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文艳+徐奋飞
摘要:加强口腔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培养合格医务人员的需要,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渗透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使其真正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口腔仿真模式;“职业角色”;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21-01 收稿日期:2016-04-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口腔仿真教学模式中‘职业角色扮演的实践研究”(wjlx20152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屈文艳(1979—),女,新乡卫生学校教师,讲师,学士学位。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口腔仿真教学模式,并让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扮演。在此模式中,学生在仿真的情境和角色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正确的诊断和制订恰当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亟须加强培养。
一、何谓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命、健康、尊严、自由的尊重以及对完美德性、精神生活、人生美好意义的追求[1]。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学,各种医学发明和诊疗方法都只是手段,它们最终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服务的。正如古希腊圣贤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的:“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而要实现医学人性化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医学生即未来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
二、培养口腔专业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1)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这一模式既强调了医学必须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同时也暗含病人更需要既懂病、又懂人的具有更高人文素质的医生。
(2)成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必备条件。
在口腔仿真教学模式“职业角色”扮演中,也会经常出现学生与患者交流不畅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人,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配合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愈后等方面。
三、影响口腔专业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
(1)对口腔专业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当整个社会对今日医生的形象有诸多不满时,也许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医学教育[2]。目前口腔专业开设的人文课程有“职业道德与法律”“卫生法规”等人文课程,但学时偏少,且由于教这些科目的教师大多缺乏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上课时一味地讲理论。
(2)口腔专业人文师资力量薄弱。
口腔人文教育包括口腔和人文学科两个领域,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教师懂口腔又懂人文,而且还要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四、对策
(1)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患者图姆斯曾经为现代医学开出了药方:一是医学教育中重视医学与文学的沟通,鼓励医学生去阅读叙述疾患过程与体验的文学作品,以多重身份去品味、体悟、理解各种非科学的疾患倾诉,二是亲身去体验疾病。当然,作为医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体验一遍,但为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体验病人的处境,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与反思来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功能。
在仿真教学模式“职业角色”扮演中,要求学生做到当患者进入诊室时,要态度和蔼地接诊患者;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语气温和并能耐心地听患者叙述病情;在进行口腔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并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病情;在治疗前,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告知患者并把治疗方案与患者沟通;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当治疗结束后,要详细地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当患者离开诊室时,要主动起身和患者告别。通过在仿真教学模式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学到相关人文知识。
学校通过口腔仿真教学模式“职业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使其知道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技能的灵魂,医学专业技能是实现人文精神的手段。
参考文献:
陈晓阳,王云岭,曹永福人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讴 歌协和医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