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航标

2016-10-26 06:16朱立志
农经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型环境友好体系

文 | 朱立志

“三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航标

文 | 朱立志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既能较好地传承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又能全方位对接潜力巨大的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可以让新时期我国农业尽快摆脱化学农业的困扰。

朱立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业部等八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该《规划》在过去“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科学的“三型”农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生态系统和生产系统是一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农田生态系统,还涉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如草地、林地、水体、湿地,典型的有北方牧区、南方草地、经济林、林下种养、湖泊和江河以及近海网箱养殖、池塘放养、水生种植、水禽以及水生动物饲养等。承载农业生产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建立在特定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是人类开发程度最大、依赖程度最高的生态系统。

农业既然是一种生态产业,就不能仅仅关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应该上升到更高的生态层次,关注生态保育。生态保育(Ecosystem Conservation)包含生态“保护(protection)”与“复育(restoration)”两个内涵。生态保育型农业就是在保护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同时,修复受到人类和自然冲击的农业生态功能,培育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草原生态总体恶化,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大力倡导生态保育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农业要求农业资源在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减量化,环境友好型农业要求有效治理与修复农产品产地环境,但都没有从本质上把农业看成是一个生态产业,而是就资源谈资源、就环境谈环境,忽视了注重资源、环境、生态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生态保育型农业建设。只有将“两型”农业转换升级成“三型”农业,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农业再生产。

“三型”农业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经济高效、产品安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长期以来,由于受耕地减少与退化、水源紧缺与污染、环境保护不力与生态功能递减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保障农产品供给面临很大困难,农业发展状况堪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也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必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拼资源和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农产品供给和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的两个目标,但也是存在冲突的两个目标。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走以“三型”农业为根本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一方面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大幅降低农业资源的消耗强度,特别是水、土地等基础资源的消耗强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和功能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保育。

“三型”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型”农业注重选择适宜的农业复合模式,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促进物质充分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增加生物质产量。二是“三型”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干扰,可以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条件,从而从环境安全保障方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三型”农业有利于在有限的时空内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注重提高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长期效果。

“三型”农业能够加快化学农业的替代进程

“三型”农业既要注重传承传统生态农业技术精髓,又要转换常规农业技术,并进一步集成创新。因此,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弥补传统农业的缺陷,构建“三型”农业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然而,这种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的对接是根据不同的农业生态类型进行组装,属于一种集成创新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这样才能使“三型”农业真正具有现代高效的科技内涵。

在替代常规化学农业的过程中,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将是最能体现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科技体系,应视为“三型”农业的关键科技领域。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添加剂、激素、抗生素等的使用,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功能,有效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农业强调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来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甚至于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特定营养和特色风味。尽管最初的生物农业模式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传统农业的精髓,但在新时期还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升级,才能实现高效化,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物理农业注重从调节光、热、水、气的角度来实现作物、畜禽、鱼虾、食用菌等农业生物对象的良好生长条件,在我国传统农业中也有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同样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升级。例如,智能设施农业就是用各类物理农业技术集成组装的较高层次的物理农业技术体系。

“三型”农业需政策引导和保障

建立系统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三型”农业模式与一般农业发展模式相比,具有较强的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正外部性,但同时却承担着直接经济投入的增加,甚至较大的机会成本,必须实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向“三型”农业对接。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农业生产者的行为。目前,我国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政策法规系统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胡萝卜”和法规的“大棒”还没有完善成型,更不能应用自如。因此,需要在这两方面深入广泛地调研和分析,并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制定出能引导和保障“三型”农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尽快形成有效的执行机制。

建立合理化的组织经营体系。与传统农业不一样,“三型”农业是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经营体系,以促进在集约化投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达到规模化产出、社会化服务,从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总量。同时,合理的组织经营体系可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间的高效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既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又能很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当前,我国正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其组织经营体系的合理化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加快培育熟悉掌握“三型”农业模式的职业农民队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促进“三型”农业的全方位产业化发展。同时,注重在组织经营体系内,用价值链条拉动物质单元以形成畅通的循环经济通道,保障尽可能多的物质单元多次经过农业生产过程以实现循环增值,促进物质单元更多地附在产品上而不是附在废弃物上走出农业系统以增加产出量。

猜你喜欢
三型环境友好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如何发挥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