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音
【摘 要】古代济源北接三晋、南连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汉人“事死如事生”以“厚葬为德”的风俗,给后人遗留下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在济源发现的大部分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明器,如陶风车、陶磨、陶井、陶猪圈和陶家畜等,基本上反映了汉代济源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主题词】济源 汉代 明器 农业发展
在济源出土的汉墓数量众多,随葬明器数量大、种类多,极富生活气息。本文主要就济源出土的汉代农业文物,浅谈汉代济源地区的农业发展。
一、两汉时期的谷物加工和贮藏
汉代是国家统一、社会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繁荣,杵臼、碓、风车和磨等粮食加工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1.石臼石杵
石臼石杵(见图1),高15厘米,1991年11月济源市文物管理所移交。臼接近正方体,臼面中心有一臼窝;石杵是由一长形石所制,上细下粗。臼外壁凿有若干凹槽。
碓臼一般是用来舂数量不大的糙米、杂粮和面粉,使用时把稻、麦粒放在臼窝里,舂臼人双手把握石杵,上下舂击,边舂边加以搅动。
2.踏碓俑
(1)彩绘踏碓俑(见图2),高15厘米,1991年11月济源市文物管理所移交。红陶质,彩绘大部分脱落,杠杆、碓头缺失,为双人踏碓。二人高冠,手扶栏杆,站于平台之上,用脚踏杠杆举碓以舂米。从二人的踏杆姿势看,是齐踏齐放。
(2)灰陶踏碓俑(见图3),高13.5厘米,北官庄出土,灰陶质,杠杆、碓头缺失。陶碓上有三人手扶栏杆,用脚踏杠杆举碓以舂米,展现了生动的劳动场面。
碓由臼发展而来,由杵臼的一人舂米发展为两人或三人同时操作。使用时,人用脚踩杠杆的一端,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使碓头翘起;当脚移开时,碓头下落,舂击臼中的谷粒,连续起落。因用脚踩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加工粮食的效率。
3.陶风车
褐绿釉陶风车(见图4),汉代,长22.5厘米,高6.5厘米,通体施褐绿釉,2003年5月5日出土于沁北电厂西窑头。该陶风车平面为长方形,左侧是米碓,右侧是风车。米碓前有圆形碓窝,是舂谷的地方。杵架上有臂,以便舂人依靠。踏碓的前方有一留有出口的方形低挡墙,用于盛放净粮。风车位于米碓右侧,长方形风箱,右端两壁上有圆形曲轴孔,风扇缺失。
风车又称风扇车,在西汉时期出现,是一种粮食清选工具。谷物经碾打脱粒后,用风车来清除谷粒中的糠秕、尘土等夹杂物。风车的使用使人们摆脱了扬谷对天气的依赖,相比使用簸箕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间断工作变得连续,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
4.灰陶作坊
灰陶作坊(见图5),高12厘米,长26.8厘米,通体施彩绘,彩绘脱落,2006年11月出土于济源市克井镇西许村。灰陶作坊由车厢、杵、碓架和底盘组成。米碓左端为一个外方内圆的臼窝,臼置其中,杵上安有长杆,陶作坊的右侧装有风扇车,风扇有四个叶片,风扇中轴向外链接曲柄,可以搅动,风箱后尾没有挡板,应是灰尘糠秕的出口。
5.陶磨
(1)灰陶磨(见图6),高8.5厘米,最大径19厘米,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在砖厂出土。该陶磨呈圆盘状,灰陶质,由磨盘和磨扇两部分组成。上下磨扇可以开合,上扇中心有一圆形粮栏,中间竖一道隔墙。外侧插入一呈直角的曲柄,曲柄上端缺失,使用时手摇曲柄旋转。下部磨扇与磨盘连为一体。磨盘呈卷沿直壁圆盘式,底下有三足。
(2)褐绿釉双联磨(见图7),长24.5厘米,宽13.5厘米,高11.5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M10出土。平面呈长方形,由左右两个形制相似的陶磨组成。陶磨分为磨扇和磨盘两部分,上下磨扇可以开合。上扇中心作圆形凹槽,周边凸起,中间有一道横梁,周围刻划出不规则竖槽;磨盘呈方形,分别在其一侧中间开一口。磨盘下部有六只足。
(3)褐绿釉陶磨(见图8),高9厘米,底径11厘米,通体施褐绿釉,2003年4月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出土。磨扇和磨盘连为一体,上扇中央有盛粮槽隔为半月形,磨扇外侧插入一呈直角的曲柄,使用时手摇曲柄旋转。
磨的使用,改变了人们对小麦、大豆的传统吃法,因为它能把整粒粮食磨成细粉,更易于人类的消化和吸收。
6.陶仓
(1)褐绿釉三足陶仓(见图9),高29厘米,口径6.5厘米,通体施褐绿釉,2003年4月沁北电厂五龙口西窑头M7出土。小口广肩,直筒形腹,腹部有三道等分弦纹,底部有三个兽状足。
(2)褐绿釉三足罐式陶仓(见图10),高13.5厘米,口径7.2厘米,通体施褐绿釉,2004年6月济源市西轵城镇M20出土。圆唇,直口,广肩,鼓腹,腹近扁球形,大平底下接三条外撇的兽状足,肩部有凹弦纹。
7.灰陶仓房
灰陶仓房(见图11),长45厘米,宽16厘米,高40厘米,旧藏。该仓房屋顶为悬山顶,分为上下两层建筑。上层对称开有二门,下层在面墙正中设有一门,门的两侧分别镂空直棂窗。这种房屋干燥通风,可防潮防湿,不易积聚湿气。
通过对踏碓俑、陶风车和陶磨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两汉时期济源粮食加工和贮藏的概况。我国传统农业所必需的一整套工具在汉代都已齐备,并且在提高功效、促进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我国传统农具此时已走上制造和使用机械农具和配套农具的道路[1]。汉代经济繁荣,由于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使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也有了很大增加,要求粮仓的储藏技术也相应的提高。陶仓一般在西汉中期出现,多数墓葬中都有发现,是济源地区汉代墓葬中必备的随葬品,常与鼎、盒、壶、灶、罐和瓮等同时随葬。
二、水利灌溉
济源汉墓出土的关于汉代时期的水利灌溉方面的文物主要是水井模型。汉代由于采取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与农业密不可分的灌溉技术也有了极大发展,同时由于铁质工具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也使凿井取水变得越来越普遍。井水被古人认为是清洁的水源,不但供居民日常饮用,还可用来灌溉农田,减少了古人对江河的依赖,促进了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1.灰陶井
高16.5厘米,直径16.5厘米,2007年6月济邵环镇北路M10出土。该井包括井身和汲水架。井身呈筒形,顶架正中置一横轴,横穿一滑轮,在井身内有一水罐。使用时,绳子一端固定在汲水架上,汲水者放绳下罐汲水,操作方便省力(见图12)。
2.褐绿釉陶井
高19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1.5厘米,2003年4月西窑头沁北电厂工地出土。通体施褐绿釉,由井架和井身组成。口沿向外平折,井身为圆筒形,在井架的右端有一小罐(见图13)。
3.褐绿釉陶井栏
口径10厘米,高7.5厘米,1991年济源市文物管理所移交。通体施褐绿釉,呈长方体,四角做出仿木十字交叉的方形接口,在井栏的四面还饰有菱形柿蒂纹(见图14)。
从上述陶水井模型可以看出汉代济源井的形制与构造,水井上多有井亭,这种亭式建筑可以避免风吹雨打破坏水质。另外,在较高的井架上装置滑轮,利用动力装置来提水,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西汉中期以后,水井模型成为仓、灶、井组合中的重要成员,逐渐代替传统仿铜陶礼器鼎、罐、壶等随葬,是墓葬中的常见之物。
三、家畜和家禽饲养
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加,使人们开始有条件大量饲养家畜、家禽。陶猪圈以及猪、马、牛、犬、鸡和鹅等家畜、家禽明器在济源汉墓中屡见不鲜,是研究汉代饲养业的宝贵资料。
1.陶猪圈
(1)灰陶猪圈(见图15),高17.5厘米,长34.8厘米,2006年11月在济源市克井镇西许村M1出土。该猪圈为一圈一厕,灰陶质,平面呈长方形,后面和右面有较高的围墙,上有两面坡带脊墙帽,对角设有一厕和一棚。厕所为悬山顶,覆有瓦垄,山墙上开有一门,与左前方的四级台阶相通;棚是专门供猪歇息的地方。猪圈内有四头猪,一大三小,母猪作哺乳状,三只猪崽伏在母猪身上作吃奶状。
(2)灰陶猪圈(见图16),高12厘米,口径21厘米,1996年12在思礼砖厂出土。该猪圈为圆形圈,平折沿,直壁,平底,围墙低矮。边沿之上设有一厕,为悬山顶,覆有瓦垄。圈内有一猪二鸡,猪作伏卧状。
从济源出土的陶猪圈可以看出,通常是将猪圈建在厕所的下部,猪吃人的粪便,再以猪粪肥田。陶猪圈从侧面体现了当时经济、建筑和艺术的发展状况,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2.陶马
褐绿釉陶马(见图17),高22.5厘米,辛庄西窑头出土。通体施褐绿釉,体形健壮,双眼突出,双耳直竖,口微张。马身下部为一长方形平台,前蹄弯曲,后腿直立。
马在汉代不仅用于作战、交通运输,还是耕种的工具[2]。《盐铁论》说:“古者,诸侯不秣马,天子有命,以车就牧。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就扼,止则就犁。”马不是主要肉食来源。
3.陶牛
(1)褐釉站姿陶牛(见图18),长20.5厘米,高11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M10出土。通体施褐釉,身体雄健,犄角弯曲,鼻吻突出,颈部高耸,右前蹄向前,左前蹄向后,左后蹄离地,似在拉车,形象传神。
(2)褐绿釉卧姿陶牛(见图19),长22厘米,高10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M10出土。通体施褐绿釉,鼻吻突出,作跪坐状。
牛在汉代少数作为肉食,多数用于农耕和短途运输。西汉时视牛为农耕之本,官府明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黄牛一般充当役力,拉车驮运货物;水牛则主要用作农田耕作[3]。
4.陶狗
(1)黄釉陶狗(见图20),长16.5厘米,高4.5厘米,2003年3月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出土。通体施黄釉,狗双目微睁,短嘴,竖耳,头伏地,尾巴伸展贴地,作伏卧状。
(2)彩绘陶狗(见图21),长13.5厘米,高14厘米,2006年4月轵城岭头村M11出土。泥质灰陶,通体施以白粉为底,上加彩绘,彩绘已大部分脱落。昂首,短嘴,双耳竖立,尾巴贴于地面。
狗的作用,在当时不仅仅是看家护院,还可以用于狩猎、放牧和供富户玩耍,是主要肉食来源之一。
5.鱼鸭池
鱼鸭池(见图22-1,图22-2),长24厘米,宽19厘米,高11.5厘米,2003年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出土。该器物呈长方形,通体施褐绿釉。池塘内有两条捏塑的鱼,作游动状,另有两只体型肥大的鹅,昂首站立。池塘栏杆为干栏式,四周对称卧着八只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体现了当时生态养殖的勃勃生机。
6.陶鸡
(1)褐绿釉陶公鸡(见图23),长8.5厘米,宽5厘米,高5.5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出土。通体施褐绿釉,高冠,尖喙,长尾,羽毛刻画清晰,作伏卧状。
(2)褐绿釉陶子母鸡(见图24),长7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M10出土。母鸡双眼圆睁,短尾微翘,无冠,胸前藏有六只雏鸡,线条流畅传神,极富生活气息。
7.陶鹅
(1)绿釉站姿陶鹅(见图25),长23厘米,高12.5厘米,2003年5月沁北电厂西窑头M18出土。通体施绿釉,长颈前伸,双眼微凸,喙部缺失,羽毛刻画清晰,腿部粗健有力。
(2)褐釉陶鹅(见图26),长10.5厘米,1991年11月市文物管理所移交。通体施褐釉,脖颈扭向尾部,羽毛刻画清晰,呈卧姿状。
汉代官府大力提倡养鸡养猪,中原地区一般农家,肉食的主要来源是鸡和猪。随着汉代经济的高度发达,以猪、狗、鸡等饲养为主的家庭副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这一时期百姓家庭的经济模式及富裕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济源汉墓出土的陶家畜和家禽,生动反映了当时畜牧业和家庭饲养的状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济源汉代墓葬出土的明器数量较多,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农业经济的认识,集中反映了济源区域性的农业经济特色。粮食加工、贮藏模型是汉代粮食充裕、经济繁荣的最好证明;陶井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水利灌溉的发达以及农业的迅速发展;陶家畜、家禽模型也展现了当时百姓家庭副业的繁荣景象,反映了汉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汉代的农业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注释:
[1]阂宗殿.两汉农具及其在中国农具史上的地位[J].中国农史,1996(2).
[2]蒋莫炬.略论山东画像石的农耕图像[J].农业考古,1981(2).
[3]姜世碧.四川汉代陶家畜家禽模型试析[J].农业考古,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