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束瑾
(许昌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 许昌 461000)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炎性腰背痛46例
王束瑾
(许昌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炎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炎性腰背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次0.1 g,1 d 2次,口服;加针刺治疗(肾俞、大肠俞、秩边、阿是穴),并进行调制中频电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大椎、身柱、至阳、脊中、命门、腰阳关、十七椎、阿是穴(即压痛点)〕,1 d 1次;加中药熏蒸背部(苍术、秦艽、威灵仙、海风藤、益母草、伸筋草、雷公藤、木瓜、川芎、川乌、草乌、甘草),1 d 1次,连续治疗1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炎性腰背痛疗效确切。
炎性腰背痛/治疗; 针刺; 中药熏蒸
炎性腰背痛在临床上很常见,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疼痛和僵直,且休息后症状加重。患者后半夜及晨起时腰骶部僵硬和疼痛,活动后逐渐缓解,在午后腰痛逐渐减轻,是脊柱关节病患者早期的主要症状,在临床上常常诊断为腰肌劳损;但发病特点有别于《外科学》[1]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按腰肌劳损治疗往往效果欠佳。2013年7月—2015年8月,笔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炎性腰背痛46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92例本院门诊收治的炎性腰背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平均(32.77±11.52)岁;病程平均(4.76±1.26)个月。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平均(33.12±12.16)岁;病程平均(5.12±1.3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按照参考文献[2]中关于炎性腰背痛的诊断标准确诊。活动后症状改善、夜间痛、隐袭起病、40岁前发病、休息后症状无改善,5条标准中至少符合 4条,即可判定为炎性腰背痛。
2.1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所有病例都有腰背痛症状;③病程在2个月以上,休息后疼痛症状没有改善;④1周内未口服与本病相关的药物及止痛药物。
2.2排除病例标准
①对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肺、心、肝、胃、肾,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皮肤破损感染者。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由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008),1次 0.1 g,1 d 2次,饭后口服;同时给予针刺治疗,主穴:肾俞、大肠俞、秩边、阿是穴[3]。针刺采用直刺法,并于疼痛部位进行调制中频电疗(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A2008-II型中频治疗仪),频率为2 000 Hz,每次治疗20 min,1 d 1次。治疗组给予针刺,主穴:大椎、身柱、至阳、脊中、命门、腰阳关、十七椎、阿是穴(即压痛点)。1 d 1次,采用直刺法。联合中药熏蒸腰背部,药物组成:苍术45 g,秦艽45 g,威灵仙45 g,海风藤45 g,益母草45 g,伸筋草45 g,雷公藤45 g,木瓜45 g,川芎30 g,川乌10 g,草乌10 g,甘草30 g。操作方法:将中药煎煮成800 mL后,倒入中药汽化治疗仪(安阳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HYZ-IA),加水至18 L进行熏蒸,蒸汽温度控制在42 ℃,每次熏蒸40 min,1 d 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5次后判定疗效。
观察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开始治疗前、在治疗15 d 后进行疼痛评价,在治疗结束后30 d通过随访进行疼痛评价。疼痛评估使用口述模拟评分(VRS),0表示无痛,1~4为轻度疼痛,虽然有痛感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5~6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RS评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炎性腰背痛是腰骶部疼痛,棘间韧带、髂腰韧带有压痛,与腰肌劳损的症状很相似,因此常常被诊断为腰肌劳损;但是其夜间痛、休息后不减轻、活动后减轻的发病特点又有别于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疼痛的特点是休息后缓解,活动过久疼痛会再次加剧,属于机械性腰背痛。目前,国内关于炎性腰背痛的临床报道较少,治疗上按照腰肌劳损的方案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局部进行调制中频电疗;但是短期镇痛效果不佳,长期疗效更差。
炎性腰背痛在中医学上诊断为腰痛,常规治疗方法采用针刺疗法,穴位选取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和阿是穴为主,临床疗效不佳。在本研究中发现:如果采用针刺督脉经穴位配合中药熏蒸,不论是短期治疗效果还是长期治疗效果均优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中频电疗和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析作用机制可能如下:炎性腰背痛发病部位在腰背部,正是督脉循行部位,针刺、熏蒸该处能主治循行部位的病变。炎性腰背痛休息加重、活动减轻的特点,中医病机上属于阳气郁结。督脉调节一身之阳气,而且督脉的病候主要表现为腰脊强痛,很符合炎性腰背痛晨僵、疼痛的临床表现。针刺督脉符合炎性腰背痛的病理特点,符合督脉经穴位的主治作用[4]。中药熏蒸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两者合用标本兼治,治疗上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操作上简便易行,是治疗炎性腰背痛可靠的方法。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27-828.
[2]王媛,郑毅.炎性腰背痛诊断标准的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5):355-356.
[3]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7-38.
[4]沈雪勇.经络腧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8-209.
(编辑田晨辉)
1001-6910(2016)08-0072-02·针灸经络·
R24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8.34
2015-03-08;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