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婷,叶 枫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胡婷,叶枫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近代中国邮政职工是邮政事业的执行者和运行主体,在邮政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近代中国邮政职工的研究比较薄弱,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邮政职工的管理、邮政职工运动、邮政职工团体组织、邮政职工抗日斗争等方面,在研究跨度、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和不足,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拓展研究内容,深入挖掘和运用档案、报刊、电子数据库等资料,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将近代中国邮政职工的研究推向更高层次。
近代中国; 邮政职工;管理;运动
1896年3月20日,经光绪皇帝批准,大清邮政建立,我国近代邮政职工就此出现。大清邮政开办后,由英国人赫德任总邮政司,总邮政司以下设邮政总办、署(代理)邮政总办、副总办、署邮政副总办和帮办。在各邮界工作的洋员为:邮政司(由当地海关税务司兼任)、副邮政司、邮政司事和邮政副司事;华籍职员分为供事、副供事和试用供事三类,他们只办理一般邮政事务。此外,华籍职工还有收支员、邮差、信差、听差、船夫等。1911年,邮政与海关划分后改归邮传部管辖,对洋员的班次名称进行了修正。邮政司及副邮政司,用邮政局邮务总办及邮务副总办等名目替代[1]。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即中华邮政。中华邮政职工包括职员与工人,其中职员又分为四班:邮务官(邮务长及副邮务长,由邮务官班次而出,视为特别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和拣信生,工人分为信差、邮差、听差、力夫和其他局役等。1928年10月,中华邮政职员由四班改为二班: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并为一班,总称为邮务员;拣信生改名为邮务佐,自成一班。至此,中华邮政职工主要有:邮务长、副邮务长、邮务员、邮务佐、信差、邮差、听差、力夫、局役等。
关于近代中国邮政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① 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是邮政发展变迁研究;二是区域邮政史研究;三是邮政具体业务研究;四是苏区邮政史研究;五是与外国关系的研究。,相关学者亦撰写论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2- 4]。邮政职工作为邮政事业的执行者和邮政运行的主体,在近代中国邮政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仅有的少数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邮政职工的管理和邮政职工运动研究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汇编、专著、论文等资料的爬梳,拟对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做较为全面的叙述和评析。
大清邮政建立之初,由总税务司赫德兼任总邮政司,近代中国邮政职工在工作考绩、奖惩、调遣、奖励金、休假等方面都沿袭海关的相关管理方式。中华邮政时期,邮政人员的管理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不断合理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和优越的环境有利于邮政职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近代邮政职工研究中尚属比较成熟、丰富的部分。
一是相关资料。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出版资料集《交通史邮政篇》[5],详细记录了晚清、特别是民国时期邮政人员的类别、任用、服务、薪俸等方面的情况,为了解近代邮政职工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仇润喜主编的《天津邮政史料》[6-7],分阶段整理了天津档案馆收藏的关于河北地区近代邮政职工甄拔、录用、在职文化学习、在职业务训练、奖惩、医疗、抚恤等方面的档案资料。王开节、何纵炎主编的《邮政六十周年纪念刊》[8]中,杨光鑑以《邮政人事制度》为专题介绍了晚清民初、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台湾中华邮政时期邮政在人员管理方面的情况。全国各省、市、县的方志中,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对近代邮政职工的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如: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四川省志 邮政电信志》[9],对近代邮政职工的班次、人数、工资、福利、教育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叙述;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长沙市志第九卷 交通邮电卷》[10]中,记载了近代邮政职工的考试、任用、纪律、奖惩、人员编制等情况。
二是著作。张樑任著《中国邮政》(上卷)[11],详实地论述了近代邮政人员的班次、产生、退职、待遇、奖惩和职责。赵会珏编著《中国之邮政事业》[12],涉及到了邮政人事管理方面的内容。邮电史编辑室编写的《中国近代邮电史》[13]、修晓波编著的《邮政史话》等[14],对近代邮政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纲要性叙述。张志和、胡仲元主编的《中国邮政事务总论》(上、中、下三册),简要记录了1904-1942年邮政人员数目、名称的变动等相关情况,并详细记载了邮政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对于了解近代邮政职工的工作状况有极大的帮助。
三是论文。李致远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华邮政人事制度述论》[15]一文中,对北洋政府时期中华邮政人事管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指出邮政人事制度促进了中华邮政的发展,对今天各业的人事管理有借鉴意义。胡中升在《近代中国邮政人事制度探析》[16]一文中,对近代中国邮政工作人员的选用、分级、订薪、训练、考绩、晋升以及休假、养恤等办法进行了简要叙述,并指出近代中国邮政人事制度是一种资本主义的人事制度。两篇文章都对近代中国邮政人事管理制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认为其具有:公开考试、选拔人才,保障确实、使能久任,管理严格、以求效率等特点。樊清在《一枝独秀的北洋中华邮政》[17]中,对中华邮政人员管理制度进行了简要的叙述,认为近代邮政人事管理制度对邮政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岳峰撰写的《湖南邮政早期变革进程研究》[18]硕士论文中,涉及到邮政人员管理方面的内容。
四是回忆录。朱学范、舒学通、毛祖培、李雄、过秉堃等都在旧中国中华邮政系统工作过,他们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对中华邮政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回忆和整理,主要涵盖的内容基本一致:邮政人员的考试录用和甄拔,试用与训练,任用与保证,考绩、奖惩、功过、晋级,假期、工资、津贴等待遇以及养老抚恤金等。过秉堃在《邮政人事管理制度25年见闻》[19]中,不仅对近代邮政人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忆,且根据自己的经历,叙述了人事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不公平和不合理的事实。毛祖培在《旧中华邮政人事制度一瞥》[20]中,详细回忆了近代邮政人员的分类、招工考试、工资待遇、工作奖惩、工作调派和任免、请假和退休等,反映了近代邮政职工的基本情况。李雄在《旧“中华邮政”人事管理制度》[21]一文中,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从管理学的角度评析了中华邮政的人员设置、考试和甄拔、试用与训练、考绩和奖惩、工资和福利、假期和养老抚恤金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多重压迫之下,邮政职工发起了一次次的抗争。如: 1920年,上海信差要求加薪,部分信差发动罢工,因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未取得预期效果。但此次罢工具有相当的价值,可谓中国邮工的第一次罢工[22]。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上海、广州等地的邮政工人勇敢参加斗争。1926年7月,在不断掀起的革命浪潮中,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各省的邮政职工不断发起抗击帝国主义、维护邮权的运动。1931年起,邮政职工开始开展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邮政职工为迎接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相关资料和著作。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编的《中国劳工运动史》[23],记载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状况,涉及邮政工人运动的部分资料。上海职工运动丛书《上海邮政职工运动史料》(第一辑),记录了大革命时期(1922-1927年)上海邮政职工举行的大罢工以及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所做的贡献等,叙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上海邮政职工在中共领导下的英勇斗争及早期抗日活动等。
长沙市邮政局工会编的《湖南长沙邮工运动史(1926-1949)》,介绍了长沙邮政职工收回邮权始末、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和为迎接解放所做的斗争等。杭州市邮政局编《杭州邮政工人运动史》,根据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资料、邮电部政策研究室等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杭州邮务工会的筹备和组织情况、杭州邮工驱逐邮务长杜达的斗争过程、洋人邮务长师密司被逐始末以及邮政职工保护邮局迎接解放的斗争。中共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委员会编撰的《上海邮政职工运动史》,简要介绍了上海邮政职工队伍的概况,较为全面地叙述了上海邮政职工在大革命前后发起的运动、在白色恐怖下进行的曲折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运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配合解放战争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等等。邮电史编辑室编写的《中国近代邮电史》,在其部分章节中,简要介绍了近代邮政职工早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邮政职工在全国工运高潮中的英勇事迹,叙述了湖南、上海、湖北等地邮工收回邮权的运动经过。朱学范在《我的工运生涯》中,回忆了上海邮工运动、全国邮务总工会的成立、上海市总工会的成立和中国劳工协会、国际劳工组织等情况。
二是论文。饶景英的《关于“上海邮务工会”——中国黄色工会的一个剖析》[24],介绍了上海邮务工会,研究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工人运动。田明、何建国合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邮务工人运动——以上海邮务公会(工会)为中心的考察》[25],考察了中共倡导下上海邮务工会的成立、邮工运动及其对“国民革命”的促进,分析了邮工组织的“变色”及其原因。王斌在《北伐时期湖南邮政工人运动述略》[26]一文中,简述了湖南邮工驱逐邮务长饶略、提出改善邮工待遇、组织工会等收回邮权的斗争经过。荣宏亮的硕士论文《一九三二年上海邮政工人罢工事件研究》[27],详细叙述了1932年上海邮工罢工的背景、原因、爆发及其解决的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上海邮政工人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邮政职工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于忠元著《略论抗战时期湖南邮工的历史贡献》[28],运用湖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料等叙述了抗战时期,湖南邮政员工通过节衣缩食、抢救票款物资、组织秘密邮路、组织临时邮局邮工等方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抗战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近代邮政职工作为社会民众的一员,他们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普通民众的生存情况。连城的《抗战前夕邮务职工生活水平浅析——以东川西川两邮区为例》[29],以东川、西川两邮区为例,通过了解两邮区员工的教育程度、月薪收入、生活费支出等,得知邮政职工在收入和支出上“不至于有太大赤子之忧”;且员工的教育程度较高,这有利于邮政事业的发展。
苏区邮工既是邮务工作者,又是军事工作者,对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张荣杰在《苏区邮政职工群体探析》[30]一文中,通过梳理相关资料,简介了苏区邮政职工的来源与队伍建设、苏区邮工的工作状况和福利待遇等,深入分析了邮政职工与苏维埃政权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大量的回忆资料探讨了邮政职工的心态以及最终命运和归属。
纵观近代中国邮政职工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缺憾和不足,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是研究内容需要拓展。相关学者对邮政职工做过初步的考察,但比较零碎、不成系统,没有整体的认识和研究。近代邮政职工作为近代邮政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有的群体特征。他们在工作中有明确的职责和服务准则,工作上实行严格的考绩、科学的奖惩、合理的调遣,工作较有保障;享有颇为优厚的福利待遇如:奖励金、休假、养老金等;有自己的团体组织:邮务工会和邮务职工会;在收回邮权、推动邮政事业的发展、抗日等方面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目前学界对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却很薄弱,且涉及的范围很狭窄。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这段时期,几乎没有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关于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还有很多处女地尚未开垦或有待进一步开垦。如:大清邮政时期职工的相关情况、中华邮政职工的生活状况、中华邮政职工的团体组织——邮务工会、邮务职工会等。
二是研究资料有待深入挖掘。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经梳理的近代邮政职工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料,上海市图书馆整理并制作的《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邮声》《交通职工月报》《全国邮务职工总会半月刊》等资料,《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华邮工》《上海邮工》等民国报刊资料以及大量回忆性的文史资料等;但尚有部分国家档案馆和各地档案馆藏的相关档案资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且整理完成的相关资料,如:《邮声》《中国邮政统计专刊》等,在相关研究成果中的运用比较贫乏;甚至还有许多档案资料、报刊资料无人问津。
三是部分研究观点有待斟酌。历史学的研究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在相关的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成果中,部分观点较为偏颇。如:对于邮务公会(工会)的研究,相关论文认为在国民党把持下的黄色工会就是变质的工会、反动的工会。诚然,国民党领导下的工会对于工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消极阻碍作用,但在维护邮务职工利益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这就需要我们客观、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
四是研究方法亟需丰富。关于近代邮政职工的研究多以单一的叙述为主,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运用较少。为推动近代邮政职工研究的不断发展,必须丰富研究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如:可在运用档案资料、报刊资料、地方志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走访当地在中华邮政局所工作过的职员,真实而直观地了解当时邮政职工的各方面情况,为邮政职工研究提供素材;通过对比研究,从各个不同角度发掘近代邮政职工与其他职工的异同;采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构建中华邮政职工的立体形象。
[1]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文史中心.中国邮政事务总论:上册[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44.
[2]苏全有,李风华.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7-89.
[3]苏全有,刘文旭.近年来民国邮政史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7-111.
[4]苏全有,黄莎.交通部与民国初年邮政发展研究述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3- 64.
[5]关赓麟.交通史·邮政篇[M]∥交通部、铁道部编纂委员会.近代交通史全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30:214-376.
[6]仇润喜.天津邮政史料:第3辑[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1990:427- 449.
[7]仇润喜.天津邮政史料:第4辑[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92:485-524.
[8]王开节,何纵炎.邮政六十周年纪念刊[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141-148.
[9]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邮政电信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197-204.
[10] 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第9卷(交通邮电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510-515.
[11] 张樑任.中国邮政(上、中、下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113-191.
[12] 赵会珏.中国之邮政事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48-53.
[13] 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104-107.
[14] 修晓波.邮政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2-105.
[15] 李致远.北洋政府时期中华邮政人事制度述论[J].天府新论,2006(12):66- 67.
[16] 胡中升.近代中国邮政人事制度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55.
[17] 樊清.一枝独秀的北洋中华邮政[J].文史精华,2002(4):62- 64.
[18] 赵岳峰.湖南邮政早期变革进程研究(1899-1927)[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40-52.
[19] 过秉堃.邮政人事制度25年见闻[G]//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839-856.
[20] 毛祖培.旧中华邮政人事制度一瞥[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上饶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上饶文史资料:第4辑.上饶:上饶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883:93-112.
[21] 李雄.旧“中华邮政”人事管理制度[G]//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资料组.劳动问题研究资料.北京:劳动出版社,1989:247-289.
[22] 戴瑜.我国之邮务人员[J].交通杂志,1936(6):94.
[23] 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中国劳工运动史[M].台北: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59:947-1106.
[24] 饶景英.关于“上海邮务工会”——中国黄色工会的一个剖析[J].史林,1988(2):112-121.
[25] 田明,何建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邮务工人运动——以上海邮务公会(工会)为中心的考察[J].党的文献,2009(6):82-87.
[26] 王斌.北伐时期湖南邮政工人运动述略[J].兰台世界,2012(22):35-36.
[27] 荣宏亮.一九三二年上海邮政工人罢工事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28] 于忠元.略论抗战时期湖南邮工的历史贡献[J].长沙大学学报,2008(1):77-78.
[29] 连城.抗战前夕邮务职工生活水平浅析——以东川西川两邮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10):244.
[30] 张荣杰.苏区邮政职工群体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3):83-92.
(编辑:段明琰)
Review on the Post Workers in Modern Times(1896-1949) of China
HU Ting, YE Feng
(CollegeofHistoryandSociety,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2,China)
Modern China Post work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ostal service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postal workers in modern China is comparatively weak and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on the management, the movement, the organization, the Anti Japanese struggle of postal workers and so on.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a Post stuff,such as the research spa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And there is still a larg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through expanding research content, extensively excavate and use files, newspapers,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other data, making use of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point of view scientifically, enrich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constantly to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postal workers to reach a higher level.
in modern times of China; post workers; administration; motion
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5.014
2015-10-29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华邮政职工与早期抗日战争研究(1931-1937)(2016XJJ134)
胡婷(1980-),女,安徽歙县人,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近代邮政史研究。
K25
A
1673- 8268(2016)05- 007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