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军,曹爱珍,陶 席,张海燕
(1.四川省仪陇县林业局,四川仪陇637600;2.四川省仪陇县农牧业局,四川仪陇637600;3.四川省仪陇县统计局,四川仪陇637600)
川东北丘陵区退耕还林对农林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仪陇县为例
程建军1,曹爱珍2,陶席1,张海燕3
(1.四川省仪陇县林业局,四川仪陇637600;2.四川省仪陇县农牧业局,四川仪陇637600;3.四川省仪陇县统计局,四川仪陇637600)
以仪陇县为例,比较分析川东北丘陵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对农业种植、粮食产量、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增加林了农业复种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提高,人口结构改变,森林覆盖率提高,林业发展结构改善。
丘陵区;退耕还林;农业生产
退耕还林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造林数量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1],是国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2]。自2000年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任务2 513.3万ha,国家投入l.96亿元,惠及全国1.24亿林农[3],有效改善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仪陇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大巴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东经106°13′2″—106°52′40″、北纬31°11′50″—31°39′50″之间,东北部山峦起伏地势高,以低山沟壑为主,中西部海拔低,地势平缓多浅丘、河流、水库,属低山丘陵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丰富,年平均气温15.7℃,平均降雨量 1 151.4mm。全县幅员1 791.2.1 km2,辖57个乡镇、921村,2014年末人口总数112.4万,农业人口94.5万,是农业生产大县。
2.1研究对象
以仪陇县1995—2006年间农业播种面积及种植结构、粮食产量、人口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和森林结构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对川东北丘陵地区农业、林业发展的影响。
2.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于1995—2006年政府统计公报和农业、林业部门统计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
3.1农作复种指数提高,种植结构改变
仪陇县农业种植结构如图1,农作物播种面积由6 623.867 hm2增加到8 632.2 hm2,增加30.3%,而耕地面积从2 858.533 hm2减少到2 671.133 hm2。种植结构上,粮食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例逐年下降,经作物上升,经济作物桃、梨、柑橘、花生、油橄榄、泽泻、枳壳、藤椒、花椒等水果、油料、中药材及香料作物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棉花、油菜、烤烟的种植。耕地不断减少而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表明了退耕还林提高了农业复种指数和耕地利用率,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种植品种增加,表明了退耕还林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促进了农业种植多元化发展。
3.2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生产增效
粮食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4],关系国家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表1仪陇县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及人均产量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从33.2万t增加到50.7万t,增加52.7%,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4 455Kg/hm2,人均产量增长62 Kg/人,表明退耕还林没有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和赵玉涛[5]的研究结论相似。由于退耕还林占用的耕地主要是25°以上低产地、撂荒地,土地贫瘠,产量低,不适宜农业生产,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减少,农业肥料使用增加,耕种技术改进,促使粮食产量提高。
3.3人口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仪陇县是农业人口大县,由表2可知,退耕前农业人口占到97.5%,退耕后减少到78.1%,减少了11.9%,非农业人口由5.8万增加到14.3万,增加了近3倍,表明退耕还林促进了人口结构调整。由于退耕还林较少了农业种植土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带来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5],农村劳动力剩余,促使农民进城务工,加快了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
3.4农业经济增值,农民家庭收入增收
退耕还林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惠民工程,农户实施退耕还林后,国家通过钱粮补助,补偿农户种粮损失。由图2、图3可知,实施退耕还林后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双增长,退耕后期增长速度加快。由于退耕还林国家补助标准高于种粮收益,使农户获得实惠,同时退耕还林促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业人口结构,使打工经济和农业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动力,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7],和谢旭轩[8]、王秋菊[9]的研究结果相同。
3.5林地面积增涨,森林覆盖率提高
改善生态环境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10],2000—2006年仪陇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800ha,林地面积从53 055.3ha增加到60 855.3 ha,增长了14.7%,森林覆盖率由30.1%提高到35.4%,造林成果显著。在江河两岸滩涂、湿地,公路沿线荒山荒地开展退耕还林,国土绿化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减少,沙尘暴、雾霆等恶劣天气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3.6森林结构改善,林业经济发展增强
仪陇县森林以柏木纯林为主,面积占到90%以上,树种单一,经营周期长,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差,成为当地林业发展的瓶颈。表3仪陇县退耕还林类型及树种种类,生态林占92.9%,其中防护林占70.4%,兼用林占22.5%,经济林占7.4%,林种结构符合退耕还林要求,树种有桤木、杨树、竹类、蚕桑、木瓜、核桃、梨、柑橘及杜仲等,品种多样。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林分结构的调整和森林类型的改善,坚持生态林优先兼顾林业经济产业,有利于林业的平衡发展,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弥补了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的短板,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
4.1结论
川东北丘陵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种植业转向粮、油、药、水果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大棚果蔬、温室种植及农业智能化种植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②退耕还林没有带来粮食危机,农业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持续增涨,而粮食产量是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的乘积[11]。
③通过多年来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和农户问卷调查,退耕户家庭收入提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标准高于种粮收益,二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工收入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④森林面积增加,林种结构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林分,使空间利用更合理,退耕还林选用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生态系统复杂稳定,有利于林下物质积累,生物多样性强,各物种间相互制衡,减了少森林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生态平衡。
4.2建议
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利用效率,发展高效农业,增加粮食增产。
②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和扶植农业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拓宽农业发展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就业。
③将退耕还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延长生态林补助期限,开展经济林丰产改造,提高退耕地生态效益和经济产出,保障退耕户收益。
[1]王兴,李清.现阶段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51-354.
[2]张超,彭道黎,谢晨,等.西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1(6):21-27.
[3]刘东生,谢晨,刘建杰,等.退耕还林的研究进展、理论框架与经济影响:基于全国100个退耕还林县10年的连续监测结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75-81.
[4]丁民伟,边大红,崔国美.生态退耕与粮食安全和谐共赢分析[J].农业工程:2012,2(1):70-72.
[5]赵玉涛.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生态经济,2010(7):81-83.
[6]陈波,支玲,董艳.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0(5):25-28.
[7]张宇,谷建才,曹立颜,等.基于农户调查的迁西县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66-69.
[8]谢旭轩.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R]:270-279.
[9]王秋菊,王立群.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经济影响:河北省平泉县案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88-92.
[10]谷振兵,王立群.我国退耕还林生态影响及其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7(5):27-29.
[11]郗静,曹明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榆林市米脂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2):165-169.
[责任编辑:郑德胜]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in Hilly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Taking Yil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CHENG Jian-jun1,CAO Ai-zhen2,TAO Xi1,ZHANG Hai-yan3
(1.Forestry Bureau of Yilong County,Yi Long Sichuan Province 637600,China;2.The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of Yilong County,Yi Long Sichuan Province 637600,China;3.Statistical Bureau of Yilong County,Yi Long Sichuan Province 637600,China)
Taking Yilong County as an example,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on agricultural planting,grain yield,social economy,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increases agricultural cropping index,crop sown area and grain yield,adjusts planting structure,increases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farmers income and changes population structure,increases forest coverage rate,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structure.
Hilly region;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326.27
A
1673-5919(2016)04-0046-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4.013
2016-07-08
程建军(1982-),男,四川仪陇人,硕士。研究方向:林业生态及森林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