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已经构建的先进性评价指标,从绝对和相对两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两套不同的评价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评价了我国31省市电子信息制造的先进性水平。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评价了各个省份在电子信息制造不同方面发展的先进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制定相应的先进制造发展路径给予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先进性;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超过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18%。近十年,在我国制造业30个大类的增加值中,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一直排在首位。考虑到先进水平的发展现状和先进水平的发展潜力,本文分别构建了两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各个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即衡量发展现状的绝对指标以及衡量发展潜力的相对指标体系。根据已有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的内涵表现为技术先进、管理先进、观念先进等各个方面。综合数据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本文构建了以下指标体系。
一、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构建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指标构建
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指标选取:资产总计、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R&D人员、平均工资、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发明专利、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年末人数、研究人员和利税额。上述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投入现状、创新绩效现状、资产投资现状、利润情况等。
(二)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水平指标构建
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合理性等原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最终确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潜力指标(见表1)。选取的指标包括管理指标、效益指标、投入产出相对指标等。分别为出口率、技术人员比率、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率、研发人员占R&D人员比重、企业平均拥有专利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资产贡献率、相对市场占有率、工业销售利润率、电子信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万/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007-2013、利税率、年末从业人员人数占比、集群指数。
二、实证分析
根据《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本文是所用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1,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一)先进制造指标体系一实证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提取出两个公因子,其中因子一解释了83%的变量,可见绝大多数的评价指标都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些省份的绝对投入、产出量都相对较高。根据上述综合结果评价,可以看出绝对先进水平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河南省,都是熟知的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省份。
(二)先进制造指标体系二实证分析
总方差分析结果中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六个。故从原有18个分析指标中抽取六个主因子来表达其信息含量。这六个主因子解释的累计方差为80%以上,符合因子分析要求,用它们来代替原有指标进行先进制造水平评级是可行的。根据各自的成分解释指标情况,我们得出各个指标在某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负载。根据其实际代表的经济含义,分别将提取出的六个因子分别命名:创新能力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区域竞争力评价,国际竞争力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先进制造技术。
1.创新能力评价。创新能力是先进技术发展的必然条件,创新能力是衡量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黑龙江的创新能力评价排名较为靠前,相比于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区的绝对创新投入量,黑龙江省的绝对投入量相对较弱,但是相对指标如技术人员比例、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这些相对指标排名较为靠前。黑龙江、贵州、湖北、浙江、北京等的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经济效益评价。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构成先进企业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效益的直观体现就是利润水平。山西、海南、黑龙江、湖南、吉林、广西、四川、安徽、浙江、内蒙古、云南等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全国水平,而山西的经济效益水平远高于其他省份,但广州、北京等电子信息制造较为发达的地方的经济效益水平却较为靠后。其可能原因是山西等省份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制造,因此利润水平较高。
3.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营业务增长率反映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年末从业人数占比反映了该地区投入该行业的人数的份额大小,而集群指数反映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这一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集聚程度越高,越容易发挥规模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湖南省的区域竞争力排名最为靠前,电子信息制造在7年间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增幅达到433%,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相当巨大。湖南、重庆、上海、海南、黑龙江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国际竞争力评价。在该体系中,出口率占据了较高地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率可以反映技术跟国际的接轨水平。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广东、北京等地区遥遥领先。
5.社会效益评价。企业做大做强后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回报社会的主要方式就是上缴利税,这是维持各级政府部门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利税率是关键性指标。社会效益评价体系中,广西利税率指标为0.5,北京为0.07,高于北京7倍有余,位列全国第一。
6.先进制造技术评价。新产品产出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越高,说明该技术带来的产品越容易被市场接受,先进性越高。而劳动生产率则是制造技术水平先进程度的直观表现,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效益越高。该评价体系主要解释了新产品产出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内蒙古、贵州、湖北、上海、海南、北京、辽宁、广西、山东、江西、江苏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套评价指标评价的结果跟我们常规认为的结论并没有太大出入,从投入产出水平来看,广东、江苏、上海等这些省份都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从第二套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看,湖南、黑龙江、湖北、北京、山西、贵州、上海、广东、安徽、浙江、山东先进能力较强,因为是相对评价指标,反映了发展的潜力,如湖南等地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很快、山西等地的附加值率较高、黑龙江等的创新潜力较高。综合两套评价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广东、北京、山东、浙江这四省市的先进程度较高。不管是绝对的评价指标还是相对的发展潜力。江苏、四川、福建、天津、河南等地的生产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产值较高,但是先进水平较低,其发展可能依赖于劳动投入等,而不是靠科技带动,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低。然而湖南、黑龙江、湖北、山西、贵州、安徽等地电子信息制造的规模较小,但是其相对发展潜力较大。
(二)建议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多地的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先进性水平有待提高。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系统地评价出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发展状况对症下药。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区域内先进制造的提升路径有一定的作用,地区可以根据先进制造的短板有针对的提升先进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水平较低,可以有针对的出台关于R&D人员、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对策及政策。再或者先进制造效率较低,可以通过引进先进制造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通过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等。各个省份发展的差异较大,发展的基础不同,各地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先进制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巍,林汉川,付子墨.我国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
[2]胡蝶,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评价分析[J].经济地理,2011,06.
[3]于波,李平华.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4]龚唯平.当代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因及新趋势[J].经济前沿,2007,11:38-41.
[5]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一帆(1991-),女,山西吕梁人,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