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瑞
北宋初年有一位绝顶聪明的文人陶谷,博通经史,文章过人。从五代后晋开始,陶谷就在朝中起草文书,历仕后汉、后周,到宋代依然在翰林院当老资格学士。宋人称其“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之冠”,然而他却在赵匡胤那里碰了钉子。
北宋建立后,陶谷仗着自己对赵匡胤当上皇帝有功,希望能够当宰辅大臣。按说,论他的能力和资历,都能排在赵匡胤的其他宰辅前面。后晋时,陶谷的文辞就是一流的,内外制命都归他一手掌管。而陶谷随机应变、察言观色的本事,常人更遠远不及。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黄袍加身,返回开封,在众将簇拥下准备受禅。事出突然,周恭帝不知所措,禅让仪式需要正式文告,然而当时并未事先准备,一帮武将吵吵着找人写。
就在这紧要关头,陶谷不慌不忙从袖筒里拿出早就写好的禅让文告,得意地对赵匡胤说:“已成矣”。陶谷并未参与兵变密谋,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就事先起草好了后周的禅让文告。这股聪明机灵劲儿,让谁都得惊讶。正因为有这样的功劳,所以,陶谷一心想上位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赵匡胤对陶谷却另有看法,只让他继续担任翰林承旨,却没有提拔他的动向。陶谷坐不住了,就让自己的关系户在赵匡胤面前当说客,结果赵匡胤笑道:“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说客强调陶谷的文字贡献,而皇帝却认为那些文字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而已。这个话传到陶谷耳中,对他的打击委实不小,眼看升迁无望,就在墙上题打油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东轩笔录》卷一)
赵匡胤不但看不起陶谷,还波及他的子弟。乾德三年,陶谷的儿子陶邴参加科举,名列上第。赵匡胤毫不客气地说:“谷不能训子,安得登第?”(《宋史·选举志》)并由此下诏在科举中对高级官员子弟一律另行复试。他的另一个儿子陶鄑,也因在品官子弟考试中作弊而受到处罚。陶谷不但升官梦彻底破灭,还连累了自己的后代。
赵匡胤为何不用陶谷?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按理,陶谷对赵匡胤是有功的,从陶谷的角度考虑,我为你登上帝位费尽心机,在禅让仪式最尴尬的时候给你救了场子,现在你皇帝坐稳当了就把我撂在一边,也未免太薄情了吧!那首打油诗就是这种心境的表露。
对于赵匡胤来说,当陶谷从袖筒中拿出禅位诏书来时,相信他被“惊呆了”。一次绝密的政变,竟然被一个局外的文人猜中,而且还想到了政变发起人没有想到的细节,事先安排了预案,这需要绞多少脑汁啊。但是,这种“惊呆了”是双面的。一个前朝的大臣,当政权易手之时,不是去想着怎样辅佐幼主,而是提前窥测风向卖身投靠,这需要多么无耻的心态啊。所以,赵匡胤对陶谷的看法,很有可能是大脑沟回太多而全无心肝。
如果赵匡胤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厚黑之徒,那么他会对陶谷绝不信任但又委以重用;如果赵匡胤是一个讲求报恩的厚道君子,那么,他会对陶谷予以优待但敬而远之。
然而,赵匡胤却保留陶谷原位不动,且看不上陶谷的为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赵匡胤是考虑到用人的示范作用。五代之乱后北宋需要重建士风。战乱期间,士人苟活于世,斯文扫地。赵匡胤建立北宋,是要新开一个时代。而陶谷则把陈桥兵变看作当时骄兵悍将的一次寻常易位。所以,他的政治投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却也同时展示了自己的无耻。陶谷没想到赵匡胤把气节看得那么重,所以碰壁在所难免。
那么,所谓气节,在君臣关系上是不是要求“从一而终”?也不尽然。陶谷的问题,在于前朝待他不薄。传统儒家倡导的君臣关系,从来都是双方面的,而且君居于主导位置。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可以说是儒家关于君臣关系的正解。陶谷过于聪明,却只想到背叛前主为新主立功,而没想到这种行为会让新主看不起他的人品,这也可能是利令智昏的一种表现吧。
赵匡胤不提拔陶谷,说到底,既是陶谷自找的,也与赵匡胤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稷的责任感不无关系。
(摘自《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