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对语文学习较为忽视,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总是浮光掠影,不懂得如何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职校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读出文中变幻莫测的情节,品味人物形象和词句之妙,通过找到隐含在文本中的变化来解读文本,体会人情百态。
一、捋顺情节之“变”,掌握脉络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感知,通过捋顺文章的情节变化来掌握文章的脉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整体性思维,学会什么是层层铺垫、前后呼应,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很有帮助。
《警察与赞美诗》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本的情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情节的特点。如在开端部分,主人公出场,并介绍了自己的冬居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思索一下,从苏比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穷人做的布施,能看出苏比有怎样的性格。在阅读发展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苏比为了进监狱做了哪些违法的事情,进而思考苏比作恶的对象都是哪些人,从这点上能够看出苏比有怎样的性格。在最后的结局部分,让学生思考当苏比要改邪归正的时候,警察却逮捕了他,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别出心裁的构思有什么好处。通过这样的梳理能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主人公的形象有所认知。
二、分析形象之“变”,解读人物
学生可以抓住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机会,通过掌握形象之“变”来体会社会人生百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体会其悲剧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小说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分析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变”,让学生找出有关祥林嫂生活背景的内容,理顺其经历:从丈夫祥林死去、被婆婆卖了、从家中逃走开始,到其一至鲁家、二至鲁家,最后在祝福声中死去。在理清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祥林嫂人生的巨大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死,她身边的其他人物,如鲁四、四婶、柳妈、小叔子等,他们对于祥林嫂的性格和经历变化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来详细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如让学生思索祥林嫂是否有反抗的性格、从她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她的反抗、为何她最后还是无法在抗争中活下来等问题。
三、品咂词句之“变”,强化语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文章词句,掌握文章词句之变,并尝试在语用中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致品味文章中的词句之变,向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想要表达自己对某一个人物的观点,但是又不方便说。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大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稍微变换一下表达方式、注意用词的话,将会让大家减少一些麻烦。下面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这样的方法描写王熙凤的吧。”在深入阅读之后,学生很快可以发现,文章用了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评价王熙凤,无一笔不在刻画王熙凤的性格,甚至在服饰描写、对话描写中,都展现了王熙凤的性格,表现了作者对她的评价。如描写王熙凤的打扮和众姑娘不同,显得彩绣辉煌,好像神妃仙子,通过这种方法来表现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之高。通过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夸奖可以看出她间接吹捧了贾母,显出了她圆滑的人性。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文本词句之精妙。
富有变化性的文辞往往会让一篇文章增色不少,通过品咂词句之美能让学生意识到正确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教师要层层深入地指导学生品味文辞之“变”,更好地运用文字。
总之,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探究文本奥秘,觉察到文章词句之变、人物形象之变和情节脉络之变,这能促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感受到深藏于作品深处的灵魂,品味语文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改变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更为努力地自主学习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