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集体患上“手机依赖症”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评论称,中国的手机应用,比如微信、淘宝和支付宝等,都具备非常强大的功能。“以微信为例,用户基本上只用这一个程序就可以生活。”
人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无论是吃饭、开会、乘坐公交地铁,还是过马路。在办公楼拥挤的电梯里,也有人争分夺秒地盯着掌中的屏幕……日前,《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中国年轻一代的“手机依赖症”远比其他国家严重。该网站不无担忧地表示,“这样下去,中国人会不会被吸进手机屏幕”?
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中国网民中近三分之一为20岁至29岁的年轻人;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其次为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智能手机加速普及等因素影响,中国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截至今年6月,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已接近四分之一。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有外媒一本正经地猜测,中国年轻人爱玩手机,是因为没有其他可玩的;人们娱乐的方式越多,玩手机的时间就越少。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写道,“中国娱乐活动较少”,“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智能手机的出现或许对中国人来说非同一般”。
德国《世界报》网站认为,因为“不像欧美那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社会的娱乐选择已经相对丰富”,所以在中国4G和准5G网络推广迅速的情况下,中国年轻人在智能手机使用方面超过了西方的同龄人。
这让中国网友哭笑不得——当下中国最不缺的,恐怕就是娱乐了。网友“脆皮狗”写道:“咱们国内舆论都在呼吁警惕‘娱乐至死’了,老外却还以为中国人民缺乏娱乐,这是有多不了解中国啊?”
即便是在娱乐活动相对单调的地区,智能手机也日益普及。国内大数据机构集奥聚合于去年发布的《欠发达地区人群移动洞察》显示,我国欠发达地区人群的手机上网时长及活跃度,均高于发达地区。
重庆女孩陈薇薇(音)的说法颇能代表中国“低头族”的心声。陈薇薇对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坦言,自己依赖手机的原因无他,就是“一切都能通过手机搞定”。
陈薇薇每天的生活,“在手机中开始,在手机中结束”。
清晨叫醒她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来自某快递代收货服务平台APP的收货提醒;上午出门办事,她通常用滴滴打车;到了吃饭时间,点评团购类APP总能提供许多美味选择;晚上睡觉前,她习惯于在各类购物APP上流连忘返。她用余额宝理财,用安居客找房子;甚至连水电费也在手机上缴纳。
和陈薇薇一样,无数中国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轻松解决生活点滴。“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评论称,中国的手机应用,比如微信、淘宝和支付宝等,都具备非常强大的功能。“以微信为例,用户基本上只用这一个程序就可以生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蒋炯文(音)对德国《世界报》表示:“对‘80后’、‘90后’消费者来说,什么事都能用智能手机解决。”这一说法得到了市场调查机构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支持。该公司的战略负责人威廉·普拉默告诉《世界报》:“中国57.9%的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25岁以下的用户占了17%的市场份额。”
虽然全球都在研发移动支付技术,但移动支付在任何国家都不像在中国这样普及。《福布斯》杂志援引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公司的调查称,在中国,有86%的受访者在半年内曾通过移动互联网购买产品和支付款项,这一比例明显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全球网上购物和支付的平均比例仅为43%。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智能手机产业在中国如鱼得水,其中,移动端视频产业更是日益红火。报道称,“中国人甚至开发出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合法地在手机上用流媒体播放新一季《权力的游戏》,而且免费”。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中国,人们在观看演出和电影时,手机并非‘二等公民’”,最好看的节目通常都能在手机上播放。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优酷、土豆、爱奇艺等通过“用视频广告收入支付报酬”等方式,说服很多饱受盗版困扰的内容所有者与它们一起,努力满足对在线视频的需求,而不是进行抵制。
政府也在利用智能手机提升服务质量,“让数据在手机上多跑,让群众在路上少跑”。于今年5月底上线的“北京交警”APP就是个例子。通过下载该APP,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办理车辆进京证”等15个功能。《新印度快报》发文赞扬称,这是“北京最新的尝试”,“并且还将不断升级完善”。截至7月31日,“北京交警”APP的注册用户已达238.9万人,累计办理业务1500余万次。而这,只是中国智能手机时代的一个缩影。
智能手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它或许也是把双刃剑——很多时候,不是你在操纵手机,而是手机在控制你。
全国多地的统计表明,开车玩手机已取代酒驾,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美国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新闻网站“Dogonews”曾报道中国第一条“低头族专用人行道”:“在重庆景点‘洋人街’上,一段人行道被分隔成了两部分,一侧写着‘请勿使用手机’,另一侧写着‘允许使用手机,但风险自负’的字样。”洋人街的负责人称,此举意在提醒人们,走路最好不要玩手机,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2015年年底,美国德勤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移动消费大未来:2015中国移动消费者行为》(以下简称《行为》)指出,智能手机“上瘾症”在当下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行为》共收集了2000名中国用户的相关数据,并将其按照用户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等进行了分类。《行为》指出,在受访者中,58%的消费者每天查看11次至50次手机;20%的用户每天查看手机超过50次。德勤将这一部分用户定义为“智能机重度使用者”。
据《行为》可知,不同年龄群体每天查看智能手机的次数有显著差异。18-24岁的年龄群体中,52%的用户每天查看手机25次以上。《行为》认为,手机成瘾的用户正变得更加低龄化——年轻人自控力较差,而手机逐渐成为工作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这使得手机的使用情况变得较为复杂。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发表专栏作家海伦娜·霍顿的文章称,在中国,手机成瘾低龄化的趋势令人关注。一些沉迷于网络和手机的青少年会被父母送至“半军事化管理的训练营”,尽管这种做法在中国引发了诸多争议。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玩手机而不慎……”之类的新闻愈发常见,比如,“一名四川女孩在看手机时掉进下水道,消防人员将其救出”。
BBC在报道中指出,智能手机成了一些年轻人获取更广阔人际交往的唯一钥匙,“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就会觉得茫然无措”。此外,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手机是学生们联系朋友、找乐、分享的唯一渠道,因而“无比重要”。
BBC称,“中国是首先将网络成瘾列为临床疾病的国家之一”
(编者注: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军区总医院于2008年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标志着我国医学界对网瘾诊断的标准化)。精神科顾问医生李·托马斯告诉BBC,“智能手机上瘾应该被列入精神障碍病症的官方名录”。
李·托马斯说:“就像毒品上瘾一样,智能手机成瘾也会出现一些脱瘾症状,比如不安、焦虑,甚至愤怒。”
电子产品“排毒”专家海伊斯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解除电子设备的瘾并非无法可依。“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的数量限制在一个星期3次左右;一想玩手机,就出去散步或运动;经常把手机静音,并放在视线之外……这些做法都行之有效。”
(《青年参考》201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