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的构式视角*

2016-10-26 02:48何中清
外语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构式流派隐喻

何中清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隐喻研究的构式视角*

何中清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各隐喻理论流派层出不穷。“构式”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厘清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揭示各流派之间的潜在联系。本文在构式视角下探讨隐喻研究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隐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各隐喻理论流派在隐喻定义和阐述中均对隐喻的意义或形式有所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隐喻的构式特征。隐喻流派之间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一定的传承,整个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连续体。

构式;隐喻;连续体

1 引言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两千多年来,隐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隐喻已经从最初的修辞学研究范畴扩展到语义学、语用学、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其研究边界不断延伸(吴建清 2014)。对于隐喻研究的发展进程,很多学者(如Brooke-Rose 1958,Hawkes 1972,Cameron 2003)尝试进行归纳综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隐喻研究的理解,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大部分学者似乎过于强调各隐喻理论流派之间的差别,而忽视共性和联系。

实际上,尽管各类隐喻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但隐喻研究一直存在两个传统:意义层面研究和形式层面研究。前者采用“从下至上”的研究视角(Halliday 1994:342),从形式出发,关注相同语言形式在一致式表达和隐喻式表达中意义的转变;而后者的研究视角是“从上至下”,即从意义出发,探讨相同意义在一致式表达和隐喻式表达中形式的转化。这两大传统贯穿整个隐喻研究的发展进程,各隐喻研究对隐喻形式或隐喻意义都有所侧重。这种现象表明,作为语言符号的隐喻包含形式和意义两部分信息,具有明显的“构式”(construction)特征(Martin 2006:230)。本文将“构式”概念引入隐喻研究,在构式视角下厘清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揭示各隐喻理论流派之间的潜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隐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意义层面的隐喻研究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意义层面的隐喻研究是最普遍、影响最大的隐喻研究范式,它包含多个隐喻理论流派,如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浪漫主义传统的隐喻理论、互动隐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等。

2.1 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

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严肃的隐喻研究都要从亚里士多德开始(Ortony 1979/1993:3)。亚里士多德开创修辞学隐喻研究的先河,他的观点在Fontanier(1830/1968)和Quintilian(1920)等的著作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隐喻理论中的替代论和比较论(林书武 1997)。

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定义为同一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范畴之间的“转用”(transference)。这种转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将属于甲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乙事物”,它可以是“由属到种,或由种到属,或由种到种,或类比”(Aristotle 1965:61)。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具有明显的“构式”意味。它明确提及“名称”、“种”、“属”等概念,其中“名称”指某个名词,即具体语言表达,而“种”和“属”则是意义范畴概念。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始于“名”(name),即某个名词,它是同一表达形式所引起的不同意义范畴的“转用”,这是典型的“从下至上”的隐喻研究视角,即从表达形式出发,探讨隐喻所带来的意义范畴的变化。

这种隐喻构式观在Fontanier的隐喻定义中得到更明显的体现。Fontanier承认隐喻涉及词语的转用,但他认为这种转用并不是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词语和词语所表达的观点(idea)之间的对应。他指出,思维和表达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观点”和“词语”,而修辞的基础就是这种“观点-词语对应体”(idea-word pair):“将词语运用于表达新的观点时,词语会产生不同于原始意义的某些意义,这就是修辞”(Fontanier 1830/1968:39)。在此基础上,Fontanier将隐喻定义为“用另一个更显著或更为人所知的符号表达某个观点” (Fontanier 1830/1968:99)。可见,Fontanier的隐喻定义同样强调隐喻始于“名”,并且他更进一步地明确指出,隐喻是“符号-观点对应体”,隐喻涉及 “符号”和“观点”两部分信息,这与构式中的“形义配对体” 概念不谋而合。

总体来看,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研究者将隐喻视为一种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殊书面语言现象,其主要作用是“装饰”语言。他们强调隐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其产生机制是“替代”或“比较”,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隐喻背后的认知动因。另外,该流派将隐喻主要局限于名词的使用,他们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词语隐喻”(word me-taphor)(Ricoeur 1977/2003)。我们看到,虽然该流派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隐喻涉及词语和对应的意义范畴两部分信息,其中Quintilian甚至提出隐喻可能涉及句子结构的变化,而Fontanier则大胆提出“符号-观点对应体”的概念,但遗憾的是,两位研究者都没有对此进一步论证,其关注点主要还是词语,尤其是名词所带来的隐喻意义范畴的变化。

2.2 浪漫主义传统的隐喻理论

Coleridge(1817/1968)认为,每个人天生不是亚里士多德学派者就是柏拉图学派者(Hawkes 1972:34),隐喻研究似乎也印证这种说法。在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之后,出现了浪漫主义传统的隐喻理论。该隐喻理论属于柏拉图学派,他们深受柏拉图语言思想的影响,强调语言是“像生物体一样”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Plato 2013)。该隐喻理论流派以浪漫主义诗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Shelley和Coleridge.

浪漫主义传统的隐喻研究者批判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强调隐喻是语言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隐喻并不只是“装饰”语言,而是表达想像的重要方式(Hawkes 1972:34)。Shelley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揭示出语言出现之前人们从未意识到的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言,人们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得以永久流传,而体现这种关联的词语最终发展成为能代表部分或多种思想的符号”(Shelley 1840/2002)。可见,Shelley认识到隐喻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隐喻反映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体现人类语言的本质。另外,Shelley还强调,隐喻表现为“词语”或“符号”,它们用于表达“思想”,这表现出隐喻的“构式”特征,隐喻具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信息。

这个观点在Coleridge的论述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语言思想中的核心原则是有机整体(organicism)。正如其他柏拉图学派的学者一样,Coleridge希望找出所有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消除亚里士多德传统分析中的人为界限。Coleridge认为,事物间的有机整体性体现在隐喻使用上,隐喻表明像的“组织能力”(esemplastic power),“尽管它们的本质和功能有所不同,隐喻中的各部分能够融合形成一个确定的整体,这种融合不受历史事件和联系的影响,也不受时空的左右”(Hawkes 1972:46)。Coleridge认识到,隐喻由各个部分构成,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一个隐喻整体。他进一步指出,“隐喻是我们将不同思想融为一体的语言手段,它重构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Kittay 1987:6)。可见,与Shelley相似,Coleridge也认同隐喻包含外在的“语言表达”和内部的“思想”两部分,具有明显的构式特征。

浪漫主义传统的隐喻研究者主要从浪漫主义诗学角度研究隐喻现象,重点探讨隐喻对想像的影响及其认知功能。但是,该流派没有明确界定隐喻,其隐喻定义非常模糊。从整体来看,他们强调隐喻是通过词语表达思想,因而本质上他们探讨的隐喻仍然局限为词语隐喻。另外,该流派没有详细地论述隐喻的产生机制,尽管他们提到隐喻体现“事物间的内在关系”,但对“如何体现这种关系”以及“隐喻如何产生”等问题没有给出答案。随后出现的互动隐喻理论吸收该流派的理论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尝试解决此类问题,使隐喻研究真正开始认知心理学的转向。

2.3 互动隐喻理论

互动隐喻理论源于20世纪初Richards所进行的隐喻研究。他吸收浪漫主义传统隐喻理论中的隐喻认知观,批判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其产生机制并不是替代或比较,而是两个观点之间的“互动”。该理论后来得到Black等的继承和发展,给现代隐喻研究带来很大影响。

Richards指出,在使用隐喻时,“我们会激活事物的两个观点,它们表现为一个词或短语,其意义源于这两个观点的互动”(Richards 1936/1965:93)。他将这两种观点分别称为本体(tenor)和喻源(vehicle),本体和喻源之分是原有观点和借用观点、意义和隐喻或者概念和意象。可以看出,Richards认识到隐喻的外在表现是词或短语,而其内在意义取决于本体和喻源的互动,隐喻是形式和意义的综合体。此外,Richards的隐喻研究视角是从某个词或短语出发,探讨该词或短语所带来的“两个观点的互动”,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从下至上的隐喻研究视角,关注的是意义层面的隐喻研究。

Black发展Richards“两个观点一个意义”的论述,他注意到,在提到隐喻时,尽管我们将整个句子视为隐喻实例,但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词语上,该词语在句子中是隐喻用法,而其他部分都是非隐喻用法。Black将这种隐喻用法的词语称为聚焦(focus),把其他成分称为义框(frame),隐喻句的意义取决于聚焦和义框之间的互动(Black 1962)。后来,Black借用Richards的观点,使用辅助主语(subsidiary subject)和主要主语(principal subject)替代聚焦和义框(Black 1962,1979/1993)。根据Black的观点,隐喻具有过滤作用, “‘透过’隐喻表达我们看到的就是主要主语,也就是说,主要主语被投射到辅助主语的区域”(Black 1962:41)。可见,与Richards相似,Black也承认隐喻涉及隐喻表达和隐喻意义两部分信息,隐喻意义是将主要主语投射到辅助主语的语义系统上产生的结果。

我们注意到,互动隐喻理论中的隐喻构式观仍然不成熟,尤其表现在隐喻界定上。互动隐喻理论强调隐喻的语义学研究,“我们称某个句子为隐喻句时指的是其意义,而不是其拼写或语音模式或语法形式”(Black 1962:28)。这种隐喻的语义学研究是在句子框架内进行,关注隐喻两部分之间的互动给句子整体意义带来的影响,因而互动隐喻理论研究者探讨的是句子隐喻(sentence me-taphor)(Ricoeur 1977/2003:66)。但是,这些研究者没有明确给出隐喻定义,在探讨句子隐喻时,受制于所提倡的隐喻成分二分法,其隐喻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特定句式的隐喻实例,尤其是A is B类型。

2.4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奠基之作是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该书的出版给隐喻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经过很多学者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业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现代隐喻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概念隐喻理论继承Reddy(1979/1993)的传导隐喻(conduit metaphor)理论,强调隐喻的概念性和常规性,认为日常语言大部分是隐喻性的,隐喻是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该隐喻理论流派发展Black(1979/1993)提出的隐喻主题(metaphor theme)概念,严格区分隐喻和隐喻表达,“语言表达并不是隐喻,隐喻是概念映射,它们是思维问题,而不仅仅是语言问题”(Lakoff, Turner 1989:106)。这就是说,在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的表现形式是语言表达,而隐喻本身是深层次的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跨概念域映射。Lakoff对此进一步论述,“隐喻,作为一种现象,涉及概念映射和语言表达两方面,我们需要将它们区分开来”(Lakoff 1979/1993)。可见,Lakoff也认识到隐喻的构式特征,隐喻包含语言表达和概念映射两方面;隐喻的外在形式是语言表达,而其意义源于概念映射。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重点是语言表达所涉及的概念映射,“映射是首位的,而语言是第二位”(Lakoff 1979/1993),这也是一种“从下至上”的隐喻研究视角,属于意义层面的隐喻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吸收前人在隐喻认知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展现隐喻的认知作用,揭示隐喻的产生机制,使隐喻研究进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但该理论流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概念隐喻理论过分强调隐喻和隐喻表达之分,缺乏明确的隐喻界定。Lakoff和Johnson(1980/2003)认为,隐喻的研究重点是抽象的概念隐喻,而不是隐喻表达,但他们并没有说明如何确定概念隐喻,如何明确隐喻实例所涉及的概念域,因而“缺乏确定映射水平或特征的标准”(刘正光 2007)。其次,概念隐喻理论强调思维而忽视语言,过于重视隐喻的认知性,将语言中的隐喻实例视为一种表面现象。这样,很多概念隐喻理论研究者过于依赖内省法,凭直觉创造隐喻实例进行隐喻研究,使研究成果缺乏信度。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很多学者主张从语料库中选取真实隐喻实例进行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以弥补概念隐喻理论缺乏真实语料的不足(如Deignan 2005;Stefanowitsch, Gries 2006)。最后,概念隐喻理论缺乏对隐喻的系统描述。在概念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1980/2003)区分3种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但没有详细阐述每类隐喻的具体分类,也没有说明3类隐喻之间的关系。这就使概念隐喻理论中的隐喻描述和分析显得零散而随意,缺乏系统性。

3 形式层面的隐喻研究:语法隐喻理论

语法隐喻理论是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进行的隐喻理论探索,这是概念隐喻理论之外又一影响深远的现代隐喻理论流派。与前面提到的隐喻理论流派不同,语法隐喻理论另辟蹊径,采用“从上至下”的研究视角,从隐喻意义出发,探讨隐喻意义所涉及的表达形式的转变。

Halliday首次提出语法隐喻概念,指出“隐喻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日常语言大多在本源上是隐喻性的”(Halliday 1976/2007),以此确立语法隐喻理论,从语言表现形式入手探讨隐喻现象。他强调,隐喻出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可以分为语音隐喻(phonological metaphors)、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s)和语义隐喻(semantic metaphors)3种类型,其中语法隐喻又可进一步区分为词法隐喻(morphological metaphors)、词汇隐喻(lexical metaphors)和句法隐喻(syntactic metaphors)。

继而,Halliday阐释传统隐喻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的区别,强调传统隐喻理论将隐喻视为一种词语使用上的变化,是词汇隐喻,有别于语法隐喻(Halliday 1994:342)。具体来说,词汇隐喻是一种“从下至上”的研究,由词汇到意义,是“相同能指对应不同所指”;而语法隐喻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研究,由意义到词汇,是“相同所指对应不同能指”(Halliday 1994:342)。可见,Halliday明确表明隐喻的构式特征,隐喻涉及能指和所指,即意义和形式两部分信息。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隐喻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语法隐喻理论是“从上至下”的研究视角,探讨隐喻意义所涉及的隐喻形式的转变,是一种典型的形式层面的隐喻研究。

总体而言,语法隐喻理论从语言系统自身出发探讨隐喻问题,它丰富隐喻研究的方法,推进隐喻研究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语法隐喻的分类不够完善。Halliday在不同阶段对语法隐喻有不同分类:先以小句整体为单位,从元功能的语言表征形式出发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Halliday 1994);后又以小句成分为单位,从级阶和词类转换的类型出发将语法隐喻分为13种类型(Halliday 1998/2004; Halliday, Matthiessen 1999)。前者分类简单易懂,但是稍显笼统,难以深入,且是否存在语篇隐喻一直存在争议;后者分类标准明确,易于统计,但是否穷尽所有类型、是否存在动词化(verbalization)现象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胡壮麟 2000,严世清 2003)。其次,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一致式”概念模糊不清。作为隐喻表达的参照,Halliday始终没有明确提出“一致式”的标准。胡壮麟(2000)归纳一致式的5条标准,但他也承认这些标准难以量化,不好掌握。一致式概念不清使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停留在直觉判断上,主观性大,很难令人信服。最后,语法隐喻理论重视隐喻的系统描述,但缺乏对产生机制的认知解释(何中清 2014)。Halliday似乎不太关注人类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在语法隐喻理论中,他只是简单地阐述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机制,但缺乏明确说明。语法隐喻理论更多关注语法隐喻的系统描述,却没能揭示语法隐喻产生的认知基础。

4 当前隐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亚里士多德到Lakoff和Johnson,隐喻研究者探讨隐喻形式所带来的意义转用,他们不断探索隐喻的认知功能,其研究对象经历一个从词语隐喻到句子隐喻再到概念隐喻的发展过程;而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与众不同,致力于挖掘隐喻意义所涉及的语言表现形式的变化,其研究对象是语法隐喻,即隐喻意义所涉及的词类或句法结构的变化。这样,各隐喻理论流派在一定程度上都承认隐喻的构式特征,即隐喻可分为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是典型的“形义配对体”。因而从构式角度看,各隐喻理论流派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关系,整个隐喻研究的发展进程可以看成一个渐进式的连续体。当前隐喻研究中的两大主流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分别处在连续体的两端,中间是其他隐喻理论流派,见图1:

作为当前隐喻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大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分别是典型的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隐喻研究。当前隐喻研究在这两大主流隐喻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取得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式层面和意义层面的隐喻研究脱节,两者难以兼顾。当前,大部分隐喻研究或多或少都受到概念隐喻理论或语法隐喻理论的影响,偏重隐喻中的意义层面或形式层面研究,不能两者兼顾。幸运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如Cameron 2003;Landau, et al. 2014)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尝试将隐喻中的意义和形式研究结合起来,探索新的隐喻研究途径。作为语言符号的隐喻,其意义和形式不可分割,我们不能脱离隐喻形式讨论隐喻意义或不顾隐喻意义探讨隐喻形式,两者必须得到相同重视,“隐喻研究必须在语言和认知中同时进行,我们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隐喻理论研究和分析”(Came-ron 2003:2)。

其次,语言单位和隐喻单位混淆不清。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出现在各个语言单位中,包括词素、词、短语/词组、句子等,甚至语篇(Indurkhya 1992;Goatly 1997;Knowles, Moon 2006)。换言之,隐喻并不局限于某一种语言单位,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隐喻等同于词、短语或句子的特殊用法。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容易在定义和识别隐喻时以偏概全,难以把握隐喻本质。

最后,隐喻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隐喻实例的提取和背景学科的选择。总体来说,目前的大部分隐喻研究采用内省法,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需要的隐喻实例,缺乏真实语料且覆盖面窄。在背景学科的选择上,隐喻研究从最早的修辞学研究发展到诗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随着人们对隐喻复杂性的了解越来越深,只在某一背景学科中进行隐喻研究已经很难取得进一步突破。Deignan指出,现代隐喻研究不能完全依赖某一种隐喻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其他学科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隐喻研究和分析方法(Deignan 2010)。在这方面,一些隐喻研究者已经做出非常有益的探索(如Goatly 1997;Cameron 2003,2011)。

5 结束语

在构式视角下,本文简要梳理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各隐喻理论流派中的构式观点,分析其不足,并探讨当前隐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语言符号的隐喻具有明显的构式特征,包含形式和意义两部分信息。研究表明,隐喻构式观在各主要隐喻理论流派中都有所体现,整个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可以视为一个连续体,语法隐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处在连续体的两端,分别代表典型的形式层面隐喻研究和意义层面隐喻研究,中间是其他各种隐喻理论流派。这给当前隐喻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我们可以在构式视角下整合各隐喻理论流派,尤其是概念隐喻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探索新的隐喻研究思路。

何中清.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和问题[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

胡壮麟.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2).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正光. 隐喻研究的三个层次与主要领域[J]. 外语学刊, 2007(3).

吴建清. 隐喻边界的延伸[J]. 外语学刊, 2014(1).

严世清.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 外国语, 2003(3).

Aristotle. On the Art of Poetry[A]. In: Dorsch, T.(Ed.),ClassicalLiteraryCriticism[C].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5.

Black, M.ModelsandMetaphor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A]. In: Ortony, A.(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993.

Brooke-Rose, C.AGrammarofMetaphor[M].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58.

Cameron, L.MetaphorinEducationalDiscourse[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Cameron, L.MetaphorandReconciliation:TheDiscourseDynamicsofEmpathyinPost-conflictConversation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Coleridge, S.T.BiographiaLiterari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17/1968.

Croft, W.RadicalConstructionGrammar:SyntacticTheoryinTypologicalPerspective[M].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Deignan, A.MetaphorandCorpusLinguistic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5.

Deignan, A. The Cognitive View of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A]. In: Cameron, L., Maslen, R.(Eds.),MetaphorAnalysis:Research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SocialSciencesandtheHumanities[C]. London: Equinox, 2010.

Fontanier, P.LesFigureduDiscours[M]. Paris: Flamma-rion, 1830/1968.

Goatly, A.TheLanguageofMetaphors[M]. London: Routledge, 1997.

Goldberg, A.E.Construction:A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toArgumentStructur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t Work:TheNatureofGe-neralizationin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Halliday, M.A.K. Anti-languages[A]. In: Webster. J.(Ed.),LanguageandSociety[C].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1976/2007.

Halliday, 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4.

Halliday, M.A.K.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A]. In: Webster, J.(Ed.),TheLanguageofScience[C].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1998/2004.

Halliday, M.A.K., Matthiessen, C.ConstruingExperiencethroughMeaning:ALanguage-basedApproachtoCognition[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1999.

Hawkes, T.Metaphor[M]. New York: Methuen, 1972.

Indurkhya, B.MetaphorandCognition:AnInteractionistApproach[M]. Boston/London: Kluwer, 1992.

Kittay, F.Metaphor:ItsCognitiveForceandLinguisticStruc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Knowles, M., Moon, R.IntroducingMetaphor[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6.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Ortony, A.(Ed.),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993.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2003.

Lakoff, G., Turner, M.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Chicago/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Landau, M., Robinson, M., Meier, B.ThePowerofMetaphor:ExaminingItsInfluenceonSocialLife[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4.

Martin, H.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ontext Effects on Metaphor Comprehension[A]. In: Stefanowitsch, A., Gries, S.(Eds.),Corpus-basedApproachestoMetaphorandMetonymy[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6.

Martin, J.R.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Ortony, A.MetaphorandThou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993.

Plato. Phaedrus[OL]. http://www.sacred-texts.com/cla/plato/index.htm, 2013.

Quintilian, M.F. Institutio Oratoria[OL].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Quintilian/Institutio_Oratoria/8B*.html#note 127, 2013.

Reddy, J. The Conduit Metaphor: 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A]. In: Ortony, A.(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993.

Richards, A.ThePhilosophyofRhetori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6/1965.

Ricoeur, P.TheRuleofMetaphor:TheCreationofMeaninginLanguag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77/2003.

Shelley, B. A Defence of Poetry[A]. In: Reiman, D., Fraistat, N.(Eds.),Shelley’sPoetryandProse:AuthoritativeTexts,Criticism[C]. New York/London: Norton, 1840/2002.

Stefanowitsch, A., Gries, S.Corpus-basedApproachestoMe-taphorandMetonymy[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6.

【责任编辑王松鹤】

AConstructionApproachtoMetaphorStudies

He Z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Metaphor stud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re are many schools of metaphor theory. This paper adopts a construction approach to reviewing metaphor studies, aiming at clarifying the general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revealing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among different metaphor theories, and discussing some problems in current metaphor study.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schools of metaphor theory, to some extent, hav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either the form or meaning of metaphor, thus suggesting the ‘construction’ nature of 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metaphor theory is not discrete; rather there is some inheri-tance involved. Hence the general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studies can be viewed as a cline.

construction; metaphor; cline

H0-05

A

1000-0100(2016)02-0050-6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及物性模式下的隐喻研究”(13WYC037)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三重视角’下的英语构式隐喻研究”(FRF-BR-14-026A)的阶段性成果。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2.010

定稿日期:2015-07-21

猜你喜欢
构式流派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