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傲云
我本人是一个从业15年的会展设计师。2013年我离开一家全球知名展览公司(德国安宝示)后,发起了会展创新组织——创E汇,创E汇(CREATE NETWORK)是一个以会展行业为核心、汇聚各大跨界创意领域精英、旨在研讨、交流、合作,并积极推动创新体验发展的网络和服务平台, 定位平等、分享和互助。创E汇发起和组织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的展览和活动,实践和推进创新体验的理念,同时,关注绿色、可持续设计与各产业的融合。目前会员人数超过1000人。
首先谈一下我对会展设计师的定义,我希望从会展的最终目的去挖掘,会展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会展设计师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人”。而这些“人”的特点是会展设计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跨界基因。
成为一个好的会展创意人,首先需要具备的是思维,要把我们所构思的作品当成一种营销方式,它是需要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而设计师常自诩高人一等的美学修养是在其后的。在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服务对象从客户上升到客户的客户,打动客户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真正的成功是打动客户所想打动的人,偏离了这个目的,再富有创新性的想法也会注定失败。好的创意方案应该是建立在与你的对象具有同理心的基础上,这也许是个难点,但是可以通过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研究你的对象去克服。除了思维还需具备的则是对各类技术的了解,刚提到会展设计师是一个跨界专家,我们实现设计成果不会拘泥于某一个特定手法或技术,设计师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广度,才不会被技术束缚,而是去洒脱的驾驭它。
再提高一个维度去阐述,就是价值的提升。设计是需要创造价值的,会展设计师同样如此。设计师是有情怀的,有情怀的设计师一直希望他的作品可以更好一些,再好一些,这种激情是必需有的,但还需思考一下我们的关注点是否正确。从整个营销体系来说,传统的会展形态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比重是在下滑的,如果我们还沉溺于对现有展示形态的执着,就如大部分临展设计师关注度仍然聚焦在展示空间上,那我们的设计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必然越来越小,会展设计师的价值自然也很难提升。怎么办?发挥我们的创意思维,思考如何在方式上创新。现在会展的形态和100年前已经有天壤之别,特别在现在这样一个跨界融合,线上颠覆线下,各类新名词不断涌现的大时代,如果我们仍然定式思维,觉得什么样的形态才应该是会展设计,那未来我们也许会失去它。举个例子,几年前大部分人会定式的认为移动、联通是运营商,而小米、华为是终端制造商,而现在手机运营商开始生产自己的终端,终端制造商则开始成为运营商,这种商业行为的背后动力是企业对实现更高价值的渴望,相信在未来会展行业,形态的变化会更惊人。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我一直觉得就会展的目前形态而言,它的社会价值是打折扣的,比如我们的临展,大部分展台在制作完成仅数天后就进入垃圾场,产生大量展会垃圾,这与绿色、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方向是相违背的。如何在方式上改变,这也是值得会展创意人去思考的。
至于会展设计师的工作状态,我之前将会展设计师做了个定义,所以我希望保持这个称呼的专业性与深度性。这么回答吧,对于会展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目前我个人觉得有几个阶段1.绘图员2.展示空间设计师3.会展设计师。还处在第一阶段的年轻绘图员执迷于图纸渲染效果,追求高品质的图面效果,很辛苦,加班熬夜是常态,但这些劳动付出的价值却很低,至多为其所服务的会展公司创造些许利益,但这不是其作品所服务的客户所需要的价值。第二阶段展示空间设计师,很多会展公司的设计总监达到了这个状态,但常常忽略的是展示空间不是实现会展目的的唯一方法,他们一直追求有“创意”的作品,但这种“创意”得不到客户或是市场的认可,原因在于实现目的的方法是局限的。希望更多的展示空间设计师可以成为真正的会展设计师,他是以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整合各类方法,制定整体解决方案的人,他类似电影行业的导演角色,会展设计是一个跨界性很强的设计领域,它涉及建筑、产品、平面、多媒体、灯光、舞美等等各类设计,会展设计师的角色则是将上述各类手法整合成完整方案,实现价值的“总导演”。 这种定义的会展设计师是最高境界了吗?还不是。我很希望行业里可以出现一些“行业模式的创新者”,去思考我们现在的行业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可持续,去尝试改良它,为我们的行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谈到目前会展企业的转型现象,不少企业在逐渐发展壮大后,开始延伸产业链,进行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也是一种渴望提升价值的体现,在现有方式创造价值愈来愈低的情况下,必须思考如何改变方式。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趋势是会展服务产品化,如何让我们的服务产生更具持久性和广度的价值,产品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以前我们往往专注于某一单一项目的服务,受制于原有组织结构,好的创意往往实现不了其所应有的价值,换种途径呢?可以将这些创意转变成一种产品,服务于真正需要它的人,个人觉得会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类似尝试。举例而言,体验式商业模式是未来大趋势,而有些会展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某个环节是非常专业的,他们将以往服务于特定项目的体验创意(如借助于VR,AR等技术的互动体验方案)转化成互动产品,直接推向终端市场,甚至更有实力的该类型公司在积累了丰富的主题展馆经验后会策划投资自己的主题体验馆,实现专业价值的提升,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
至于生存现状这个话题,我其实不是太喜欢这种表述,一提到生存现状联想到的总是负面因素。我对会展设计的未来是充满期待的,但需要以正确的思维去思考它,思维决定了价值,而价值决定了状态。比如说如果一个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绘图,那他的价值不会很高,其现状则是为了生存的忙忙碌碌,而这种忙碌也未必会为他带来价值的提升,只能加剧他对现状的迷茫。 而如果他认为设计是为了创造及提升价值的,他为客户呈现的方案同样出于此目的,他的自身价值自然容易得到服务对象及市场的认可与尊重,他的职业发展是值得期待的,他会很愉悦的享受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