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春华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直存在分歧。笔者参考了众多自主学习的定义,将自主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学习者以一种主体的身份或者是一种自主的意识,参与到某项认识或是实践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那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定义可概括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主导的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素质的养成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理性地评价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必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改变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不能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课堂权威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此外,教师在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式时,还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意识之上,学生起主导作用。若是学生无心学习的话,自主学习模式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支配整个学习过程。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逐渐打开学生的心扉。在最初利用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调节好教学的步骤、速度以及过程,让学生充分适应,并逐渐增加自主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适应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分配和学习模式。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虽然这些内容紧贴课本,但是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上,学生占据着主导作用。
3.注重学生的学习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秉持《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运用语文知识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高中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4.丰富语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组织高中生积极参加语文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教师可以开设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如宠物介绍、电影和文学作品推荐、原创课文剧目表演、原创相声小品汇报演出、诗歌朗诵、新闻社会热点辩论赛等。语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与他人合作,体会和总结出实用的语文知识。
5.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灌输式”讲解,课堂十分枯燥,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除了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之外,教师还要缩短自己的讲授时间,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习方法,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的创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