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慧娟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情定月西厢
付慧娟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西厢记》作为“北词之首”,自出世以来便备受关注,被贾仲明誉为是“天下夺魁”的作品。《西厢记》之所以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爱,就在于它塑造了痴情男女的形象,喊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强音。本文从人物入手,分析崔张二人所体现的爱情特点,论述“有情人成眷属”的主题。
重情张生;主动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
《西厢记》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具有着“特别”且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备受瞩目,甚至出现过“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1]的状景。它的光芒就在于“《西厢记》是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从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主张。”[2]它是“以两方的相互爱情高于其他一切作为结婚依据的事情。”[3]这正是《西厢记》经久不衰,历久弥香的原因。本文从崔张二人对待爱情的痴情,论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
“颠不敕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人儿曾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在半天。”真确是“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只仅仅是打了个照面,张生便心生爱恋。二人初遇,正值暮春时节,爱恋相思之情亦如柳絮般随风滋长,又有多情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使得张生连把相思病染,决定“不往京城去应举也罢。”在那个时代,男子求取功名乃是一生之大事,而张生此时仅是一破落穷书生,为了莺莺果断放弃获取功名的机会,这种决定可非一般之“情”可左右。张生对于莺莺的“情”是痴情。
孙飞虎抢亲,在莺莺的承诺下,张生挺身而出。一文弱书生,面对半万贼军,却能许下诺言退却贼兵,这是因为他看到了能和莺莺结为夫妻的希望,驱使他做此抉择。老夫人赖婚,并告之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顿时心灰意冷,他始而目瞪口呆,继而气急败坏,还直挺挺地跪在红娘面前哭闹着要上吊自尽,看似荒唐可笑的举动,却真实地映射出张生对莺莺的情至深。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在张生已觉爱情无望之际,却意外收到莺莺的邀请,大喜过望,以至于悟错了意。“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张生是个才子,本不该会错意,之所以会一时糊涂,是因为他在绝望之余,突然受邀,以致受宠若惊,欣喜之情冲昏了头脑。这鲁莽的行为恰恰是他痴情重情的反映。
因爱至深,方使乱贼抢亲张生挺身而出;因爱至真,方使老夫人悔婚之际张生欲自杀;因爱至纯,方使盼家书心切病榻中。这深爱、真爱、纯爱便构成了真实的张生,真情的张生。
“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无语怨东风。”莺莺刚一出场,便赋予了微妙的青春苦闷,这苦闷源于那非出己愿的婚姻阴影。可以说,莺莺对张生也是一见钟情,邂逅了张生,才有了“临去秋波那一转”的多情,才大胆地隔墙和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作为一个青春萌动的少女,莺莺表露的是她的真实和自觉。
孙飞虎抢亲,莺莺借此一搏。“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气;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显然,此话是向张生透露心迹。她自知僧人不可娶妻,整个寺中,唯有张生可担此承诺。况且,以相国之家的名势,完全可以重金赏勇夫,而莺莺却借婚姻为赌,这分明意在张生。正因她对张生情之真,才勇敢做出此计。莺莺对张生的爱,更大胆且直接。不料母亲悔婚,莺莺顿时“泪眼偷淹,酩子里搵湿香罗。”怨恨母亲“将俺那锦片似前程蹬脱。”莺莺对张生的爱透明纯洁。她爱得更加痛苦与挣扎;她爱得急切真实,迂曲忐忑。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此一别,竟不知何日方归,如何不哀伤,怎能不落泪!“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她悔恨“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她信奉“但得以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追求的只是单纯的爱情。莺莺对张生的爱执着、深重。
从一见钟情到私定终身,再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崔张二人的爱情心路可以说是坎坎坷坷。他们的爱情充满着勇敢、执着和真诚。他们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种种制约。崔张二人跨越那些“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爱情演绎了一段传奇美好的才子佳人的佳话。
《西厢记》通过描写崔张的爱情故事,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的自主斗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思想。朱权称赞它为“花间美人”,贾仲明称赞它是“天下夺魁”。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8.
[2]张玉玲.西厢记试论[J].邵阳师专学报,1994.
[3]张人和.西厢记论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2.
J805
A
1007-0125(2016)09-0052-01
付慧娟(1992-),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学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