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2016-10-26 08:49刘漫霞
关键词:生存率综合征心脏

刘漫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刘漫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3)

目的 探讨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PCA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复苏后7天GCS评分(8.02±1.53)分高于对照组的(5.13±1.76)分(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11.56±3.77)天短于对照组的(17.04±4.82)天,28天生存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PCAS患者的预后。

护理干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护理效果

心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经抢救后暂时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中,死亡率仍接近70%[1]。已有研究表明,CA发病时可导致心、脑、肝、肾等器官出现严重损害,患者在成功心肺复苏后,机体处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称为PCAS[2]。由于PCAS患者大部分存在意识障碍,身体状况极差,病情变化迅速,加强护理监护是保障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探讨了PCAS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PCA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出现CA,经抢救后恢复自主循环;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脑损伤、大出血等;②处于恶性肿瘤终末期。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4.22±15.35)岁;基础疾病:循环系统疾病14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创伤7例,中毒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6.25±14.52)岁;基础疾病:循环系统疾病16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创伤5例,中毒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1)呼吸系统的护理:①每0.5~2 h为患者拍背、湿化气道、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②对于采用呼吸机的患者,加强巡视,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2)循环系统的护理:①密切观察皮肤、浅表静脉、口唇等体征,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循环功能的变化;②严重监测与控制血压,按中心静脉压与血压的波动情况,预测心功能状况,做好护理干预与急救准备。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3)神经系统的护理:①遵医嘱对亚低温治疗患者进行严密监护,了解血压、呼吸、心率、瞳孔、视盘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协助进行抢救;②遵医嘱应用甘露醇控制颅内压;③帮助患者保持适宜体位,抬高头部20°,促进头部静脉回流。(4)泌尿系统的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监测每日排尿量,掌握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指标,警惕发生肾衰。(5)消化系统的护理: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按时更换负压吸引瓶,检查内容物性况,警惕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1.3 评价标准

对比GCS评分、住ICU天数、28天生存率、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GCS评分比较

两组复苏后1天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7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复苏后1 d  复苏后7 d观察组 30 3.94±0.88 8.02±1.53*对照组 30 3.83±0.82 5.13±1.76

2.2 住ICU时间与28天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住ICU天数短于对照组,28天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与28天生存率比较

2.3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CA是常见的严重临床事件。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应用心肺复苏术救治CA患者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可出现PCAS,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存活率。因此,探讨PCAS的有效干预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苏后7天GCS评分(8.02±1.53)分高于对照组的(5.13±1.76)分,住ICU时间(11.56±3.77)天短于对照组的(17.04±4.82)天,28天生存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低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PCAS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PCAS患者的护理,应重点强调时效性与综合性。首先,PCAS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密切进行症状、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各种病情恶化的征兆,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其次,PCAS患者存在全身多系统损害,尤其应加强各个系统的综合护理,改善全身机体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4]。

[1] 冯丽钦,展丽元,陈东玲,等.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

[2] 卢中秋,赵光举.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治疗策略[D].第17届世界灾难与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39.

[3] 王 黎,林锦乐,田 方,等.心脏骤停后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5):339-340.

[4] 吴龙川,项晓青,等.脑复苏的亚低温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3,21(3):4.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2.195.02

猜你喜欢
生存率综合征心脏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考前综合征
心脏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