“一”是本来状态,素朴、博大,画家应以毕生精力修炼这个“一”,以期修行到与万物同体。此即艺术核心的、终极的、永恒的价值。

霍先生之高妙,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对国画传统的“保守”。“天地无言而大美”,天地之大道不变,道是万物运转的自然规律,于宇宙天地形成始,是天体运转、相互作用的结果。道衍生了万物,在人类生存的太阳系中,人类历史相对于天体的衰变时间,不及沧海一粟,在地球寿命中只占其一瞬,所以相对说,天地运行规律是千古不变的。道法自然,万法归一。“一”是自然之理,是内涵,是统一,是相联系的,得其一,万事毕。得道需去杂念,寡私欲,定而生慧。这正如佛家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人生本纯真,由于后天各种念想将心灵尘封不通,以为“障”。《华严经》云:“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执着妄想不能证得。”道需修心,需要悟和长期的思想修炼,需用诚心去贯通,格物致知,通即“中得心源”。

霍先生是传统精神的问道者,其以道修身,以道治画,将太极之理引入画道,柔中含刚,动中寓静,一神统领,一气化形。其花鸟画返璞归真,明心见性,得天地之本真,反映了自然之态,物外之风。从“自觉”进入“自由”的状态,臻于化境,得益于霍先生长期的身心修炼。艺术由“天赋”,霍先生天性好道,年少避纷呈,淡风物,嗜儒家、道家、释家之精义,研《论语》《老子》《庄子》之说,抛却思虑,反观内心,修正悖谬,淡泊处之,见素抱朴。行为思想渐合“大道”,因而神定。其作乃呈今日之态。

《嫩叶商量细细开》 霍春阳

《牡丹双蝶》 霍春阳

关于心神

画,“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以形写神。“神”是中国美学的灵魂。中国画的本质是神、是意,是画者骨子里的,此需用道心、天心,即赤子之心。白石老人曰:“太似则欺世,不似则媚俗。”不似之似谓之神。不似,指对题材进行提炼;似,是指提炼出来的神似。形神兼备为上品。写意,即写神之意。写意不是一种形式,不在大小,不在工草,而是一种精神。写意,是写生命精神之意。霍先生写意花鸟作品的篇幅不求大,造型不虚诞,笔小而意足,画小而传神。艺术作品有神,就能照见大千世界,如唐宋诗词,实写一人悲欢,却可抒万人情怀。

国画不是优美的风景,而是安身立命的生存方式,代表了主观和万物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霍画之妙,在于其精神境界博大精深,进入了花鸟画的精神堂奥。霍先生以主客相融的审美境界为圭臬,表现主客体的生命,天地万物的生机活力,以及大化的宇宙精神。画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清气氤氲,真气浮动,带有“无为”的信仰,修静的禅意,在浮华的当代,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当为“逸品”。语言在于锤炼,精神却在于修炼。霍画是文人画的典型。其画因“炼神”,神而明理,“出神入化”,达到高度自由阶段,自然左右逢源。

《独俏一枝春》 霍春阳

《君子会芳》 霍春阳

笔墨之议

笔墨线条是通向大道的。笔墨是技巧,笔是气,墨是韵。它的灵性,随驭笔者性情的感动而生发。笔墨画气写心的文化价值,使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生命力。构成国画的笔墨线条,是文人描摹内心思想的载体,是形而下的,感性具象的;而藉以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却是形而上的,理性抽象的。中国文化“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终归“道器不二”“心物不二 ”“物我相忘”,在客体与主体、真实与虚幻、物质与心灵之间寻求整体和谐。

五代荆浩言:“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 道出了 “骨法用笔”的深意。文化精神、绘画状态要通过笔墨来表达,笔墨折射出了画家的修养、感情、画品和人品的关系。霍先生认为,笔墨的本质与道相通,道是千古不变的。笔墨因时代不同而在形式上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但其本质以及终极价值是恒常的,博大情怀是不变的。就像文人画不分新旧,其本质和终极价值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体现,与时代无关。观霍先生多年之作品,其笔墨由感到理,由理到感,由简到丰,又由丰到简;随着生命体验的加深,精神修炼之笃厚,概括、提炼能力之超脱,其笔墨技巧能“以简驭繁”,表现在画上,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包容了整个生命的起、承、转、合。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清晨鸟啼花更静》 霍春阳

澄怀观化 君子风骨

“澄怀”是“观化”的前提。“观”不仅是眼观,要用心观,就是从相看到真实、本质;“化”是一个过程,是主客观的交融,禅宗式的顿悟,画者要把心交给天地,用心灵与自然对话,才能懂得花鸟之性灵。在东晋,“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懂;在元代,“坐望苦不足”,黄公望懂;郑燮的“眼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亦非“手中之竹”,这是创作过程中画家潜在的心理积淀与变化。含道映物,澄怀味象是也。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中国艺术家的追求。即不慕名利束缚,“无心”为大道,“无心”是诚心,自由往来,纳天地正气,养浩然之气。霍先生花鸟画虚极静笃。“虚”和“静”是古老的哲学精神,是一种平和与宽容,反映了其静美、和气、谦逊的人格修养。

儒家把艺术视为自修、人格、求仁内省的一部分,但不强调个体的独立价值,不宣扬个性,崇尚达观、平和的态度,仁心向善的奉献精神,闪耀着人文理想的光辉。

从儒家角度来看,霍先生的绘画语言虽有起伏,但格调平和,合乎法度,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观霍先生的花鸟画,似读曾点之志,和煦、优美、清新、真君子。真斗士,皆不带利器,如有,亦皆君子之仁爱与风骨。

霍春阳,1946年生于河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天津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有《新文人画家作品选集·霍春阳专集》《霍春阳的花鸟》《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霍春阳》《名校名师·霍春阳写意花鸟》《昭远堂书迹》等多部著作及作品集。

猜你喜欢
花鸟画天地笔墨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笔墨童年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拾天地之荒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