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九光
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擅自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10余公里长的铁路,随即被清朝官员买回后拆毁。1881年,洋务派官员建成第一条中国人主持修建的唐胥铁路,因“烟伤禾稼,震动陵寝”,一度只能用骡马牵引。随后,官方和民间逐渐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意义。民智的初步开启,本应促成自强,然而却充斥着开创与因循、国家与地方、公义与私利、盲目爱国与争夺私利等争吵。大清朝就这样在首鼠两端中,未能将铁路化作自强之路,却走向了一条自我毁灭之路。
铁路的意义一再被忽视
1884年中法战争,清军本有军事优势,却以和谈结束。此时,清廷已经认识到铁路对于军事的重要意义。然而,苟且偷安的心理依然顽固,除李鸿章以个人之力推动修筑天津至大沽铁路外,清廷至战后5年才开展铁路大讨论。朝野经讨论,确定先修干路再修支路的思路,先修卢沟桥到汉口卢汉线,再修武昌至广州的粤汉线。这一规划本身没有问题,但关键是缺少列强环伺之下的生存紧迫感,不知何为时不我待。
1891年,因沙俄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清廷下令暂停卢汉路,先修关东铁路。此时卢汉铁路尚处筹备期,一寸未修。至1894年的中日战争中,清朝没有南北铁路干线的缺点明显暴露。战争中后期,祖宗遗留的京杭运河因封冻无法运输,由各色牲畜运送辎重的部队,往往三四个月才能到前线,军火、粮饷等物资运转更慢。前方部队,大量存在有兵无枪、有枪无弹的情况。
多条铁路开始筹备修建
1895年,朝廷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再次建议下,同意修筑卢汉铁路,并任命盛宣怀为督办铁路大臣,成立铁路总公司招股。然而在筑路资金上再起争执,清廷无钱投资,民间招商无人应股,官方出面举借外债又遭朝臣反对。各方吵嚷之下又过3年,清廷同意铁路总公司借洋款修卢汉、粤汉铁路。
1905年,借比利时洋款修筑的卢汉铁路全线通车,并由卢沟桥延长至北京,全长1200公里,改称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之后的粤汉、川汉、津浦等铁路在修筑过程中,出现了更多复杂因素。一是无钱投资,清廷马关、庚子两条约赔款总额达六亿八千万两,掏空了清政府的财政;二是西方列强重新评估中国仇洋情绪,调整政策,在相互竞争之下放宽对华贷款条件,对路权、沿铁路采矿权也有所收敛;三是少数中国精英开始觉醒。1898年,铁路总公司向美国合兴公司借粤汉铁路筑路款400万英镑,合同附加美方管理行车经营等条款。盛宣怀、张之洞抓住合兴公司被比利时收购的机会,以美方违约为由,发动湘、鄂、粤3省绅商,借助民间舆论收回粤汉铁路路权。在以675万美元价格收回粤汉路权后,一些其他省份都掀起了权利回收运动,津浦路、苏沪路路权和沿线采矿权都有所收回。
铁路成了压死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卢汉铁路年度盈利160余万两白银的刺激下,铁路建设的公益性质与地方团体、个人利益形成了激烈冲突,从而演化成哄闹。湖南、湖北、广东的绅士们在收回路权之初,设想民间自筹筑路经费自办,3省各设铁路公司,各修各路。3省公约刚一成形,湖南郴州绅士不满由广东代修郴州路段,声明“郴绅为省绅所卖”,要求郴绅自行修建。哄闹中荒废3年,路一寸未修,款远未筹足,每年耗费大量赎路款利息。
1908年后,清廷先后任命张之洞、端方担任督办铁路大臣,商借外债补民资不足,强力推进。然而此时革命团体暗中在四川的保路“同志会”、哥老会、袍哥、棒哥等群体中发展了大批会员,并借助四川铁路公司所办媒体控制舆论。清廷被陷于不修路等死、修路致死的自我毁灭困局而不自知。
1911年6月,清廷在官股仅占2%的情况下,贸然宣布川汉铁路国有化,强令民间集资转为股票,不退现金。成都民间代表遭逮捕,群众抗议遭镇压,同盟会员在锦江上游投入水中数百片木片,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救自保”,从而掀起四川各地保路同志军起义。清廷抽调湖北新军主力赴四川镇压,却使武汉兵力空虚,从而为武昌仓促起义能够成功提供了机会。结束中国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就这样在民间铁路维权运动中提前到来。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