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收购现状研究

2016-10-25 04:08赵欣欣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研究意义发展状况建议

摘要: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自己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成为整个社会各个行业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在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平衡资源分配的在大势所趋之下,杠杆收购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分配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流行。

关键词:杠杆收购;研究意义;发展状况;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5;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一、杠杆收购的研究意义

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快经济布局的调整步伐,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高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市场的力量便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全流通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杠杆收购进入我国市场。但是,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实行杠杆收购仍然困难重重,所以本文研究的杠杆收购的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在美国杠杆并购的鼎盛时期,垃圾债与可转债的快速发展为杠杆收购的实施提供可能,同时加快了它的发展。宏观环境来看,美国对公司并购活动管制的逐步放松和彻底的实现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推动了债务工具以及大量涉及债务工具的杠杆并购业的发展。

反观国内,由于金融业监管和分业监管同时施行,导致有能力开展杠杆并购业务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不能够参与杠杆收购的贷款融资过程,使得融资受限,另外,债务工具不完善,这使得中期票据、企业债等工具在杠杆收购当中难以大展拳脚。同时利率市场化不够,也会抑制杠杆收购的进一步发展。

三、开展杠杆收购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杠杆收购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配置经济资源的战略构想,并且有利于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物权法为企业的杠杆收购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收购行为管制、税法规定、各部门联合颁发的相关条例等方面,均有利于推动企业收购。

四、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收购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不健全。首先限制了杠杆收购的资金来源;另外,《公司法》以及《证券法》对于公司发行债券的资格限制,不利于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资产市场不发达。我国资本市场的存在很多弊端。包括股票市场规模较小、监管力度不够,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且缺乏统一有效的流通市场、交易规模小、投机者要多于投资者等。这些因素导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工具缺乏,制约了杠杆收购的发展。

(三)中介服务机构缺失。在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中介机构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这就造成了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以及财务顾问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缺位,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杠杆收购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目标公司选择困难。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负债比例过高,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等问题,因此,符合杠杆收购条件的目标企业极少,这也不利于杠杆收购的发展。

(五)管理层执行能力低下。杠杆收购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但我国公司管理人员存在管理效率低、思想观念不先进、对企业不够忠诚、战略发展眼光不长远等问题。这些无疑增加了杠杆收购的风险。

五、为杠杆收购市场快速发展提出的建议

(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视产权交易的立法,营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修订相关法律,使公司的对外投资比例适当放宽,使杠杆收购能够在我国M&A市场合理、有序、规范地运行。

(二)构建统一、有序的资本市场。鼓励融资工具创新,适当放宽企业债券及股票的发行条件;拓宽融资渠道,我们必须建立起以银行、信托、LBO基金为主导的融资渠道,并辅以债券融资渠道及其他融资渠道来配合杠杆收购的顺利进行,积极培养专业基金管理者,促进杠杆收购发展。

(三)发展我国特色中介机构。创建和完善投资银行;充分发挥我国跨国银行在企业杠杆收购中的作用;适当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培养专业人才。另外,如果让遍布全国各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充当杠杆收购活动的中介,将会展现前所未有的优势。

(四)优化目标公司的选择标准。杠杆收购目标公司选择的条件有稳定的现金流、负债负担轻、管理人员执行能力强、市场优势明显且公司前景良好。但是可以综合国情和行业发展情况,选择几项决定性要素作为选择标准。

(五)提高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有效整合和重塑公司价值。杠杆收购完成后要委派得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对收购后的目标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杠杆收购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六、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及研究,笔者发现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杠杆收购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要看众多解决措施的实施方式和进度。另外,本文未重点提及的杠杆收购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对目标公司价值的估值体系不完善也同样阻碍了杠杆收购的进程。另外,相比国外以折现现金流法为主并辅以不同的估值参考为辅进行企业估值,我国净资产溢价法不够准确,应该加以改进。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杠杆收购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笔者对我国杠杆收购的发展前景存在美好展望。

参考文献:

[1]于桂红.试论杠杆收购[J].Business Review,2012,33:6-7.

[2]王健康.杠杆收购在我国实施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3:71-72.

[3]杨晨.杠杆收购相关问题综述[J].Business Research,2014,10:153.

[4]游达明.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收购绩效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5:1-2.

[5]穆红梅.我国杠杆收购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0(02):7-10.

[6]关静.我国杠杆收购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10-11.

[7]梁慧.浅谈杠杆收购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4,131:47-49.

作者简介:赵欣欣(1994-),女,汉族,黑龙江兰西人,长安大学,2013级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研究意义发展状况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意义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研究
我国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