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归人数逐年增多,他们中有的留学时间不长,有的则曾在海外生活多年。不论哪种情况,当他们回国之后,都面临着如何尽快适应国内环境的问题。
据统计,47%的海归认为“国内的关系网络因在国外上学而断裂”是自己最大的劣势。在2013年的统计中,有半数以上的海归表示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而在2015年的统计中,超八成海归回国后已能实现再融入。而海归组织恰恰为海归编织新的交友圈提供了平台,通过近几年的健全与发展,海归组织不断创新,为海归适应国内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尽快适应环境海归组织是捷径
由于在国外生活多年,海归回国后面对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为了更快、更好地融入国内环境,加入海归组织是一种捷径。
“国内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海归长期在国外生活学习,对国内形势较为陌生,尤其是在就业创业方面。而归国认证、落户、免税等各种手续办起来也比较复杂,需要有人指导。因此,现在海归对于加入海归组织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北京海归协会副会长胡滨说。
胡滨于2003-2006年留学英国,回国后进入阿里巴巴工作,由于家在北京,所以回国后选择在北京发展。但是他也坦言:“我身边很多留学海外的同学、朋友回国要经历学历认证、北京落户口、找工作的漫长过程。”如果有海归组织的帮助,会使海归回国后更加得心应手。
“说实话,有很多海归回国后来京发展,真的是靠海归组织的朋友互相帮助、提供信息,才站稳脚跟的。”胡滨说。他当初回国的时候,对整体就业形势不太了解,海归的能力会不会被单位认可,薪酬在什么水平等都是他担心的问题。而且他对留学学历认证手续具体怎么办也是一头雾水。胡滨表示,正是由于自己的这些经历,他才更加意识到海归组织的重要性。
组织活动丰富交友圈子能扩大
大多数海归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是海归组织帮助他们重建朋友圈子,让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郭赛伟从新加坡爱丁堡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现在创立了新加坡百洛集团。他参加了爱丁堡商学院全球校友会,这虽然不算是正规的海归组织,但是加入自己学校的校友会也让他的朋友圈变大,并获益不少。“爱丁堡商学院全球校友会每年会有一个年度聚会,去年是在马来西亚举行,前年是在英国举行。”郭赛伟说。他表示自己会积极参加这类聚会,一是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是能够找到可能的、适合的商业伙伴。他说:“因为我目前正处于创业阶段,通过这类活动,可以拓展商业资源,也可以寻找适合的合作机会。”
“平时我们会有一些活动,长期的活动有游泳、羽毛球,还有一些唱歌联谊、公益环保活动等。”胡滨说。他不仅自己踊跃参加,而且作为北京海归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他还会积极地组织朋友参加。成员们在活动中相互沟通、了解彼此,让关系更进一步。“在活动中,人会越聚越多,很多人在参加了多次活动后渐渐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小圈子。”胡滨说。这也使得海归在回国之后找到归属感,形成自己的交友圈。
范国俊目前在做互联网经济方面的创业,他说:“虽然我有时候因为繁忙而错过协会的一些活动,但是也会保证每个月至少参加一次。”他和协会中的成员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也希望带动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创业。
积极开放心态自身能力可提升
海归组织能够为海归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内环境。但是仅仅被动地依靠海归组织是不够的,还要自己积极主动、开放心态,广交友、善交友。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自己在国内市场大展身手打好基础。
“一定要放开心态,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国情、人情的差异。”胡滨说。由于中外文化底蕴的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时候要正确地看待这种差异,有时差异没有对错之分。
范国俊说:“除了参加海归组织,我还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经济论坛,还参加商会、协会的活动。”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范国俊认识了很多人,也找到了更多的商业伙伴,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国内环境中。
“不得不说,中国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好,从创业的角度来说,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公平。”郭赛伟说。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海归回国后“水土不服”的情况越来越少,程度也越来越轻。“你只要有能力,是不会被埋没的。”郭赛伟说。他强调对于创业而言,脚踏实地做实事是很重要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环境,海归除了接触一些海归组织、海归平台外,更要不断努力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