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6-10-25 08:09:44童以业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合作性物理实验

童以业

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学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童以业

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学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然而,想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必须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很多教师也响应新课改的呼声,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让学生互相讨论与交流。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科学正确的指导,使得课堂交流仅仅趋于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所有物理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现状;措施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与挑战。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彻底改变学生的被动参与学习的状况,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更加轻松活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可以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认知,这种合作性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初中物理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性学习。基于此种考虑,很多的物理教师已经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积极的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但是毕竟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我国初中课堂上开展的比较晚,因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存在的。本文主要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师提供教学的参考依据。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认识

合作学习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合作的情感与认识同时也包括合作的技能以及行为。真正的合作学习是这些因素都不可缺失的。缺少其中一个因素都不算是真正的合作性学习[2]。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教学课堂上合作学习需要是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凸显,通过彼此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来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比如,在讲授《声音的传播条件》时,老师可以用一个闹钟以及玻璃罩、泡沫塑料等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开展一个小组之间的实验竞赛,从最终的实验速度以及实验的结果和合作的默契等来对小组的最终成绩进行评价,在比赛之前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工作,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通过有效的准备,来提高合作的效率,进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性。

图1 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模型

准备材料:玻璃罩、泡沫塑料以及闹钟。将振动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之后将里面的空气抽空,进行实验。分析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当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新版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变化,知识的教学越来越讲究一种趣味性[3]。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不管是在教学的技巧还是教学的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对于合作学习的开展也没能很好的组织。就算组织合作学习也没有从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出发,长此以往,这种合作学习是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不仅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

比如,在讲授《平面镜成像》这一课时时,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凹镜与凸镜来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研究凹镜与凸镜成像的区别。但是真正动手、肯动脑去思考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小组报告也是由小组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来完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合作学习。

图2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准备材料:蜡烛、玻璃板。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三、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的课程与章节

在教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比如一些引言课基本上是对知识的简单介绍,如果一味的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不会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还会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比如一些关于速度以及路程等的基本物理知识理论就没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对于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筛选。尽量选择那些实践性比较大的课程章节来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声音的传播》就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用土电话制作的趣味小实验,在小组之间开展实验竞赛,通过小组的实验速度以及实验效果等综合进行评价,在比赛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素材,实现分工合作,这样合作的效率才会提升。

(二)掌握合作技能

确定合作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不能有效的完成合作学习。掌握合作的技能,才能有效的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4]。关于合作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工技能

学生要明白合作分工的重要性,小组组长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合理分配相应的任务,初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课程,因而必须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划分,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开展。比如在使用天秤时,小组成员要有人准备材料,要有人观察天秤的称量,要有人对整个实验的流程进行操作,还要有人对每次的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等。只有全员小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的促进实验的完成[5]。进而得到科学有效的实验结果。

2、倾听以及总结的合作技能

小组成员是由多名同学组成的,对于一个实验不同的小组成员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法。基于此种情况的考虑,各个小组成员要仅可能多的采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要学会倾听不同成员的声音,同时还要对各种实验方法进行总结。只有不断的倾听与总结,才能找到最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而更好的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物理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每一种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会使得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无法很好的应用物理知识。所以提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前的预习,合作小组可以搜索相关的资料,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进而对实例进行讨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余时间也会进行主动的合作学习。

(四)课堂把握合作学习的机会

物理课程的概念以及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单凭教师的理论说教学生是很难彻底的掌握的。这时,教师要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要合理分配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讨论来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五)课后进行开放性的训练,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拓展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指课堂中,课前、课后都可以进行合作性学习。比如,一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相应的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习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课后进行开放性的训练,能够有效的拓展合作性学习[6]。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

比如,在课堂上学习弹力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练习让学生提前感知一下来自地球的力—重力。并且分析其与摩擦力的区别。课后强化以及课前预习都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

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的合作性学习讲究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探究的形式更好的彰显自我。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的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合作主动性的学习,自主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1]赵瑞祥.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53.

[2]董丽.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培养[J].才智,2014,25:124.

[3]周文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15.

[4]朱中华.“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43.

[5]王东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5,35:104.

[6]史玉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30:27.

猜你喜欢
合作性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学周刊(2017年6期)2017-03-30 16:16:00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中学生(2015年2期)2015-03-01 03: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