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堪弟,殷 勇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1)
实货制条件下货运站装卸能力适应性研究
程堪弟,殷勇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随着“实货制”货运站装卸作业方式的转变,货运站如何实现白货的装卸、配载是个棘手问题,加上我国铁路现有的货运装卸方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等问题,导致货运站装卸能力严重紧张不足。结合我国货物运输组织改革及主要货运站能力现状,确定影响货运站装卸效率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实货制条件下货运站装卸能力适应性的保障措施。
实货制;货运站;装卸能力;适应性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成长。我国铁路原有的货运管理体制、组织方式、经营理念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远远滞后于当今物流全方位、多功能化、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铁路货运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面临着公路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是因为货运市场需求不旺。实践证明,短途运输(500km以内),公路运输则比铁路运输更有优势,而对于长途运输(500km以上),则是铁路运输更有优势。现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运输可以利用回头车,以较低的运价抢走铁路货源,改变了原有的单向货流,如此一来,公路降低了原有的运输成本,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公路运输可以直接实现门到门运输,中途无需依赖其他交通方式,而铁路运输要想实现门到门运输,中间还得靠汽运实现门到站及站到门的短驳,期间不但运费增加了,也浪费了时间成本。所以,铁路运输必须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提高装卸能力去应对来自公路运输的强大竞争压力。
在货运站装卸方面,当前世界各国铁路货运站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集中在自动化管理、提升技术设备以及装卸作业效率上。铁路运输是每个国家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也注意到发展货运站的重要性。“以客户为主”的先进营销理念,全程化服务是整个铁路货运运作的重要内容,构成了重载化、快捷化、集中化、多式联运、综合一体化完备的物流体系。
北美地区的国家,根据自己铁路网络及资源优势,有着独特的货运模式。其中美国铁路公司进行大客户战略,以此作为货运站的营销重点,结合自身丰富重载化线路将有限的资源全身心投入到少数的大客户上,为其提供优先服务、优先运输、优惠运价等专属服务;而对于零散小客户主要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代理业务,进行组织零散货物交与铁路运输部门集中运输。而加拿大国家铁路建立货主服务中心,专注于货运营销,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全程优质服务和大客户专属的VIP服务[1]。
西方发达国家在物流市场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货主为需求的服务目标,提供无缝衔接的全程优质的全方位物流服务,以实现货运一条龙服务。其中,德国是一个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其铁路货运公司充分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结合德国市场物流化创建杜伊斯堡客户服务中心,在互联网上统一受理客户随时办理的货运业务,将客户需求作为铁路货运的营销理念。同时,德国铁路也开拓了一条多式联运的道路,其促进全球多式联运的发展[2]。
由于办理货运作业的性质不同,货运站主要分为三种:装车站、卸车站及装卸综合站,在其设备设施、作业组织及人员管理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将选取南宁站具有代表性,分别对其设备设施情况、作业组织情况、人员及管理情况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见表1。
表1 南宁站货运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表
结果表明:通过归纳分析设施设备的存储能力和作业能力、作业组织情况,对比装卸货运量与其固有的设计能力,可以得到装车站、卸车站、装卸站能力相对薄弱的环节。当前货运站货运量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货场的位置、运价调整等原因导致的货运量少,货运站能力富余;二是货运量大的车站,超过了货运站能力能够满足的范围。
处于上述第二种情况下的货运站,其能力特征明显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装卸线装卸能力;②货物仓库、堆场能力;③装卸机械的合理使用;④装卸队伍人员能力以及装卸组织和取送车环节的相互影响。
4.1货运站装卸效率影响因素
关于装卸效率,不同的运输方式都有相应的定义。但铁路货运站装卸效率目前没有统一定义,从直观上理解就是货运站单位时间内装(卸)车数或装(卸)作业次数。从现场调研情况看,影响货运站装卸效率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机械上,有以下几点:①装卸作业考核机制不完善;②装卸机械使用效率低;③专业装卸劳力严重流失;④委托装卸管理尚需规范[3]。
4.2加强货运站装卸能力适应性的措施
4.2.1健全有效装卸管理机制。在全路执行“实货制”运输所总结的经验效果方面,影响货运站装卸效率的首要因素是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几点对装卸加强管理:①加强货运站服务质量,健全装卸管理机制;②建立装卸服务质量评价机制;③制定合理规章制度,健全装卸责任赔偿机制;④健全激励动态考核机制。对于有违反装卸规章制度的行为而造成损失应依法依规负责赔偿,以此增强装卸员工及工组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考核机制作用,坚决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发生,对于装卸效率高的班组要给予适当且有吸引力的奖励,对于长期装卸效率低并影响了正常生产作业的班组要进行生产力分析,培养基层劳动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4.2.2整治装卸作业环境。①对生产作业环境加强整治。有许多困扰装卸作业效率的难题,如作业区域垃圾清除不及时、货物堆码混乱、装卸机械随便停放、附属作业不彻底等。所以各基层站段货运营业部门必须细化标准、明确装卸职责,规范装卸生产秩序,对违反货场管理规定和相关装卸安全技术要求的装卸队伍或人员,要严格清理整顿,绝不姑息。②对货场作业区域加强管理。针对装载机、叉车作业、桥、门式起重机作业时,货车司机或者货主进入货场作业区域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必须对轨行式装卸设备和固定设备全部划定安全作业区域,设立专人防护及安全警示标于项目位置,避免司机或货主进入安全作业区域,以确保人身安全[4]。
4.2.3提高装卸机械能力。铁路运输装卸机械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设备。大力发展装卸机械,使铁路的货物装卸工作实现机械化已成为铁路货运装卸工作的重点。装卸机械化是铁路装卸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铁路货运现代化的一项主要内容。
(1)对既有装卸机械的进行升级改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装卸设备实现技术改造。近年来,部分铁路局车站对门吊进行防摇技术改造,配备集装箱专用吊具既提高了装卸机械性能,又较新购装卸机械节省了大量资金。
可根据货物种类、形状的变化,扩大流动装卸机械作业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卷板夹、抓斗、电磁铁、叉车抱夹、钢坯吊具、叉车配属铲斗等属索具,充分利用装卸机械效能,使其能力利用率最大化。
(2)优化装卸机械,提高其配备标准。应以货改为契机,为符合白货运输的装卸需求,通过提高装卸机械配备标准来促使铁路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这是提升装卸设备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不均衡特点前提下,根据设计货运量和装卸机械作业效率来确定装卸机械应配置的数量;而对具有货源稳定、运量较大的的专业货场或物流基地应优先配置门吊、卸煤机等轨行式装卸机械,结合实际货物种类可以配置漏斗仓、翻车机等固定式装卸机械;对装卸机械区域调配频繁、货运量较小的货运站,应以配置扒料机、叉车、装(卸)载机等流动式装卸机械为主;根据运输生产实际需求,对装卸机械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可用设备闲置浪费,要充分结合装卸市场变化,及时在铁路局管内调动移动装卸机械,最大程度上挥装卸机械效能,使其效率得到提高。
(3)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运输集装化是装卸机械化的基础。装卸机械以大型集装件为作业对象,但对小型、散状货物则无能为力。所以,只有将以人力装卸作业为基础的传统小型货件,组装成大型的集装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装卸机械的基本功能,达到减轻装卸作业劳动强度、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缩短装卸作业时间的目的。因此,应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特有资源,结合现代物流化特点,主动联系客户并统一制定货物包装标准,大力推广托盘、集装袋、集装箱、集装网,以促进集装化的发展;利用铁路网的优势在全路范围内采用篷布调拨方式,对托盘、集装袋及集装箱等集装化标准化机具在全路范围内实现流通、调拨及回送,实现全路网集装化运输。
4.2.4加强委托装卸管理。随着装卸人员老龄化、缺乏专业关键技术装卸岗位等问题的出现,其装卸能力不再满足现如今货改下的运输装卸需求,而委托装卸是铁路自身装卸能力不足时的一种重要辅助形式。因此,必须对委托装卸进行加强管理。
(1)完善委托装卸管委会制度,严格审查委托装卸资格并定期考评。货运部门依据《装卸管理细则》成立委托装卸管委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安全工作进行认真制定、细化及完善委托装卸管理制度,将安全卡控措施落实到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对委托装卸队所有作业班组进行定期检查及考评,考评合格的进行奖金鼓励,不合格的再进行装卸技能培训。
(2)加强对委托装卸指导,提升委托装卸服务质量。铁路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委托装卸的管理力度,通过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文明化等有效手段进行指导,落实委托队装卸作业标准化,狠抓委托装卸队专业知识教育和生产管理。按照文明服务的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及货主监督,自觉维护路风路誉,坚决杜绝因委托装卸服务质量差、野蛮装卸而造成铁路货运效益及名誉损失等问题。
4.2.5开展末端物流。门到门运输作为此次货改的主要目标,我国铁路货运必须在原有运输的基础上拓展门到站、站到门末端物流运输,末端物流运输组织方式种类较多,主要归纳为三种形式:自营式、物流联盟和采用第三方物流。
从铁路货改实行“实货制”目标出发,结合我国铁路货运站目前的管理机制、装卸设备以及物流运作模式等现状,为适应铁路货运市场向小批量、多5结束语
种类、去向不集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白货”的转型和满足货主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采用第三方物流是最符合实际的末端物流组织方式。铁路局货运部门只专注于铁路干线运输业务受理、报价、收费、货损赔偿与信息服务等核心业务,将货物的接取送达及仓储等业务外包给社会物流企业或个体户去做,以与第三方签订合同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供方提供满足需方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活动主要是对社会资源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过程,即选择合作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末端物流的接取送达等业务进行考核,铁路局始终掌握着末端物流运输的业务受理、报价与收费、管理与组织、利益分配等核心业务。如此,不但提升了货运服务质量,而且大大地发展了铁路经济效益,实现两面丰收。
装卸作业是铁路货物运输的“前头戏”,其能力直接影响着铁路经济效益。我国铁路大部分货运站存在装卸设备、队伍不完善,缺乏安全服务意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诟病,已不再适应现如今“实货制”条件下的货物运输需求,铁路基层站段货运部门应积极采取健全有效装卸管理机制、整治装卸作业环境、提高装卸机械能力、加强委托装卸管理及开展末端物流等有利措施加强货运站装卸能力适应性,实现铁路经济效益的增收。
[1]吴景海.北美铁路货运发展对我国铁路货运的启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5(35):35-37.
[2]迟聘.德国铁路货运发展对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启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10(67):67-69.
[3]邓运成,李明忠,张英贵.铁路货运站适应能力分析与对策[J].物流科技,2014,12(13):13-16.
[4]余燕钟.铁路装卸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对策[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Study on Adaptability of Cargo Terminal Loading/unloading Capacity under Cargo Registration System
Cheng Kandi,Yin Yo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rgo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transformed the activity mode of the cargo terminals and moreoverthe loading/unloading process of the railway system in China is still misaligned with the cargo registration system, leading to severe shortageof the loading/unloading capacity of the cargo terminals.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reform initiative of the cargo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apacity of the major cargo terminals, we determined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ading/unloadingefficiency of the cargo terminals and then further propose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argo terminals with the cargoregistration system.
cargo registration system; cargo terminal; loading/unloading capacity; adaptability
U294
A
1005-152X(2016)08-0043-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8.012
2016-07-07
程堪弟(1990-),男,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殷勇(1975-),通讯作者,男,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铁路运输组织优化和铁路站场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