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已成为城市面临的主课题。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大量外资的引进,更进一步加快了旧城更新改造的步伐。旧城改造在各地的快速推进,也给城建档案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旧城改造工作中抢先介入,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创新工作模式,成为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此主要就旧城改造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作出分析。
关键词:旧城改造;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02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旧城区改造也以空前规模与速度展开。济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城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济南市委、市政府按照“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要求,围绕“保障群众居住权益、构建和谐济南”,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旧城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旧城改造就是要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被改造地区的历史文化,因此有必要在旧城改造城建档案的形成研究和利用方面,创新工作模式,以使旧城改造城建档案工作能在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之开展。本文就如何做好旧城改造档案工作,创新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旧城改造档案的重要性
济南市旧城区有38个集中连片棚户区和66个零星片区,自2007年5月打响棚户区改造攻坚战以来,全市已启动86个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楼房改造项目,动迁居民约6.3万户、18.3万人,拆迁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开工面积3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60万平方米,顺河新区等22个集中片区近4万户居民已陆续入住新居。伴随着济南旧城改造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量的工程档案资料随之形成,收集、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源,既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旧城改造档案是城建档案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来源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城市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旧城改造档案真实记录了城市的旧貌和新颜,可以反映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和文化形态的发展脉络,是丰富城建档案馆藏的重要来源。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旧城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大量规划、设计、拆迁、建设、回迁安置等档案成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历史依据和权威凭证,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因素。
(二)旧城改造档案是构筑和谐美好民生的要素
旧城改造是构建和谐社会之举,是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之需,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它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息息相关。改造过程中,有的老城区,年代久远,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给开发带来许多问题;有的棚户区,人口密度高,用地紧张、基础设施匮乏,房屋产权问题复杂。旧城改造,必然涉及产权问题,弄清拆迁范围内房产情况,是拆迁工作的前提,拆迁安置补偿问题也涉及到被拆迁者的切身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了拆迁工作的进度和对拆迁双方利益的协调,而忽视了对拆迁安置档案的收集。拆迁档案是拆迁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特征,规范旧城改造档案的管理,有利于消除拆迁补偿安置纠纷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旧城改造档案是政府落实补偿、安置政策的可靠依据
作为城市记忆的旧城改造档案,不但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而且在建设改造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和特点。拆迁档案资料在拆迁办理、拆迁补偿、拆迁安置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的,为政府公平公正进行拆迁补偿、安置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有力保障了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旧城改造档案也是房屋管理部门进行房产登记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查考凭证,尤其是房屋产权管理部门的依据性材料,它们通过旧城改造档案对被拆迁房屋的产权进行确认、发证,保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依法治档”的权威性。随着旧城改造工作的发展,拆迁档案的应用必将成为提升和完善拆迁安置和房屋产权办理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
二、旧城改造档案的科学管理与创新组织
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本身是个较为复杂的工程,它在工程开工阶段所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重,工期长,从调查摸底、测算计划、动迁审批到拆迁、施工、安置等各项工程非常繁杂,在此,笔者结合济南市旧城改造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规范、系统、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丰富城建档案管理理论。
(一)工作观念的创新: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档案意识
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旧城区规划、拆迁安置、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片区分布零散、专业性强、投资大、工期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人员档案意识薄弱,“重建设、轻档案”,档案办理人员变更频繁且大多兼职,业务素质偏低,使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实现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的转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学习山东省建设工程档案归集“两书一证”制度等相关文件,使每一个参与旧城改造的工作人员都明白旧城改造档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养成自觉保管和及时移交档案的习惯,并将档案意识贯穿于整个旧城改造工作。二是注重培训学习,提高旧城改造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使建设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载体形式和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给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人员要适应新形势,勇于打破传统档案工作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还应掌握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大胆创新,成为一名掌握科学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三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前期准备工作,为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工作奠定基础。旧城改造档案内容复杂、分散,收集难度大,但是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质量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业和老百姓的利益。因此,从旧城改造工作一开始,各单位档案人员就主动介入,进行项目跟踪,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二)管理模式的创新: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为确保旧城改造的顺利实施,从项目启动开始,集团就十分注重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责任体系的建立,明确项目档案工作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业务人员及职责。集团公司对各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综合管理,由分管领导负责,公司办公室统一管理,对本单位各业务处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工作由各业务处室及相关参建单位具体执行,形成了一个领导分管、专职档案人员、业务部门兼职档案员、参建单位资料员“四到位”的管理模式。公司围绕土地熟化手续、自建安置房建设手续、回迁安置资料三大方面编制旧城改造项目档案归档目录,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其中,专职档案人员负责督促业务人员将分散在各旧城改造工作人员及参建单位的旧城改造档案收集齐全完整,按旧城改造档案的形成规律整理、编目后向档案人员移交归档。通过清晰的档案管理体系和合理的职责分工,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相关部室及参建单位的责任,保证了旧城改造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准确。
(三)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实行目标控制
工作管理制度化,有利于规范项目档案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集团公司根据旧城改造工作实际,根据相关档案法律法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旧城改造项目档案归档要求与整理规范的通知》,制定了旧城改造档案的收集制度,明确了旧城改造档案的办理细则、收集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确保各种工程资料分类科学、整理有序、查找便利,特别是归档范围的制定,保证了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也决定了旧城改造档案的利用效果。其中,在安置房建设的实践中,工程建设部抓住管理实质,通过加强“制度管理和合同管理”,把建立完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实现安置房建设组织的有效载体和管理工具,编制并向各参建单位下发了《济南市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及流程汇编》(试行),《汇编》中明确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综合考核等办法,不仅为各参建单位提供了一种规范管理的路径和共同目标,提高了档案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为客观地评价和检验项目档案管理成果提供了依据。
(四)管理方式的创新:建立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旧城改造也是个可持续的动态的改造更新过程,开发应用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与远程监控系统就成为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大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管理方法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大型工程项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量极其浩大,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进行处理,不仅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工期要求,而且难以实现综合处理、科学决策,容易出现因管理失误而造成进度与成本的极大浪费,只有采用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有效克服以上弊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管理中,充分利用了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具体做法有:
一是信息平台的建立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手段,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文档管理、请示汇报、即时通讯、信息发布等各类信息、数据、档案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并发布,变事后被动整理为事前事中汇总,创新档案汇集模式和手段。各种信息上通下达,实现文件传输、数据上传和下载、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便于及时、准确、动态地把握工程相关信息。目前,旧城改造信息平台的用户约700人,每天在线人数近200人,根据授权访问不同的页面,获取不同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时效性,改变了文件逐级流转的传统落后办公方式, 实现了文件的异地同时协作处理和动态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当前各级政府、领导对旧城改造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应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在旧城改造指挥部范围内建立工程建设动态图像监控系统,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Internet了解各下级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获得第一手工程现场信息,直观、实时、信息量大,可以实时对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方便了对现场发现的问题直接处理和及时调度。
三是进行月度考评,把绩效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绩效考核是进行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每月对项目管理周报、月报、会议纪要、项目管理函件、其他信息文件和信息平台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奖优罚劣,促进了对档案工作过程的良好控制,促进了安置房工程建设工作。
旧城改造是当今城市发展转型时期提出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旧城改造档案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完整而系统的信息,旧城改造档案工作应以此为契机,创新理念,更新机制,提出适应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工作思路和策略。只有不断创新,旧城改造档案工作才能有高度、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城建档案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燕.创新是保持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2005,1.
[2]彭涛,刘东风,韩君.浅谈如何加强旧城改造档案收集工作[J].2010,12.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