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早
【摘 要】本文阐述了研究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为例,归纳总结出:在社会工作介入下城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服务策略具有多元化、多层次、专业性的特点,应完善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同时提倡失独人群的自助与互助等。
【关键词】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研究意义;服务策略
一、城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为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文强调失独人群的自我反思、自我增能,力图发挥失独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为促进其社会互动、回归正常生活提供策略支持。其次,为失独群体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思路。现有关于失独者的研究中,以失独人群为出发点的社会互动问题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本文注重失独人群的共同特征、精神领域的需求以及失独群体的未来发展。
(二)实践意义
研究城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问题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城市稳定与发展显得颇为重要。首先,关注失独者的生活状况,符合失独人群的实际需求。其次,对失独者的人文关怀有利于缓解失独人群与政府的对立情绪,部分失独者认为失独的发生是由于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而解决失独群体的现实诉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以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为例,将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独人群的社会互动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宗旨,是通过专业方法,整合各种资源,从其经济、心理、社会关系以及人际等层面缓解失独人群和亲友、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政府的互动压力,提升失独人群的生命质量。
二、解决城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困境的策略思考
(一)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与保障
“在我们这个人群中,有部分人是非常激进的,认为跟政府只有斗狠,政府才能够答应。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拍桌子,打板凳,你不答应,我就跟你闹翻,就要去北京去上访。”(2016012701)
国家应当尽快制定失独者社会养老、精神帮扶、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文件,对失独群体养老的内容与形式、资金的来源与发放以及监管机制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也让失独群体在养老权益受损时维权有据,从而有效地保障失独群体的养老权益。针对生活照顾上的不足,建议设置长期护理保险项目,推进失独者养老的社会化,防范失独家庭无力、无人照护的风险。为有特殊医疗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特殊医疗服务,减免他们的医疗费用,生病期间派专人帮忙照料,以解决失独者的医疗问题。在养老方面,减少入住的程序办理,增加护理专业化比重,跟进后期配套设施项目等。
(二)社会应给予失独者应有的关爱与帮扶
“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根本解决不了,也不用它解决”。“你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只想死的时候能痛快一点。”(2016030407)
促进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社区工作者要对失独群体实施必要的心理救助,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干预与心理劝慰,帮助他们纾解心理压力与精神痛苦,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民间自助组织更容易使失独家庭产生群体意识,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更容易沟通交流;媒体组织可以将失独者的情况及正能量通过网络媒体形式进行报道,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失独者;社会慈善机构可利用其影响力为失独者募集捐款,建立失独救助基金等。
(三)发挥失独者的自我增能与抗逆力
“人家是过节,我们是过劫。长期不跟外界接触就是死亡,老是在眼泪当中过日子,就会忧郁,要寻趣乐,怎么办呢,就自己组织,过年的时候就抱团去外省的同命人家里过。”(2016021904)
培育和建构失独家庭的抗逆力有利于重构失独者正常的家庭功能及凝聚力。要让失独群体真正走出丧子阴影,关键还在于失独者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排解:一是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把子女当做独立的个体看待。二是通过“抱团取暖”等方式来相互帮助与互勉,可以通过建立失独者QQ群和“失独者社区”等,在相互帮助中逐步重建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三是多参加集体与社区活动,参与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知识,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借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增加生活的情趣与寄托,借以转移自身消极情绪,从而逐步走出丧子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引导
“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认我们这些失独家庭为父母啊。但你们这些大学生对失独家庭这种特性不仔细地了解,这个心是沟通不到一块儿去的。重大的几个学生非常有爱心,他们有段时间常来我们失独家庭做些事,但现在能维持下来的几乎看不到了,还带来很多伤害。甚至有住进去了,还吵架,产生很深的矛盾。”(2016010902)
社会工作有专业的方法和人员,可以给予失独者更多心理上的慰藉和帮助,有助于培养失独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帮助失独家庭发掘改变现状的意愿以及追求自我改变的动力,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提高失独家庭克服困难的能力,促进其实现自我协调发展。其次,社会工作者应站在失独者的立场上,从失独者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建立与政府、社会组织等机构的互动关系,化解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最后,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不同的方法,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庆,孙建娥.从拔根到扎根:家庭抗逆力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其干预[J].社会保障研究,2015(4).
[2]周旋,吴翠萍.基于风险视角的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2).
[3]张旭升.互助与他助:失独者精神关怀的服务创新[J].浙江社会科学,2014(12).
[4]许舒雯.“失独者”:心路历程、阶段性需求及社会工作建议——基于X机构15名“失独父母”的质性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