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小别离”酿成“大伤害”

2016-10-25 12:02:21覃巧云
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富豪学龄同龄人

不让“小别离”酿成“大伤害”

《留学》杂志社主编 覃巧云

最近遇到了一个让我自惭形秽的同龄人,他是本期的封面人物,刁盛鑫。

刁盛鑫是一个懂得顺势而为的聪明人,他于2015年创立美信金融,服务的是那群在国外投资理财的中国富豪,帮他们管理钱袋子。仅从数量估算,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2015年5月,招商银行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现有100万高净值人群,坐拥112万亿元人民币。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人都有海外投资需求,换言之,他们都需要刁盛鑫这样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深谙海外理财之道的能手。找准一片广阔的蓝海,自此风里雨里放胆搏杀,这样的刁盛鑫多令人羡慕。

对比刁盛鑫,我不免焦虑,己不如人的焦虑,这很常见。中国人其实很上进,上进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比较,你的生活方式,我的职业理想,他的财产身家......通通可以拿来做一番优劣高低的比较。即便是学龄的孩童,也不能幸免于此。正如热播电视剧《小别离》里的三个家庭,父母努力帮孩子追赶与同龄人的差距,把出国留学当成子女的最佳出路。我想说,这些父母都患上了低龄留学焦虑症,症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把优秀当成了做人的标准,不能忍受差异的存在。本期的封面故事,就是试图帮这些家庭缓解一下类似的焦虑,别让“小别离”造成“大伤害”。

中国人的思维,澳洲人可能无法理解。本期“观察家”栏目的那篇文章——《在澳洲,没人在乎你的名校头衔》,就谈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追捧名校,而澳洲本地人对于大学排名却毫无感觉,名校光环并不会给你增光添彩,普通大学也不会让人自惭形秽。在求职时,你来自澳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又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学院,对雇主来说基本没有差别,他们问起你的学校,普通得就像是循例询问你的家乡是哪里一样。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读名校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大概很有钱,当然这种印象也并非什么好事。看到这里,只想为国内那些,在招聘季被雇主筛掉简历的二、三本学校学生,默哀一分 钟。

猜你喜欢
中国富豪学龄同龄人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中国富豪取名排行榜
商界评论(2019年3期)2019-10-10 15:09:50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40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赢未来(2019年10期)2019-01-07 01:40:17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
求知导刊(2018年35期)2018-03-13 12:38:16
热议:?除了胡润,拿什么为中国富豪正名?
中外管理(2016年1期)2016-05-30 10:48:04
本是同龄人 互为好榜样
中国火炬(2015年12期)2015-07-31 17:38:26
2015中国富豪与他们的公务机
上海企业(2015年5期)2015-05-21 08:16:36
选秀2014
扣篮(2014年11期)2014-08-12 1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