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胡静
丁桥织机与古蜀锦织造技艺
文/本刊记者 胡静
蜀锦 摄影/王鑫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美丽的锦江边上为灿若云霞的蜀锦所倾倒而写下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其实,作为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在历史上收获的溢美之词很多,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是西汉扬雄《蜀都赋》:“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采,转代无穷。”而四川的丝绸文明则起源更为久远,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时期,“蚕丛初为蜀侯,后为蜀王,教民养蚕,后人感之,尊祀为神”。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青铜大立人像华丽服饰上整幅的大型龙纹、异兽纹、方格纹等众多精美复杂的纹饰,体现了蜀地当时高度发达的丝绸文明和丝织技艺。
“中国的纺织业是最早发展的工业,几乎是和农业生产同时开始的,从新石器时代就发展起来了,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纺织业对其他行业影响非常深远。甚至,计算机最早的编程法也是从提花织机上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蜀锦老专家胡玉端说,“作为中国丝织技艺经典代表的蜀锦历史最为悠久,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对四川的文化、经济、政治都有重大影响。”
蜀锦 摄影/王鑫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便在成都夷里桥南岸设锦官城,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因此,成都也称为锦官城。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蜀布。这说明蜀地到西域的商道在此之前就已开通,而蜀锦已名扬天下。
秦汉时期,成都已成为全国丝绸重要产地。据《华阳国志》及《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成都已有住户7万家之多。
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被发掘,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较高等级的西汉木椁墓墓地。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四台蜀锦提花织机模型出土,是迄今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汉时期的织机模型。据老官山汉墓考古现场负责人谢涛向公开媒体介绍,根据现有史料,蜀锦的繁盛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西汉晚期,而且在许多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织机样式多为家庭式生产的斜织机(俗称腰机),这次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在西汉早期的蜀锦织造过程中已经在使用这种大型的提花织机,而不同工种织锦人俑的出现,说明当时的蜀锦织造已经进入作坊式生产阶段,这将蜀锦繁盛历史大大向前推进,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意义重大。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不仅填补了中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而且把机械史也向前推进了几百年。”胡玉端告诉记者,“比如,以前认为杠杆原理是在唐朝才开始用到的,而那四台织机模型表明西汉就已经用到杠杆原理。”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陇道和蜀身毒道纵贯全川,北接秦陇,南通缅甸,不仅是四川境内丝路的主干道,也是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于是,成千上万的蜀锦被运送到丝路所到之地,中亚、欧洲、东南亚……
“1995年,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这代表古代经线提花织锦的最高水平。”胡玉端告诉记者,经专家鉴定,那是蜀锦,说明蜀锦当时已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远销西域。
到了三国时期,成都已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织锦中心。诸葛亮十分重视蜀锦,《诸葛亮集》中记载道:“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可见当时蜀汉的庞大军费开支几乎全靠蜀锦贸易来维持。蜀锦是蜀汉重要的经济支柱。而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隐隐描绘出一幅家家栽桑养蚕缫丝织锦的锦官城画面,也从侧面证明了蜀汉时期成都蚕桑丝绸产业的繁荣。
蜀锦 摄影/王鑫
唐代是蜀锦生产发展的鼎盛期,丝织物产地已经遍及全川,产量也蒸蒸日上,从而形成了“衣被天下”的兴旺发达的景象。
胡玉端告诉记者,蜀锦织造技艺不断进步,在唐中期突破了传统的经锦在图案和配色上的局限,生产出蜀锦中的新品种——纬锦。纬锦更加精美,色彩也更为艳丽,形成了以花鸟图案为主的风格,出现了很多巧夺天工的精品。但在南宋后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织锦中心也逐渐南移到江南一带。
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长时间战乱,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卷四十二记载:“蜀自明季兵燹后,锦坊尽毁,花样无存,今惟天孙锦一种,传为遗制云。”清康熙年间,部分锦工回到成都,锦官城才又响起了“轧轧弄机声”。清末,成都东南隅和华阳成为民间兴旺的织锦中心,仅华阳就有织机3000台,几乎是“家家有织机,户户出丝绸”。
“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夺得始知袍更贵,著归方觉昼偏荣。”美轮美奂的蜀锦令世人沉醉,而蜀锦专家更关心的是这项传统技艺的历史脉络与传承。
①②丁桥织机 摄影/毛豆
③戴友泉手绘图纸及样品 摄影/毛豆
“汉唐经锦技艺精湛,外观雅致,图案绚丽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整经工艺,经线的彩条变化是蜀锦的传统特点。”胡玉端告诉记者,在20世纪,中国史学界、纺织界遇到了一个难题,考古出土了不少秦汉丝织品,但是用当时的纺织技术无法织出这些出土的文物。唐代以前的织造技术没有记载,没人了解,没人能织出那些经锦。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在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所(现为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工作的胡玉端和几位同事承担了纺织部的一个课题——《蜀锦的研究与开发》。“首先要弄清楚传统的经锦织法,才谈得上蜀锦制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胡玉端告诉记者,“我们小组查了很多资料,搜集了100多万字的材料,都没有找到经锦织造的方法。”
就在课题小组遇到瓶颈、一筹莫展的时候,幸运之神突然降临。1979年6月的一天,胡玉端在上班路上发现一位农村妇女腰带上的花样与照片上的汉唐经锦有些相似。于是,胡玉端、肖晓华、王菊芳沿着这条线索,经多方调查访问,终于在成都附近的双流中兴公社(原华阳县旧址)找到了一种目前还在继续生产的多综多蹑手工织机。因为这种织机送经、卷取、打纬、投梭都很原始,与民间流传的其它手工织机相似,唯其开口部分有巧妙独到之处,织机的主要部件脚踏板上布满了竹钉,状如四川乡下河沟里常见的过河石墩。一个个石墩在河面上依次排列称之为丁桥,所以当地村民又把这种织机叫作丁桥织机。
当时,中兴公社老艺人戴金如向课题小组介绍,华阳一带生产花边已有很长历史,他是戴家丁桥织机织造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该地曾生产过风眼、潮水、散花、冰梅、缎牙子、大博古和鱼鳞扛金等十几种花边以及五色葵花、水波、万字、龟纹、桂花等花绫、花锦十多个品种,织机都是祖传的。所用综片多少,根据品种的需要而定,如生产“万字”品种,用五十六综、五十六个脚踏板;生产“五朵梅”用二十八综、二十八个脚踏板。戴金如曾用七十二综、七十二个脚踏板生产国一种名叫散花的花边,东方红绸厂退休工人严正也曾用七十个脚踏板的丁桥织机生产过42-70公分宽的花绫和花锦。
胡玉端告诉记者,当时,以双流县中兴公社为中心,加上附近几个公社,在生产的丁桥织机共有397台,停产的200多台,分散在社员和乡镇居民家中,这些织机,作为社员和乡镇居民的一种副业,专门生产供西南兄弟民族用的花边,当时花绫和花锦已经停产。戴家丁桥织机织造技艺第六代传人、戴金如的儿子戴友全告诉记者,他从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操作织机,20世纪70年代,他家织的花边约三公分宽、两丈长,一天能织四根,五角钱一根,当时能养活一家人。
据《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我国已经有腰机多综提花,以生产比较复杂的几何花纹织物,脚踏提综技术出现之后,很自然地会利用多根踏杆来提沉多片综框,这便是多综多蹑纹织机。
“戴金如织的产品虽然与汉锦不一样,但其织机的工艺能解决汉锦织造的技术要求。”胡玉端说。于是,包括王君平、余涛、陈廷玉、周祖苑等专家在内的课题小组一行七人又到华阳研究丁桥织机,完成了《从丁桥织机看蜀锦织机的发展——关于多综多蹑织机的调查报告》,将调查报告送纺织部,在有关刊物上发表,在纺织界和史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纺织界的难题破解了,几乎失传的汉锦织造法在民间找到了!业界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地赶来参观、调研,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自然史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先后派人到华阳参观和选购丁桥织机作收藏研究之用。
丁桥织机的发现,证实了我国古代文献,如《西京杂记》和《三国志》中有关多综多蹑织机的记载是真实的,使国内外有关多综多蹑织机是否存在及其工艺结构原理的一些学术争论划上了一个句号,在中国纺织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丁桥织机正在被淘汰,现在已经所剩不多。”胡玉端有些忧虑地说,这种古蜀锦织造技艺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
可喜的是,今年8月又传来了丁桥织机的好消息。2016年8月25日,经过胡玉端、王君平等多位蜀锦专家和丁桥织机传承人戴友泉及其徒弟刘先进等人的共同努力,新疆丝绸之路出土文物——人物禽兽汉锦(部分)在改良的华阳丁桥织机上试织成功,这将为中国丝绸发展史打开新篇章。目前,华阳丁桥织机及经线提花织造技艺正在申遗过程中。
“蜀锦是四川的骄傲,古蜀锦织造技艺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刘先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四川企业家,他要为家乡出一份力,把蜀锦这张名片擦亮。“今后,我们准备在华阳投资建一个‘天府汉典园’,从栽桑、养蚕、缫丝到印染、织锦,再现几千年前的古蜀锦织造技术,让大家来了解中国丝绸文化的发展史。除此之外,‘天府汉典园’还将展示蜀国多种传统制造技术,比如,传统榨油、舂米、酿酒、制糖等等。而这些传统技艺都是活态的,人们可以去体验、参观、游玩、休闲、购物,还有利于促进四川特色旅游发展。这将是天府新区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