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学的发展看幕府翻译机构的变化

2016-10-25 18:27徐佳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幕府日本

徐佳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从兰学的发展看幕府翻译机构的变化

徐佳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兰学是日本与西方文明接触后产生的新的学术体系。明治时期,随着兰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外部力量的撞击,幕府逐渐认识到兰学作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日本“文明开化”的浪潮并非突如其来,兰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使“闭关锁国”的日本并没有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在西方文化移植的直接条件和中国汉文化流入的间接条件下,兰学的蓬勃发展以及幕府洋学的兴起都使得每个时期的翻译事业得以壮大。本文将从兰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影响探讨随兰学的发展幕府翻译事业机构的变化。

兰学 翻译机构 变化

一、兰学的介绍

“兰学”即指“荷兰学”,始于享保年间(1716年-1736年),是通过学习荷兰语了解西方近代学术的学问。

17世纪下半叶,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地位的衰落,虽然幕府断绝了与西班牙、葡萄牙的来往,却只保留了与逐渐强大起来的荷兰的交往。客观上,“闭关锁国”的日本并没有完全处于孤立的状态,书籍通过船载方式运入到当时唯一接收西方文明的窗口——长崎。主观上,幕府在长崎设立了以翻译荷兰文为职业的“荷兰通辞”,被誉为“日本近代文明的摇篮”的长崎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前往,他们接收、传播着西方文化,是兰学兴起的重要媒介,如著名兰学家杉田玄白、前野良泽等。兰学自兰学家学习西方医学兴起后,通过“通辞”们努力研究兰学打下的基础,使日本人接触西方文化的道路得以拓宽,其中青木昆阳和野吕元丈得到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获取西洋知识的奖励,他们所翻译的《解体新书》是以德国约翰亚当库尔姆斯的著作《解剖图谱》的荷兰译本为蓝本,而它的问世成为兰学兴起的正式标志,同时也开辟了真正研究、移植西洋学术之路。兰学兴起后,在幕府的政策推动下长崎地区在有关医学、地理学等研究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不断涌现出了诸多著名的翻译大家。

二、幕府翻译事业

随着兰学的发展,幕府翻译事业也日益兴盛,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幕府统治下翻译机构的变化。从它的出现到成立再到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给衰败的幕府带了新的血液,还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丰富了兰学和西洋知识的内容,此外,在科技文化、教育方式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做出了贡献。

(一)翻译机构的变化

早期开始,幕府在长崎设立“荷兰通辞”(即荷兰文译员)一职,这是非官方、非正式的翻译组织。据记载,“许多上年纪的翻译会说正确的荷兰语……翻译一心想得到欧洲书籍,他们专心学习这些书,牢记学得的东西……”荷兰通辞们的翻译能力低下,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从荷兰书中学习西方知识。但是它的出现促进了后期西洋学术的传入及发展。此外,幕府还设立了荷兰商馆,它的出现使日本各行业的知识分子通过商馆了解到了更加先进的西方实用科学技术,为幕府对翻译事业的支持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为应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幕府网罗了社会上众多的一流兰学家并任命他翻译当时的著作。1807年,由于拉克斯曼的来航,日俄关系紧张,幕府需要常设的令业翻译人员来提供海外情况,处于指导地位的大槻玄泽、玄干父子利用这一机会向幕府推荐译员马场贞由为天文台翻译员,于1811年,幕府天文台选拔人才组建了一支“蛮書和解御用”即设立了专门从事兰学翻译、研究的机构——“蛮书和解御用局”(兰书译局)。这一机构的成立意味着原先仅作为“个人爱好之私学”的兰学开始成为服务于统治者权力的工具并且得到了承认。其中法国切美尔编纂的百科全书荷兰译本《厚生新编》等译著的出世标志着幕府将兰学作为统制和加强政权的工具。

随后安政二年(1855年)将其改组并独立出来,于1856年幕府在“蛮书和解御用局”的基础上建立了洋学所,后改称蕃书调所,置于九段坂下。该所在专门用来教授、研究洋学的同时还从事翻译西方书籍、研究海防所需要的知识和学问,参与幕府对外交涉。据了解日本当时数学知识的匮乏极其需要将西方数学等知识翻译成日语,这使得该所成为著名的数学教授场所,其中著名的译本有福田理轩的《西算速知》和柳河春三的《洋算用法》进行翻译的数学教科书。

文久二年(1863年),蕃书调所迁至一桥门外并改为洋书调所。在“东洋道德加西洋艺术”的口号下,文久三年(1864年)将其改为开成所,主张翻译事业讲究实学,反对以往所谓的“虚学”(即儒学),通过翻译欧美科学技术书籍,移植研究欧洲思想和先进技术。1867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维新之后,新政府将其改名为“开成学校”并加以发展,随后又成立了东京医科学校,主要从事医学的翻译。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打开了学习欧美的大门。为适应国家需要,1877年,文部省根据指示将两所学校进行合并,定名为 “东京帝国大学”,后再经演变最终成为 “东京大学”。

(二)翻译人员及内容

幕府时期下的翻译人员来自各个阶层。首先是在兰学塾中接受兰学教育的学生子弟,他们来自各个等级,有商人、医家子弟、农民及中下级藩士。其中讲医学者人数最多,据海原彻①对一百多名塾生出身所作的统计中就可以了解到,藩士子弟和农民的占据比例大体相同,而从医者占据比例最大,主要有官医、藩医、町医等。杉田玄白在其所著的回忆录中记述道从医者从事新学问翻译是将从事的学问研究视为 “创业”,虽然学医人数最多,但也有涉猎物理学、博物学等人。

兰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涉及各个方面,兰学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医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各种科学知识。荷兰语书籍的翻译为兰学的发展准备了语言知识基础,对翻译提供了更多语言上的帮助和条件,奠定了其他学科在日本的发展,随之翻译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兰语的学习者们掀起了西洋科学书籍的翻译高潮,如1798年志筑忠雄编译了《历象新书》中介绍了哥白尼学说和牛顿力学,另外物理学有《气海观澜》(1827),化学有《舍密开宗》(1837),数学有《洋算用法》(1857)。通过翻译,不仅论证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优越性,而且为西洋文化的流入打开了一条大道。19世纪初,兰学已犹如杉田玄白所说“滴油入水而布满全池”,兰学已经盛行,除研究兰学之外,还有讲习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者,大大提高了翻译事业的领域。明治维新之后,其国人所学最多的莫如英语,了解西邦之事、广泛吸取精华并最终将此运用到新日本的经营之中②。明治初期是日本全面移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时期,英美书籍的翻译介绍盛行,所以所译大多数是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书籍知识,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本质方面。随着日本国力膨胀,明治后期西方人文思想在日的传播,翻译内容开始走上世界名著等系列作品的西方启蒙思想之路。

(三)变化的原因

从兰学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立场来看,每个时期幕府翻译事业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客观上外部原因的撞击。第一,南蛮学的侵入和传播,即西班牙、葡萄牙等南蛮人通过贸易经商和传教活动,将西洋物质文明和西方文化带进日本,随之而来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技术如枪炮制作、造船和航海术等以及耶稣传教会势力的活动使幕府面临紧张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商船不断在长崎、筑前、博多等地区进行频繁的海上贸易,中国汉文化的不断流入使幕府加强了对“儒学”的学习,而长崎地区首先出现了中文口译成日语的唐通事这一职业群体。

第二,西方列强的挑衅使幕府外交上处于紧迫形势,如1792年来到日本根室的俄国船以及1808年进入长崎的英国船,幕府不得不命人学习俄语、英语。锁国体制被打破以后,幕府不得不考虑国内的形势,采取各种政策应对形势变化,翻译的需求也岌岌可危。1853年在美国大炮威逼下,英、美、法诸国学术思想涌进日本,当时的“洋学”已不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西方近代文化。这些先进的知识为日本富国强兵提供了思想、技术的指导。

最后是内部力量的影响。“兰学”从“私学”成为“公学”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曾经具有的批判性而隶属于统治者,兰学家稍有脱离意图便会受到政策的镇压,如“蛮社之狱”和西博尔德事件。兰学遭到摧残和打击使得幕府对翻译事业进行了限制,翻译内容多为实用性的科技知识,如海防术、世界地理研究等,意在达到富国强兵,走上资本主要道路。为后期进行思想教育改革及推动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兰学与洋学的传播发展是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的开源,而该政策的提出、制定和全面执行是日本长期以来学习吸收兰学、洋学的必然结果。相对闭塞的年代里,译书译著是日本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翻译研究学习赶超欧美国家,推动近代启蒙运动和近代教育运动的使命激起了兰学、洋学翻译家的民族危机意识,使他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综上所述,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在日本不断地扩展,在幕府倡导下的翻译事业几经变化终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为日本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保障。

注释

① 海原彻.日本教育家、历史学家.原京都学园大学校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教育博士.专业为日本教育史特に江戸時代から近代にかけての教育、吉田松陰や松下村塾などについて研究.

②世界历史编辑部.明治维新的再探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李宝珍.兰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J].日本学刊,1991 (2):108-121.

[2]魏亚南.兰学与日本近代化[J].牡丹,2015(14):90-91.

[3]许晓光.论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35(2):126-132.

[4]钱昕怡.日本高校的外语专业改革研究——以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的改编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2).

[5]沼田次郎.蛮書和解御用創始の経緯をめぐって.日本历史[J].吉川弘文馆,1992(1):95-107.

[6]赵伟.国外名校巡礼之东京大学: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日本第一学府[J].教育与职业,2007(28):98-100.

徐佳峰,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日汉翻译和社科文化。

猜你喜欢
幕府日本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黄金时代》日本版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